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平
【摘 要】情感是人們對客觀對象所持的態度和體驗,音樂就是一種情感的藝術。情感性是音樂藝術中最大的特點。因此,音樂教學需要情感的投入,必須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而善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本文著重探討了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師生情感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音樂;情感教育;實施方法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但更是情感的藝術,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是通過師生情感的投入,心靈的感悟來達成教學目標的。如果教師還存在用一臺錄音機就進行教學的情況,那么致使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的怪異現象也就不足為怪了。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要讓情感豐富的小學生真正用心、用情于音樂課堂,去體驗快樂音樂的真諦,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和細膩的情感,善于進行情感調控,為音樂的課堂構建良好的情感氛圍。
一、積極引導,創設樂學情感
“樂學”、“愛學”是學習的內動力。課堂上我們要經常講解一些我國音樂藝術的傳說和感人事例,如:“帝王喜舞的傳說”、“劉天華與二胡”、“驕傲的中國民歌”、“神秘的戲劇藝術”等等,讓學生認識音樂文化的歷史,感知音樂先輩們為祖國音樂文化崛起而勤學苦練的拼搏精神,從而促使他們熱愛音樂,理解音樂活動的真切意義。我們還讓學生知道音樂知識、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應用,從而增強學習的情感,如組織學生收看“CCTV少兒歌手大賽”的錄像,集中觀摩學校民族樂隊、學校鼓號隊的訓練與演出,使他們更加熱愛音樂。
二、創造情境,激發愛學情感
積極的情感能促進學生的音樂思維、音樂興趣和非智力因素的發揮。在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要盡可能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例如,在一年級《大鹿》教學時,我事先將音樂教室的課桌排成“”、“”和“”等幾種形狀,上課后,播放帶各種小動物戲鬧聲的音樂,然后帶著驚奇的口吻問學生:“小朋友們,聽一聽,我們好像在什么地方?”“在快樂的大森林里!”學生情緒高漲起來。我有意識地在黑板上貼出大森林的背景和各種可愛的小動物,接著問:“大森林迷人嗎?為什么說大森林迷人呢?”同學們搶著回答:“因為大森林里有美麗的植物,還有可愛的小動物!”我播放《大鹿》背景音樂,動情地說:“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森林里去和可愛的小動物交朋友,大家知道它是誰嗎?”同學們歡快地叫出聲來,接下來的歌詞和旋律學習效果非常好,學生積極探求新知,學習情感被充分激發。在教學實踐中,還可以用不同方法來創設情境,幫助學生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從而提高課堂的活力和效率。
三、激發興趣,誘導未知情感
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直接影響到他們對音樂知識、技能的探求和追求。音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去誘導學生,用音樂本身的魅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六年級音樂課的課前“練聲”時,我先列出歌譜讓學生分組進行自主練習,發現很多同學不能唱準或不能將聲音提上來。此時,我說:“同學們,聽老師唱,隨便在哪個調上唱,我都能將聲音唱準和提上來,不信,當場試驗!”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根據同學們的要求,我分別用鋼琴彈奏,然后在不同的調上各唱了一遍。經過仔細聽賞,同學對老師的準確唱法驚奇極了。疑問產生了好奇,好奇轉化為強烈的未知欲,我就順水推舟將辨別鋼琴的調和聲音拉長與縮短的規律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分組互幫互助地探究,學得專心,練得愉快,很快掌握了準確運氣發音的技巧。
四、情緒感染,強化學習情感
情緒是感情的外在表現。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情緒活動是相互影響、相互感染的。學生喜歡選樣和藹可親學的教師,不喜歡“老嚴肅”。教師的面部表情、言語行動,甚至衣著打扮都影響著學生的情趣。優化音樂課堂教學,教師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情感。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過程,既有知識技能的交流,又有情感的相互作用。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調控自己的情緒,排除干擾,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教學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學生的情緒。民主和諧而又豐富多彩的課堂氣氛,能讓學生在飽滿振奮的精神狀態中閃爍出智慧的火花。音樂教師要時時激發學生的認知動機和興趣,通過教學上的藝術性、形象性、鮮明性去誘發學生興奮的情緒,激勵學生積極學習。新授《買菜》一課時,有位教師從童年時代媽媽愛我,我如何幫助媽媽分擔家務的故事開始,再講到本校一位女生父母離異,媽媽生病臥床,她挑起了照顧媽媽的重任。教師飽含深情的講述深深感動了學生。這時,教師掛出兩幅圖,內容是小朋友在菜場買菜和在廚房里做菜,接著開始引導:“媽媽為了我們的成長,為我們操心,很辛苦,我們除了要好好學習來報答媽媽,還應該做些什么?”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幫媽媽做家務,減輕媽媽的負擔。關心媽媽,愛媽媽”。教師抓住時機問:“你有沒有幫媽媽買菜做菜的經歷,你買的什么菜?怎么做的?”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待幾位同學回答后,教師立即引入正題,利用節奏訓練、歌譜學習和歌詞練習等方法把學生帶入“給媽媽買菜”的情境之中。最后教師又圍繞給媽媽做菜主題,讓普學生自主創編歌詞或律動,把自主權交給學生。教學效果相當好,促使學生“雙育”(即育能和育心)同步發展。音樂課堂上若發現學生情緒低落時,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變教學方法,及時發出新的信息,看出更高的要求。
總之,教師要隨時調整學生情緒,引導學生去體驗音樂藝術中的緊張與歡樂,努力構建情感的氛圍,充分發掘活力的因素,打造充滿活力的音樂課堂。教師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并讓美的音樂去觸動他們的心弦,讓音樂與孩子的心靈靠得再近一些吧!
【參考文獻】
[1]鄭雪飛.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中國西部科技,2008(11)
[2]鄭大景.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淺析.青年文學家,2009(4)
[3]范婷.對當前中小學音樂課教學的幾點思考.文教資料,2009(24)
(作者單位:江蘇省丹陽市埤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