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和,張霖琳,滕恩江,鄧超冰,王業耀
2013年,我國約1/4 國土面積發生了持續霧霾天氣,尤其是京津冀地區更為嚴重。大氣顆粒物的監測[1-4]、預警[5-6]、源解析[7-9]、健康效應[10-11]、控制[12]已成為眾多學者爭相研究的重點和熱點。我國在大氣顆粒物方面的研究雖然已近30年[13],但是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化進程緩慢,目前尚未構建起完整的監測分析體系[14]。顆粒物樣品的消解前處理是眾多儀器分析方法的關鍵。當前可供采用的消解前處理體系由硝酸、鹽酸、過氧化氫、氫氟酸、高氯酸等一種或幾種組合而成。針對顆粒物中鎘的儀器分析,國內目前僅有3 種官方的分析方法:硝酸-高氯酸電熱板消解-火焰/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5-16]、硫酸灰化-火焰/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7]、硝酸-鹽酸微波或電熱板消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18]。上述方法要么前處理復雜繁瑣,要么引入干擾離子影響測定。為實現一次消解可同時滿足多元素、多儀器分析的需要,基于消解效果、時間效率、干擾因素、儀器分析條件及安全防護等方面考慮,一般推薦使用的是硝酸-鹽酸體系[19]以及硝酸-過氧化氫體系[20]。由于氯元素對ICP-MS 分析會帶來多原子離子質譜干擾[18],而在微波輔助消解下,硝酸-過氧化氫體系的消解效率得到顯著改善[20],因此硝酸-過氧化氫體系加壓消解的推廣應用前景廣泛。
基于方法延續性的考慮,該文參考文獻[18]及《環境空氣 鉛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暫行)》(HJ 539—2009)的方法,構建了硝酸-鹽酸體系及硝酸-過氧化氫體系微波消解-石墨爐原子吸收光度法測定顆粒物中鎘的方法,并通過實際樣品測定比較2 種方法的測定效果,可為完善顆粒物中重金屬監測體系提供技術支持。
德國ZEEnit 700 型原子吸收光譜儀,美國MARS6 型微波消解儀,美國Milli-Q 型超純水處理系統。鎘標準溶液(100 mg/L,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硝酸(優級純,德國),過氧化氫(30%,中國)、鹽酸(優級純,韓國),實驗用水均為超純水。
2013年12月上旬,按《環境空氣 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GB/T 15432—1995)及《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HJ/T 194—2005)的要求,用中流量采樣器及石英濾膜同步采集北方某市環境空氣PM10及PM2.5樣品,共采集6 d,每天采集1 個樣品,每個樣品采集23 h。
取適量濾膜,用2 種酸消解體系同步進行微波消解。消解體系一采用文獻[18]中規定的硝酸-鹽酸混合溶液。消解體系二采用HJ 539—2009 中規定的硝酸-過氧化氫混合液。先用消解體系二浸泡樣品2 h 以上,然后與消解體系一的樣品一起參照文獻[18]中的微波消解步驟進行消解。
儀器升溫程序如下:第一次干燥溫度90 ℃,升溫速率5 ℃/s,保持時間20 s;第二次干燥溫度105 ℃,升溫速率3 ℃/s,保持時間20 s;第三次干燥溫度110 ℃,升溫速率2 ℃/s,保持時間10 s;灰化溫度800 ℃,升溫速率250 ℃/s,保持時間10 s;原子化溫度1 300 ℃,升溫速率1 500 ℃/s,保持時間3 s;清潔溫度2 300 ℃,升溫速率500 ℃/s,保持時間4 s。譜線228.8 nm,狹縫寬度1.2 nm,燈電流3.0 mA,峰面積測量,氘燈扣背景,進樣量20 μL,基體改進劑為5 μL 1%磷酸二氫銨溶液。
每個酸消解體系每批次做2 個全程空白和1個實驗室空白,每批次樣品抽取10%進行平行樣分析,平行測定相對偏差小于10%,校準曲線相關系數大于0.999。
根據《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HJ 168—2010)的規定,采用空白濾膜進行方法檢出限、精密度及加標回收實驗,測定結果見表1。根據HJ 168—2010 中的方法進行計算,實驗中硝酸-鹽酸消解體系及硝酸-過氧化氫消解體系的方法檢出限分別為0.006、0.008 μg/L,相對偏差分別為5.4%、7.9%,加標回收率為85% ~110%。

表1 精密度及加標回收率統計結果
采用2 種酸體系消解,用石墨爐原子吸收法分別測定北方某市環境空氣PM10及PM2.5中的鎘,結果見圖1。由圖1可見,對PM2.5樣品而言,硝酸-鹽酸消解體系的測定結果比硝酸-過氧化氫消解體系的大;而對PM10樣品而言,硝酸-過氧化氫消解體系的測定結果略大。為檢驗上述2 種酸消解體系測定結果是否有顯著性差異,采用t 檢驗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從表2可見,對PM2.5與PM10結果進行單獨檢驗和綜合一起檢驗的P 值均大于0.05,說明2 種酸消解體系測定結果無顯著性差異。由于氯離子會對質譜分析技術產生干擾,因此硝酸-過氧化氫體系更適合作為多種分析儀器測試通用的前處理體系。

圖1 2 種混酸消解體系的測定結果

表2 t 檢驗結果
利用新建立的硝酸-鹽酸體系及硝酸-過氧化氫體系微波消解-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進行顆粒物中鎘的測定方法研究。在微波消解條件下,硝酸-鹽酸消解體系及硝酸-過氧化氫消解體系的方法檢出限分別為0.006、0.008 μg/L,相對偏差分別為5.4%、7.9%,加標回收率為85% ~110%,其檢出限、精密度與加標回收率均滿足要求。2 種體系均能較好地提取環境空氣PM10及PM2.5中的鎘。利用2 種酸消解體系并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儀測定環境空氣實際樣品,測定結果無顯著差異(P <0.05)。但因硝酸-過氧化氫體系未引入氯離子,因而更適合作為多種分析儀器測試通用的前處理體系。
[1]齊文啟,陳光,孫宗光,等.大氣顆粒物監測分析及今后研究課題[J].中國環境監測,2003,19(1):50-62.
[2]崔延青,王春迎,尚永昌.大氣細粒子(PM2.5)監測技術進展[J].中國環保產業,2012,(4):8-13.
[3]姚琳,廖欣峰,張海洋,等.中國大氣重金屬污染研究進展與趨勢[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2,37(9):41-44.
[4]楊洪斌,鄒旭東,汪宏宇,等.大氣環境中PM2.5的研究進展與展望[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2,28(3):77-82.
[5]徐文帥,石愛軍,吳其重,等.外來沙塵輸送對北京市空氣質量影響的預報預警技術初步研究[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3,5(2):5-9.
[6]王茜.上海市秋季典型PM2.5污染過程數值預報分析[J].中國環境監測,2014,30(2):7-13.
[7]張兆年,謝伶莉,羅劍琴,等.宜昌市城區灰霾天氣成因分析研究[J].中國環境監測,2010,26(6):70-73.
[8]龍紅艷,鄧雙,黃妍,等.大氣細顆粒物PM2.5的源解析技術[J].能源與環境,2012,(6):46-49.
[9]區宇波,曾立民.不同氣團來源對廣州細顆粒物理化特性的影響[J].中國環境監測,2014,30(1):31-36.
[10]李君靈,孟紫強.我國大氣環境毒理學研究新進展[J].生態毒理學報,2012,7(2):133-139.
[11]吉貴祥,張濤,范清華,等.某農藥廠周邊空氣毒死蜱污染狀況及健康風險評價[J].中國環境監測,2014,30(1):6-9.
[12]宋英石,李鋒,徐新雨,等.城市空氣顆粒物的來源、影響和控制研究進展[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3,36(S2):214-221.
[13]戴樹桂,朱坦,白志鵬.受體模型在大氣顆粒物源解析中的應用和進展[J].中國環境科學,1995,15(4):252-257.
[14]余若禎,齊文啟,孟偉,等.關于我國現行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體系的思考與建議[J].現代科學儀器,2012,(6):62-69.
[15]HJ/T 64.1—2001 大氣固定污染源 鎘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16]HJ/T 64.2—2001 大氣固定污染源鎘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
[17]《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229-231.
[18]HJ 657—2013 空氣和廢氣 顆粒物中鉛等金屬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S].
[19]Method IO-3.1 Compendium of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in ambient air:selection,preparation and extraction of filter material[S].
[20]王野.微波消解法快速測定TSP 大氣顆粒物中的鉛含量[D].長春:吉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