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艷霞 張 培
(邢臺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邢臺 054001)
淺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的路徑
蘇艷霞 張 培
(邢臺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邢臺 054001)
本文首先對構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模式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研究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選擇問題,并針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進行了探討,具體從培養虛擬實踐教學模式主體、探索多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虛擬實踐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探析。
高等學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虛擬實踐教學 模式與路徑
在我國高校教學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項基礎性課程,其實踐教學在高校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和普及,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實踐教學模式上也有了新的變革,利用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逐步構建起一個虛擬的實踐教學平臺和全新的教學模式,這對于激發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進一步增強該課程實踐教學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現代社會是一個網絡化的社會,網絡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與各行各業融合到一起,這是當前網絡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社會正在改變而且還將繼續改變人類的時空概念和生活模式,同時也深刻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和人們的思維方式。那么在我國的高等學校之中,新的計算機網絡也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對當代大學生的課題學習、日常生活和思想價值觀等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網絡的自主性使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差異化文化發展得以實現,而網絡的開放性特點也大大拓寬了高校文化的發展空間,使校園文化的發展潛力得到充分挖掘,網絡化也使大學生能夠更加及時地了解到國內外的政治局勢、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態勢。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網絡對于大學生的思想形成和日常生活方式產生著重大的影響,而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進行網絡虛擬實踐教學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也是根據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大學生的思想生活實際狀況而作出的必然選擇。網絡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為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平臺,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我們能夠提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直觀的學習環境,這種環境具有交互式的特點,而且能夠展現出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綜合性感官體驗,它的信息容量非常大,能夠教學交互性協作,并且可以進行實時聊天。這些前所未有的技術條件,為高校師生在網絡上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使其成為一個現實。
(一)培養虛擬實踐教學模式的主體
(1)在虛擬的實踐教學模式之中,首先教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體,因為教師擔負著課程的主要任務,他們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定一個虛擬實踐的目標,要創設一種虛擬實踐的形式,還要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所以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他直接影響著虛擬實踐教學的成敗與效果,因此,教師必須具備相關的能力和一定的素質。指導虛擬實踐課程的教師必須具備相關網絡知識,要熟練運用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能夠對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有效管理和維護。所以教師必須接受計算機知識技能培訓,這樣才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網絡組織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2)在虛擬的實踐教學模式之中,學生是另一個主體,因此也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技能和網絡知識。因此,學生也應該進行計算機網絡知識培訓,這樣才能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奠定基礎,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探索多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虛擬實踐教學模式
(1)開展課內虛擬實踐教學,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形式進行。一是做幻燈片,教師布置完教學任務之后,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再由各小組學生自行分工實踐,可以利用網絡在計算機中查找文字和所需要的圖片等。在課題教學中利用這種形式,使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鍛煉了動手能力,提高了實踐能力,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二是參與網上調查活動。當前,網絡上經常會有各種社會問題的調查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并引導學生參與到這些調查活動中來,這樣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趣味性。三是開展網絡討論活動。首先教師應該布置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然后在由學生利用計算機網絡開展討論活動,這樣也能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開展課外虛擬實踐教學,主要是指在課堂之外學生自己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的實踐教學的一種模式,這就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實踐。當前,網絡輿論的力量日益強大,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計算機網絡的優勢,引導學生參與一些社會性的公益活動。例如,可以讓學生在校園網站或者社會網絡上,參與宣傳和發動社會救助活動,可以幫助疑難病患者尋求救助、幫助貧困學生獲取資助、發動和組織義務獻血活動等,通過網絡上的虛擬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網絡空間的實際意義,拓展學生的社會時間參與意愿和能力。要用電子文檔把學生在網絡上的行為記載下來,為教師了解網絡實踐內容和評分提供依據。另外,可以引導學生開辦校園紅色網站,積極宣傳思想政治理論內容,并成立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小組,在網絡上開展一些活動,例如網上理論知識學習、網上理論知識競賽和學習心得體會展示等。
(一)勤工儉學型實踐教學模式
我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項公共課程,參與學習的學生數量非常多,包含了文科、理科、藝術、體育等幾乎所有專業的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如果采取單一的形式教學,就難以使學生的思想得到統一,全校很難組織幾百名學生在同一時間去同一地點搞一項社會實踐活動。因此應該創建一個勤工儉學式的分散型實踐教學模式,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實踐的地點。高校的大學生一般都來自于不同的地區,而且學習的專業也都不相同,因此,在教學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時,要考慮到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安排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擬定多種社會調研課題,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實踐地點和課題。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實踐的效果,使調研論文或者實踐報告的含金量更高。
(二)公益活動型實踐教學模式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要以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貫徹全面協調的科學發展觀,遵循與工農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選擇上,創建大學生集體公益性活動的集中型實踐教學模式。兩方面可以組織志愿者深入城鄉基層,做有利于群眾和社會的公益性活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有計劃地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落實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中倡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要深入開展“三下鄉”活動。引導大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中奉獻社會,服務工農,激發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踐觀,做到教育育人與實踐育人相結合,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中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綜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中,做好虛擬實踐教學模式主體的培養工作,才能更好的構建虛擬實踐教學模式。而開展課內和課外的虛擬實踐教學,則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的基本路徑之一。
[1]郭艷春.依托基地構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新模式[J].科技信息,2010(17).
[2]李紅欽.高校政治理論課課堂實踐教學新模式探索[J].文教資料,2011(24).
本文系課題題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研究”課題編號:JGY1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