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摘 要】近年來,目標理論不斷被引入教育領域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指導學生的學習,同時也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因此,筆者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嘗試從注重評價的多元化、注重評價過程的動態化、注重評價結果的反饋作用等三方面去促成學習目標的有效達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英語閱讀;評價策略;多元化;有效教學
眾所周知,閱讀在英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老師們非常重視閱讀教學,學生們也深知閱讀能力對于學好英語來說至關重要。雖然師生們都希望能在英語閱讀上有所突破,但往往事倍功半。新課改實施以來,高中英語教學的評價機制備受關注,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目標達成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筆者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嘗試運用了下列評價策略來促成學習目標的有效達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注重評價的多元化
(一)評價目標的多元化
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只重視認知目標的評價,怎么考怎么教,把難以量化的情感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排除在外,從而導致了了評價與目標的脫節,因此,課堂評價的目標應是多元的,包含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認知領域的目標是指知識的結果,包括知識、理解、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情感領域的目標分類包括態度、興趣、理想、欣賞和適應方式等,其又可細化為接受、反應、價值判斷、價值的組織和價值的個性化。動作技能領域的目標分類包括知覺、準備狀態、引導的反應、機械練習、復雜的反應和創作。多元化的學習目標的實現當然需要有與之配套的多維化的評價目標。我們在閱讀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能僅僅關注學生回答正確了幾個問題或者做對了幾個選擇題,而是更多地去關注他們從閱讀材料中收獲了什么,情感和態度上得到了怎樣的升華,理解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應有的提高。
(二)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注意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教師應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風格的差異采取適當的評價方式。在實際的閱讀課堂教學中,可以將語言激勵型評價、物質獎勵型評價以及張榜公布型評價相結合。語言激勵型評價作為最為普遍的評價,仍然具備很強實用價值,評價及時,效果明顯。對于學生在課堂上正確回答出問題,立刻給予口頭激勵,如“You did a good job!”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認可,從而更加自信地投入今后的英語學習。 (三)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閱讀教學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教材文章的閱讀理解,包含分析主旨大意、理解課文內容、詞匯、句法和語法等眾多方面;二是閱讀題型的解題技能訓練,包括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和讀寫訓練等。鑒于閱讀教學的不同,評價的內容也是有所區別。對于日常的教材閱讀,可以采用課堂提問型評價和課堂練習型評價,對表現積極的學生適當地進行語言激勵和物質獎勵,同時注意在評價過程中運用眼神、手勢表情等對學生進行肯定。對于閱讀解題技巧的訓練,則可以通過課堂測試的方式來進行評價,通過測試成績來反應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偏差。表現突出者可以口頭表揚或張榜公示,讓其做經驗介紹。對于表現欠缺的同學,可以幫助分析其不足之處,幫助樹立信心,指明改進的方法,促使其快速進步。
(四)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教師對于學生具有主導作用,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評價是非常重要的。閱讀課堂教師的評價就是對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方法、閱讀成績進行的綜合評判和總結,具有較高的公正性和準確性。此外,也可以采用學生評價和自主評價進行輔助。學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之外,也渴望得到所在群體的認可。因此,學生評價也具有一定地客觀性,雖然有時也會有失偏頗,但因為共同身份的關系,這種評價往往很容易被接受。自主評價其實是個自我反思和晚上的過程,要求評價者能夠冷靜客觀地分析自己在閱讀學習中的不足,并認真思考改進的方法,以求在閱讀學習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注重評價過程的動態化
教學的結果是靜態的,而教學的過程卻是動態的,只有動態的教學過程才能更好地調控學生的學習行為,使學生積極、主動的發展。因此,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閱讀成績,更要重視學生在閱讀學習中能力的提升、態度的轉變、信心的增強等眾多方面。在日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將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客觀公正地反應學生在各個時期的閱讀成績和表現,利用記錄本或檔案袋來記下學生閱讀學習中的點點滴滴,促進學生個體的持續發展。
三、注重評價結果的反饋作用
課堂評價的最終反饋,不但包括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有助其改善學習。同時,利用評價結過還有助于教師改善教學。促進學生的改進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明確預期的學習成果;提供近期的學習目標;對學習過程進行反饋;克服學習困難,調整學習策略。學生的發展和提高是一個動態過程,所以評價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教師方面而言,可以根據評價的結果反思教學,改進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果。
閱讀教學實踐證明,正確有效的評價策略有助于學生自覺思考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從而促進學習目標高效達成,進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當然,教師也需要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升業務素質,不斷完善新型課堂的評價體系,滿足不同學習類型、風格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需要,鼓勵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優秀的學習者,以及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桂秋.有效教學概念新探——綜合有效教學觀之下的有效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08
[2]蔡秀盈.重視教學目標設定和實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1
[3]王冬琴.例析高中英語教學目標應如何達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
[4]蘇小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策略的探究與運用[J].新課程,2012
[5]隋志君.優化教學設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J].學園,2013
[6]陳燕飛.例談高中英語閱讀課中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J].名校,2013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臨江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