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穎
(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秦皇島 066000)
新醫改政策下的醫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呂 穎
(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秦皇島 066000)
【摘 要】在2009年3月17日,我國正式實施《新醫改方案》。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針對原有已改政策,實施了創新調整、修改與補充。處于新醫改形勢下,醫院作為醫療單位,怎樣面對新政策與新醫改,是思政工作的重點研究課題。在醫改形勢下,醫院配合醫改、推進醫改,必須創新思政工作思路,提高思政工作實效性,方可促進醫院的長效發展。
【關鍵詞】新醫改政策 醫院 思想政治工作 思路
首先,隨著分配機制與人事制度改革,醫院職工的思想觀念發生變化。在新醫改政策下,分配機制與人事制度改革,逐漸分離了專業技術評聘,實行同崗同酬制度。在原來醫改政策下,按照專業職稱、技術能力、崗位等級與學歷高低等指標,對職工利益群體進行劃分,經常是一種動態變化狀態,而且職工群體出現了不同差異需求。例如,對于醫院分配機制改革,按照業績考核標準進行分配,使職工收入差距擴大,職工極易產生不平衡心理,而個別醫務人員的奉獻和回報存在較大傾斜,基本福利、工資無法滿足其需求,進而缺乏崗位責任感、事業心。
其次,醫改公益性特點和某些職工趨利性存在思想矛盾沖突。隨著新醫改的推進,提倡公益性服務。在新醫改之后,對部分職工既得利益造成影響,加上拜金主義影響,一切工作以“錢”為先,錯誤觀念十分嚴重。在不同長度上,存在收紅包、亂檢查等問題。個別醫務人員因金錢誘惑,不顧醫院規章制度,不關心患者,基本醫德、人道喪失,發生嚴重性醫療糾紛。雖然該類情況只發生個別醫務人員身上,然而蔓延趨勢較快,破壞力、影響力十分巨大,進而嚴重影響醫院聲譽。
第三,職工不理解醫院發展。醫療衛生制度屬于公共產品,國家將其為全民提供,進而激發了社會群眾的就醫需求。處于新醫改形勢下,醫院要想生存、發展,必須圍繞人才為核心,加強硬件設備更新,不斷改善醫院環境。在市場競爭中,醫院要想長遠、積極發展,必須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就是科學人才與先進技術,現代化管理制度。然而,政府對于醫院,尤其是公立醫院,無法全面落實補償機制,醫院人才儲備、技術引進、設備更新、環境改善等,均由醫院自身投資。而某些職工由于眼界狹窄,和醫院決策層不能保持一致,認為醫院發展屬于盲目性投資,具有一定抵觸性情緒。
在思政工作方法上,由強制型方法向疏導型方法轉變,由灌輸式教育向以人為本、求真務實的溝通型轉變,轉變行政處罰、施加壓力作風,以多樣性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職工自我教育能力。只有擇業,方可提升醫院思政工作水平。筆者認為,處于新醫改政策下,醫院思政工作必須創新思路:
首先,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不斷完善思政工作方法。對于醫務人員而言,職業道德有利于促進醫學實踐,對于提升職業自律能力,創造職業動力,促進職業穩定發展,維護自身職業形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醫院開展思想工作,必須結合職工群體教育,有機結合世界觀與道德觀教育,價值觀與人生觀教育。立足理論政策角度,狠抓醫院行風建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通過院務公開方式,向職工清晰講述新醫改的政策內容、實施辦法與利害關系,積極吸取職工意見,獲得職工理解,使職工疑慮得以消除,進而激發職工積極性、主觀性,為醫院發展、建設奉獻自身的一份力量。
其次,推進新醫改落實,引導職工樹立全局性觀念。對于醫院而言,具有醫療費用控制、基本醫療服務等任務。在醫改形勢下,必須做到全面服從。立足社會經濟建設、國家改革發展角度,通過競爭動力與需求導向,引導職工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關系。立足利益關系角度,提高職工的奉獻、犧牲精神,進而提升改革承受力。尤其對于職工而言,必須提高質量觀念與效益觀念,樹立群眾觀念與全局觀念,提高服務與風險、競爭與經營觀,不斷創新自身自身意識,提高市場競爭意識與市場危機感,進而提升工作責任感、緊迫感。
第三,統一職工意識,提升思政工作實效性。對于醫務人員而言,醫院分配機制、人事制度不斷改革,具有較強政策性,涉及范圍較廣,敏感型較高。所以,在醫院開展思政工作,必須提高政策宣傳力度,與群眾緊密結合,加強制度建設與文化建設,充分尊重職工的主體性地位。強化正面引導、耐心教育,按照以人為本、求真務實的原則,以引導職工正確認識新醫改形勢,重塑職業道德觀念,方可促進職工的長遠發展,保證職工切身利益,實現衛生資源優化配置,進而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
綜上所述,在新醫改政策下,醫院思政工作面對諸多新問題與新情況,為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真正為人民群眾服務,必須創新思想工作思路,統一職工意識,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推進新醫改落實,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世界觀,提高自身崗位責任感,實現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董干滔.新醫改政策下的醫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08(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