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榮郎



摘 要:該文通過對DX-600中波發射機合成器伺服系統工作原理的分析,利用冗余技術,在合成器中安裝一套備用伺服系統組件。備用伺服系統組件其線路簡單可靠,切換操作時迅速,方便,并能做到切換備用伺服系統組件與發射機N-1操作同步。當發射機伺服系統出現故障時,可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快速切換,大大縮小的發射機的停播時間,確保安全播出工作的完成。同時,此項技術改進在國內屬首創,在同類型發射機中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冗余 伺服 備份 安全播出
中圖分類號:TN9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7(c)-0024-03
DX-600中波發射機是由美國哈里斯公司生產的全固態中波發射機,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PB1、PB2、PB3分別為一個獨立產生200KW功率的發射機單元,其射頻輸出經過射頻開關K10、K20、K30及3個90°并機網絡合成為600 KW/56 Ω的射頻;同時,該系統支持N-1工作模式,即通過PLC產生的射頻開關驅動信號-L,控制射頻開關K10、K20、K30的合/斷,實現任意兩個PB單元并機工作,另一個單元斷開,此時并機網絡合成的射頻為400 KW/84 Ω。這樣,當任何PB單元出現故障時,可實現快速脫離,減少故障的處理時間。
由L、C1、C2組成的π型輸出匹配網絡,及伺服取樣、驅動系統共同構成合成器伺服系統。在DX-600發射機的射頻輸出通路中,伺服系統具有唯一性,當這部分電路出現故障時,必須適時應急搶修,同時由于伺服系統結構復雜,器件安裝緊湊,往往造成故障處理時間較長,極大影響發射機的正常播出。該文利用冗余技術,在合成器中安裝一套備用伺服系統組件,可對伺服系統故障進行快速響應和應急處理,大大減少停播時間,確保發射機的安全播出。
1 相關基礎知識
1.1 冗余
冗余指重復配置系統的一些部件,當系統發生故障時,冗余配置的部件介入并承擔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減少系統的故障時間。
1.2 伺服系統
伺服系統是自動控制系統的一類,它的輸出變量通常是機械位置或速度,是使物體的位置、方位、狀態等輸出被控量能隨著輸入目標值的任意變化的自動控制系統。
如圖1所示,DX-600發射機合成器伺服系統由π型輸出匹配網絡、及伺服取樣、驅動系統共同構成。輸出π網絡通過改變C1和C2的容量可以得到不同的阻抗匹配。伺服控制是通過兩個馬達M1、M2分別來驅動調諧電容C1及調載電容C2,每一個電容的位置和一個與之聯動的可變電位器相對應,其調諧取樣電壓UR1和調載取樣電壓UR2分別送到伺服控制板。DX-600發射機有N-0、N-1兩種預置位置,接收來自調諧、調載的位置信息,從而輸出調載、調諧馬達的控制信號,控制信號的流向決定馬達轉動的方向,從而決定最終C1、C2的容量,使π網絡達到正確的阻抗匹配。調諧、調載取樣的電平可在MMI(觸摸屏)上的伺服控制屏菜單中清楚顯示,也可通過伺服控制屏上手動升/降來調整C1、C2的值。
當發射機工作在N-0(三并機)狀態時,π網絡將56Ω輸入阻抗變換成75Ω輸出阻抗;N-1工作狀態時,π網絡將84Ω輸入阻抗變換成75Ω輸出阻抗。實測合成器N-0、N-1兩種狀態下的伺服系統參數如下表1所示。
1.3 射頻開關
DX-600合成器使用的射頻開關是一種新型射頻接觸器,由機械部分和射頻開關控制板兩部分組成。機械部分包括射頻閘刀組件、直線運動液壓機和同步遮板;控制電路主要由繼電器、場效應管、紅外傳感器和分立元件等組成。具有耐高壓、控制簡單、穩定性好、安裝方便等特點。射頻開關簡圖如圖2所示,射頻開關控制板的J1-1接+24V電源,J1-16接地,J1-3、4腳接受來自PLC的驅動信號。
當J1-3端子接受驅動電平為L(低)電平時,經過控制板內部電路的作用,+24V經TB1-2→直流電機M黃色端→直流電機M紅色端→TB1-1→控制板內部電路→J1-16→地形成閉合回路,直流電機向內收縮帶動射頻開關轉動,直到模式開關上(1)(2)接點閉合、(7)(8)接點閉合。
當J1-4端子接受驅動電平為L電平時,經過控制板內部電路的作用,+24V經TB1-1→直流電機M紅色端→直流電機M黃色端→TB1-2→控制板內部電路→J1-16→地形成閉合回路。直流電機向外伸展,帶動射頻開關轉動,直到模式開關上(3)(4)接點閉合、(5)(6)接點閉合。
2 冗余方案
2.1 射頻輸出通路
利用合成器A5后機箱的空余位置,安裝一個射頻開關K、調諧備份電容C1備、調載備份電容C2備。如圖3所示,將射頻開關K的②—④,⑤—⑦端子間用銅皮短接,②端子與電感L的射頻輸入端連接,⑦端子與L的射頻輸出端連接;C1備容量調至420PF,其非接地端與射頻開關K的③端子接連接;C2備容量調至554PF,其非接地端與射頻開關K的端子⑥連接;將合成器A4后機箱中的C1、C2電容的非接地端分別與射頻開關K的①、⑧端子相連接。
當射頻開關K工作在①②接點間閉合、⑦⑧接點間閉合的工作狀態時,C1、C2電容接入到π型匹配網絡中,發射機使用原來的伺服系統工作。
當射頻開關K工作在③④接點間閉合、⑤⑥接點間閉合的工作狀態時,C1備、C2備電容接入到π型匹配網絡中,發射機使用備份的伺服系統工作。
2.2 伺服控制通路
如圖3所示,將K1繼電器的常閉接點串接在調諧驅動電壓輸出端與調諧馬達M1間;將K2繼電器的常閉接點串接在調載驅動電壓輸出端與調載馬達M2間;將主用調諧取樣電壓UR1、備用調諧取樣電壓UR1備(7.31V)分別接到K3繼電器的常閉接點和常開接點上,其接點的公共端作為調諧取樣電平輸出;將主用調諧取樣電壓UR2、備用調諧取樣電壓UR2備(8.58V)分別接到K4繼電器的常閉接點和常開接點上,其接點的公共端作為調載取樣電平輸出;將射頻開關K的控制板上的J1-3端子通過K5繼電器的常閉接點與電源地相連接,J1-4端子通過K5繼電器的常開接點與電源地相連接。
2.3 控制原理分析
如圖4所示,當開關S處于斷開位置時,K1、K2、K3、K4、K5繼電器線圈失電而無法動作,所有繼電器的常閉接點接通、常開接點斷開。同時射頻開關K的J1-3輸入L電平,K工作于①②接點間閉合、⑦⑧接點間閉合的工作狀態,C1、C2電容接入到π型匹配網絡中,發射機使用原來的伺服系統工作。調諧取樣和調載取樣也使用原來的電路,可實現N-0、N-1兩種工作模式的正常切換。
當原來的伺服系統出現故障時,合上開關S,并在MMI(觸摸屏)的并機方式屏菜單上任意選擇一個PB單元(PB1或PB2或PB3)執行斷開命令的操作,此時PLC將輸出對應的射頻模式開關(K10或K20或K30)驅動L電平信號。此信號一方面使得對應的射頻模式開關(K10或K20或K30)動作,將對應PB單元(PB1或PB2或PB3)從合成器射頻通路中斷開,如圖1所示;另一方面,該(K10或K20或K30)驅動L電平通過圖4中的CR1、CR2、CR3組成的與門電路,使得光電耦合器U-2腳低電平,光電耦合器U動作,U-4腳輸出L電平,繼電器K1、K2、K3、K4、K5都動作,所有繼電器的常閉接點斷開、常開接點閉合,發射機切換到備用伺服系統工作。而備用伺服系統中的C1備、C2備、UR1備、UR2備都先事設置在N-1工作方式的參數上,即C1備=420PF、C2備=554PF、UR1備=7.31 V、UR2備=8.58 V,發射機在N-1狀態工作。
當主用伺服系統故障處理完畢后,斷開開關S,繼電器K1、K2、K3、K4、K5都不動作,所有繼電器的常閉接點閉合、常開接點斷開,發射機切換到主用伺服系統工作。同時在MMI(觸摸屏)的并機方式屏菜單上選擇已斷開的PB單元執行合上的命令操作,將對應PB單元(PB1或PB2或PB3)重新連接到合成器射頻通路中,發射機工作在N-0狀態。
備用伺服系統組件其線路簡單可靠,切換操作時迅速,方便,并能做到切換備用伺服系統組件與發射機N-1操作同步。當發射機伺服系統出現故障時,可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快速切換,大大縮小的發射機的停播時間,確保安全播出工作的完成。同時,此項技術改進在國內屬首創,在同類型發射機中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天德,劉可真.廣播電視發送與傳輸維護手冊(第10分冊)[M].北京:北京廣播電視學院出版社,2003:55-98.
[2] 黃毓龍,孫慶有,李煥忠,等.廣播電視發送與技術(第一冊)[M].北京:北京廣播電視學院出版社,1987:67-156.
[3] 魏瑞發.數字化調幅發射機[M].北京:國家廣電總局無線電臺管理局,1999:66-103.
[4] 王曉明.電動機的單片機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