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 荷
救命變害命
◎ 于 荷
一次心絞痛發作給60歲的蔡先生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自此,他的衣服口袋里常備救心藥,胸一悶或有點不適就立即服用。直到有一天,他服用救心藥后胸悶非但沒緩解反而加重了,被家人立即送去醫院。
醫生說,他的胸悶是由于服用救心藥上癮,出現低血壓而導致的,蔡先生這才知道救心藥不能隨便吃。
救心藥常指硝酸甘油片、消心痛片、復方丹參滴丸和中藥速效救心丸。有些病人感覺心絞痛要發作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一片救心藥;有些人疼痛持續幾秒鐘就過去了,但心存恐懼,怕疼痛又發作,趕緊用救心藥預防。在冠心病患者中服用救心藥上癮的現象相當普遍,甚至在非冠心病人群中救心藥的濫用也很常見。實際上,藥物本身有副作用,特別是救心藥會擴張血管,不恰當地服用會造成低血壓,用藥后可能出現眩暈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很多人認為只要是心臟部位出現不適感就是心絞痛,其實并不是這樣。心絞痛的發作一般一分鐘以上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持續幾分鐘、十幾分鐘、二十幾分鐘,不會超過半個小時。持續幾秒、十幾秒的疼痛一般是神經、肌肉病變引起的疼痛,并非心絞痛。老年冠心病患者可在疼痛持續一分鐘后再吃救心藥,以免濫用藥造成低血壓等不良后果。如果真的是心絞痛,服藥后血管易舒張開,能快速緩解疼痛。如果仍不見效,應隔5~10分鐘再服藥一次,如此重復2~3次。如果疼痛持續半小時以上,一定要馬上到醫院就醫,因為此時心臟已嚴重缺血,要馬上急救,預防心肌梗死。此外,也可能是肺梗塞、主動脈夾層撕裂等嚴重疾病。
(摘自《家庭科學·新健康》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