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 明
淺析編輯能力的培養
那明
【摘要】本文從提高編輯的學習能力、提高編輯的選題策劃能力、提高編輯的創新能力、提高編輯的文字能力、提高編輯的業務能力、提高編輯的執行能力、提升編輯的政治覺悟能力等七個方面就如何提高編輯的各種能力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關鍵詞】編輯能力培養提高
隨著圖書出版產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圖書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保證創造社會效益的同時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已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版社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樣的前提下,除去科學地進行出版規劃、積極地拓寬銷售渠道、盡心地節約生產成本以外,培養編輯的各種能力越來越成為出版社工作的重點,這也是出版社經營成敗的關鍵。下面就如何提高編輯的各種能力談談自己膚淺的看法。
作為一名編輯,首先要加強學習,以更加謙遜和勤奮的態度學政治、學政策、學法律、學理論、學知識、學專業技能,并從中汲取營養。編輯不僅僅是個博采眾長的雜家,還要是一位站得高、看得遠的引導者。要做到這些,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編輯要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出版管理條例》、《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及《圖書質量保證體系》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嚴肅出版工作紀律。在實際工作中,通過所學和所掌握的知識能夠自如處理稿子本身存在的問題,如文字方面、學術方面以及政策方面等。要知道,作者交到編輯手里的稿子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必須經過編輯加工,從而達到可以出版的地步,在這里,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編輯可從以下兩方面提高自己的策劃能力:(1)提高大局意識,要充分了解出版社與編輯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服從出版社的整體策劃要求。(2)提高協調意識,在選題策劃中要充分考慮作者隊伍建設、出版社專業出版方向、銷售渠道、營銷能力、宣傳投入等因素,做好全方位的溝通工作。
編輯可從以下三方面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1)選題策劃的創新,要及時掌握社會發展、科技文化進步和讀者的新需求,進行創造性的分析、構思和策劃,選取新的編輯撰寫角度,開拓選題領域,形成有獨創性的選題。(2)作者群體的培養,發現出版領域中有思想、善開拓的作者,通過作者與編輯之間的相互交流、啟發,提出具有創新思想的選題。(3)經營渠道的創新,在現有渠道資源的基礎上,嘗試拓展新的發行渠道,借助網絡銷售、網絡媒體等方式提高產品的服務水平和出版社的品牌效益。
圖書出版從屬于文化范疇,是對文化的傳承、積淀和發展,需要用文字作為承載。圖書編輯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與文字“打交道”,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字“綜合能力”。所謂文字“綜合能力”就是編輯對圖書的內容、結構、邏輯、屬性等各個方面的綜合分析和把握能力,并通過文字加工的方式形成最終成果。從本質上來說,文字“綜合能力”是一個人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判斷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綜合。
書稿中文字的修改、圖表的處理、體例的統一、頁碼的編排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往往是讓新編輯最頭疼、花費時間最多的。只有把這些疑問及早地弄清楚,才能避免一些問題暴露在圖書上而造成不良影響。
加工書稿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版式設計?,F在圖書在美觀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一個漂亮的版式很重要。因此,編輯必須配合作者參與設計工作,包括:書稿中的每一張插圖的說明文字、注釋以及圖片的大小,皆須討論出一致的看法。對于圖書的外包裝——封面設計,更是需要與美術編輯充分溝通。因為編輯是除了作者之外,最了解也是最關心這本書的人。編輯必須向設計人員說明圖書的特點是什么,書的大致內容以及封面必須傳達出的信息,怎樣吸引讀者的眼球。這些都是編輯需要掌握的基本素質。
圖書出版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框架下運行,以黨的出版方針為指針,以“雙效益圖書”為出版原則,不斷完善圖書出版管理制度,提高圖書出版管理水平,本著為自己負責、為社會負責的態度,多出書、出好書。具體工作中,應該按照加強管理、提高質量的要求,制定年度選題、出書和發稿計劃。計劃出臺后,嚴格按照計劃貫徹和執行,并以此督促和檢查圖書出版工作。嚴格執行選題審批制度及重大選題備案制度,堅持“三審三校一通讀”制度。嚴格執行書號管理制度,禁止出版違法、違規及不合乎出版程序要求的圖書。按照專業分工的原則,合理開發適銷對路的圖書品種,力求在一個或幾個領域內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圖書,進而能夠在相關領域形成出版社自己的品牌產品。
要正本清源、凈化出版市場環境,提高圖書出版的“門檻”。要始終堅持把正確的出版方向放在首位,堅持兩個效益一起抓。要切實提高編輯人員的思想覺悟,包括政治意識、個人修養、職業道德等,杜絕忽視出版導向、唯利是圖的不良傾向,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出版物。要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保障圖書質量,堅持對圖書選題四級論證制度,對于質量不合格產品,要建立出版責任事故追究制度,責任到人,對造成重大出版責任事故的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要充分借鑒西方國家出版管理工作的先進經驗,推出我們自己規范的出版管理工作程序,讓每一個出版工作者都按照這一規范程序開展工作,為出版社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出書環境。
(作者單位: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