(昆明學院人文學院)
目前高校的社會主義理論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形式上以講授居多,給人以說教的感覺,常讓學生覺得枯燥、單調。即使結合一些祭掃烈士墓,舉行重溫入黨、入團宣誓和公益活動,也是臨時的、短暫的,難以形成長效機制。在內容上,由于純理論的東西較多,會讓學生覺得大而不易做到,空而缺少具體方法,甚至使學生對政治教育產生本能的抗拒。因此,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促使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不容易。筆者曾對一所本科院校和一所高職院校進行過隨機調查,盡管校園內的宣傳欄、樓宇的標語牌和電子大屏幕上都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但在接受調查的百余人中,只有兩位學生能說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部內容,甚至還有學生從未聽說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基于這樣的現狀,本文試圖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的書院制度相結合的教育的效果,以及強調 “師生共建”與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及主觀能動性并重,以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使其成為 “全人”的 “住宿書院制”,是否能為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拓展更大的空間。
“書院制度”起于英國,目前牛津、劍橋、哈佛、耶魯等著名大學都采用了書院制。先傳入香港高校 (香港中文大學稱之為 “書院”,浸會大學叫 “舍堂”),再傳入內地高校。住宿書院制在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已實行了多年。今年昆明學院也開始在人文學院試行。
書院制是通識教育 (素質教育)和專才教育相結合,力圖達到均衡教育目標的一種學生教育管理制度。書院既是實現文化育人的住宿園區,學生生活和休息的空間又是學生交流思想、培養集體意識、提升精神境界的空間,更是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臺。學院與書院并行發展,學生的專業學習歸學院管理,人格培育更多歸書院管理,書院組織學生活動,開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是實現 “全人”教育的平臺。
書院聘請全職導師,面對面參與學生研討、指導學生活動,并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業指導。導師入駐宿舍樓,學生可以隨時得到指點。書院還聘請各院系教授學者以兼職導師身份組織各種類型的講座座談,深入班級寢室,與學生密切接觸、充分交流。書院定期邀請社會各界杰出人士蒞校演講,與學生交流,就不同題目與學生分享心得。
書院管理委員會由學生自主選舉產生,下設各職能委員會,由學生自主運行。管委會負責受理學生加入和轉書院的申請、組織書院的文體活動、引領學生進行宿舍文化建設、提供社會實踐機會等等。書院中不少活動是以學生為主導的,由學生一手策劃和主辦,院方只提供意見和資助。書院通過持續性的引導來煥發每位學生的 “自我管理、自主執行”意識,讓學生在參與管理的過程中,發揮聰明才智和主觀能動性,提高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書院制的特點是以文化為支撐,通過高度自治、自我教育 (同伴教育),將教育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培養 “全人”的目的。這種 “滲透”和 “潛移默化”對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促使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非常有利的。
書院制的三大支撐是學長制、導師制和學生社團。學長制不僅是管委會和學生社團的負責人由學長承擔,學長還帶領同伴實現高度自治、自我教育。導師在心理衛生、職業規劃和個人情感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輔導,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導師對學生社團的有效指導,使學生社團的活動得以蓬勃發展。學生社團是書院制的第三大支撐,是真正的學生自己的組織,可以在培養人文素質 (藝體類社團,如籃球)、能力 (如辯論、創業社團)、學術素養 (如法學)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不論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還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都是比較抽象的。要在生長于網絡時代的90后大學生中真正培育和踐行起來確實不容易。特別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個人品質的培養,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是要長期潛移默化地進行,才能有好的成效。
書院中的講座、導師的輔導,特別是在文化的支撐下,學生自主開展的書院活動和社團活動,為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促使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書院制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促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有兩大優勢,一是有一套較為先進的心理學、教育學理論和手段做支撐,如包括心理社會取向、認知結構取向、類型取向、人與環境互動取向等四種取向的學生發展理論。這些理論曾在培育資本主義世界青少年的美國價值觀和西方社會公民素質 (人生觀、道德、人生態度)發揮過很好的指導作用,它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促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也應該能起到好的作用,因為培養人的道德品質的心理學、教育學理論和手段,只是科學理論和工具,對培養什么樣的價值觀都有作用。第二個優勢是書院教育的全面滲透和潛移默化。書院利用圖書報刊閱覽室、討論室、健身房、娛樂室、談心室、多功能室等多種設施,以特色文化為依托,開展宿舍管理和各種類型的文體活動,使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促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這種培育和踐行是 “潤物細無聲”式的,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的。
利用書院制先進的心理學、教育學理論和手段,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促使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要采取相應的措施。
1.在學長制中,學長應以品學兼優的黨員為主。他們是學生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的榜樣更有力量。他們在導師的指導下,牢牢地掌握書院活動和教育的方向和內容,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到方方面面。
2.在導師制中,選聘的導師應是德高望重,學識淵博,關心熱愛學生的專家。他們既能指導學長們自主主持管委會工作和開展社團活動,又能對單個學生在心理衛生、個人發展、職業規劃和個人情感等方面進行輔導,能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師不一定方方面面都很強,但導師之間應形成互補,形成比簡單相加更大的合力,導師的選聘考核和獎懲應有制度的保障。
3.社團是由有共同愛好和志向的人集結成的群體。書院不僅在社團建立之初對其宗旨、組織架構、參與人等方面要把關,還要指導其開展活動。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使學生社團能健康發展,為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園地。
總之,只要充分發掘書院制的特點和功能,將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進去,就能使這項活動開展得更持久,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