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

建立朋友圈有這樣幾個原則:第一,要真誠,要坦率,不能裝;第二,不能有功利目的,所謂無欲則剛,無所求,才能坦誠;第三,要謙虛。水為什么會越積越多?因為地勢低。你只有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才能吸收更多的資源。
我們公司剛起步的時候,我、王功權、潘石屹等六個人主動向別人學習、請教。有些人很謙虛,也很真誠,我們一求見,馬上就見了,而且很直截了當地和我們討論一些問題。比如王石,他在辦公室里和我們討論一下午;柳傳志更謙虛,他說你們別來,我帶著我的團隊到你們這兒來。結果,他真帶著他的團隊到我們的保利大廈來跟我們交流,讓我們很感動。
有些人卻不愿意見我們,因為當時我們默默無聞。我這個人比較犟,不停地聯系。過了一兩年,有個人終于肯見我們。他弄了間足球場那么大的會客廳,他坐那頭,我們坐這頭,然后就開始教育我們,現在這人的公司一塌糊涂。還有個人弄了張大班桌,我們坐在沙發上,和他隔著二十多米,聽他教育我們。這人后來坐牢,早就退出江湖。還有一個人,把我們哥兒幾個晾在一個小房間里,讓我們等了四十多分鐘,最后跟我們說了幾句話,就把我們打發走。后來這人的公司也破產了。
坦誠、守規矩、尊重別人、謙虛是很多成功的人共同的特點。在朋友圈里,你一定要謙虛。有人說謙虛誰不會,不就是裝孫子嗎?謙虛和裝孫子是不同的:你做自己就是謙虛;你演別人,演一個自己不能勝任的角色,就是裝。為表現成熟,很多年輕干部學老領導那樣動作慢,走路慢,開門慢,說話也慢,這就叫裝孫子。你想耍大牌、裝大腕兒,走路非要帶三個保鏢,這就有點兒裝孫子。
有些留學生到國外就開始裝,吃面條不出聲。如果是在日本,你吃面條不出聲,人家會覺得你不尊重他們。這事談不上哪個更高雅,哪個更俗。如果旁邊全是老外,那咱們就裝點兒孫子,不出聲,免得人家不習慣。如果都是中國人,那你該出聲就出聲吧,還裝啥呀。所以,我覺得很難說放屁高雅還是打嗝高雅。你不能說看歌劇就高雅,看話劇就粗俗;聽交響樂就高雅,聽通俗歌曲就低俗。
社會不能簡單地用某種主觀的意識來判斷誰高雅、誰低俗。就像市場經濟一樣,它是一種選擇機制、淘汰機制,是多樣性的。社會是多樣性的,人的角色和觀點也是多樣化的,都可以存在,存在了才有文化市場。如果文化市場沒有話劇、沒有相聲,只有歌劇,老百姓天天看歌劇,我相信90%的人都會坐那兒打瞌睡。有一次,我和王石去紐約看歌劇,結果都睡著了。我也沒覺得人家的東西不好,但你睡著了就是睡著了,這是事實。你不能說我睡著了就低俗,沒睡著就高雅。我只是打個瞌睡而已,不低俗。隨地大小便有礙觀瞻,這才是低俗。所以,社會需要有更多的寬容、更多的尊重,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尊重每個人表達的權利,也尊重每個人表現的勇氣。社會的開放就體現在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表達,鳳姐可以,芙蓉姐姐也可以,表達了我們才開心。我特別喜歡90后說的一句話,叫作“不要代表,只要表達”。
回到交朋友這個話題上。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你也需要采取一種多元化的態度。不同層次、不同層面的朋友,你都要去結交。另外,還有一個原則:在背后盡量說人好話,千萬別背后說人壞話。背后多說好話,當面多說壞話,這樣才是好朋友。
(摘自《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