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葛陳勇
質量監督是實施質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確保檢測結果報告準確可靠,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和客戶滿意度的重要舉措。質量監督不僅要監督有沒有“不符合”,對已發現的存在問題采取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同時也對符合項尋求改進機會。
實施質量監督工作的基礎:一是要保持質量體系文件的完整性。開展實驗室各項活動必須根據本實驗室體系文件規定程序進行,因此要保證質量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質量體系文件中必須規定監督人員的職責、工作要求和程序、實施監督的證實性記錄。二是要合理設置質量監督員。監督員應熟悉各項檢測和/或校準方法、程序、目的和結果評價,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實際監督能力。
質量監督工作的實施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要明確質量監督內容。一是人員監督。主要是監督檢驗檢測一線人員特別是新上崗人員、在培人員,是否具備相應資格,是否嚴格執行作業指導書規定的程序和方法,及其填寫記錄是否準確、清晰、完整。二是檢測樣品。抽樣、檢測樣品標識、樣品制備、樣品流轉是否符合要求,樣品記錄與管理是否規范。三是設施環境。監督設施環境是否符合試驗要求,是否按規定進行環境監控的記錄。四是檢測標準方法。監督檢測標準方法是否現行有效并受控,檢測標準方法變更后,是否組織學習宣貫、設備補充、作業指導書更新、試驗驗證,采用非標方法時,是否經客戶同意、技術判斷、確認等。五是標準物質、試劑和消耗性材料。監督所使用的標準物質、試劑和消耗性材料是否符合實驗要求,保管、領用、登記是否規范。六是儀器設備。監督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在有效檢定或校準周期內,是否按規范維修、保養、檢定、期間核查且使用、維修、檢定、期間核查、保養記錄是否完整。七是記錄及檢測報告。原始記錄、檢測報告書寫是否規范,計算數據是否準確,檢測報告內容是否滿足客戶需求的全部信息;檢驗結論是否準確、用語是否規范。八是合同評審。監督合同評審內容是否充分,填寫是否規范,資源能力是否適應。
其次,制定質量監督工作計劃。為保證質量監督工作程序化、規范化,實驗室質量監督員應根據實驗室整體計劃制定本實驗室質量監督計劃,在限定工作日內完成必要的審批手續,并予以實施。監督工作計劃應包括監督的方式、項目、頻次、要求等。
再次,監督員按計劃實施監督。監督員按計劃實施監督,并應及時、詳細地記錄質量監督工作,監督員在記錄時要注意:(1)“不符合工作”記錄要具體,所提建議要有可操作性;對發現的不符合工作要與被監督人溝通后再記錄,以取得一致意見,避免發生沖突。(2)監督完畢后,應跟蹤驗證并編寫質量監督報告,報告內容包括被監督對象、監督時間、監督內容、發現問題、提出的整改意見、監督效果等。監督報告可每次監督完撰寫,也可將幾次合并一起總結。
最后,質量監督效果評價。質量監督部門應每年對全年質量監督工作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體系規定的質量監督員職責、質量監督程序、質量監督表格是否滿足工作需求;監督員是否充分履職;監督范圍是否覆蓋評審準則全部要素;監督是否存在死角;監督后所提糾正預防措施是否得當;監督后檢測質量是否得到提升。
(作者單位:阿拉爾纖維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