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的出現使人們在炎炎的夏日里感受到了陣陣的涼意,但隨之而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漸漸地呈現出來,長時間處于空調室里的人們經常會產生頭疼、煩躁等癥狀,有的還會暈厥甚至死亡。空調病又稱“空調綜合征”,其誘因種類眾多。有些學者認為空調病主要是由于封閉性建筑物室內采用空調系統或設施,導致空氣環境質量惡化或因室內空氣中VOC(揮發性有機物)、微生物過敏原、噪聲等綜合因素是引發空調病的主因,而對于空調的使用“不節”卻是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空調病發生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所謂的“不節”也就是使用空調沒有節制,從而導致外邪侵襲人體或自身陰陽失衡所引發的病癥,由于使用“不節”所導致“空調病”在臨床中多有如下表現:頭痛、惡寒、發熱、咳嗽、流涕、鼻塞,或食欲不振、腹脹、腸鳴腹瀉或心胸憋悶、呼吸不暢、胸背相引而痛,甚或胸痹,或四肢無力或關節疼痛等癥狀。
病因病機分析
由于使用空調“不節”所導致空調病的病機主要為寒邪與暑濕相合或困于肌表,阻礙衛氣的運行而致病或循經入里,阻礙臟腑氣機,導致臟腑病變。故而其臨床癥狀可分為邪中經絡和邪入臟腑兩類:邪中經絡則寒邪襲表,首犯太陽經,太陽經氣不利,則衛氣不宣,衛閉營郁則惡寒,發熱。周身疼痛。肺主皮毛,玄府不通則肺氣失宣,故可見咳嗽。流涕,鼻塞等。關于邪入臟腑《內經·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中則給出了極為詳盡的說明:“歲火不及,寒乃大行……凝慘而甚,則陽氣不化……民病胸中痛、脅支滿,兩脅痛。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內痛,郁冒蒙昧,心痛暴喑,胸復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屈不能伸,髖髀如別……復則埃郁。大雨且至,黑氣乃辱,病騖溏腹滿食飲不下寒中。腸鳴泄注,腹痛暴攣痿痹,足不任身……”夏令當濕,濕邪易襲脾胃,故在夏季人們本就多易出現腹滿,腸鳴腹瀉。食欲不振等脾胃疾患。今又因使用空調不節,出現人為的“歲火不及”,寒與濕結,寒性收引,若襲中焦則易致脾失升清,而出現腹中冷痛,便溏等癥狀,日久則水谷不化,精微不足,筋肉失養,又可出現四肢肌肉痙攣甚或痿廢不用之證。同時寒性凝滯,易于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胸中痛、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內痛,或心痛暴暗等心悸甚或真心痛癥狀的出現,這一類患者基本都有多年的心臟病患史且以老年人居多,其宗氣本已不足,加之年事已高,或平素缺乏鍛煉,氣血虛少,寒邪乘虛而人從而引發心臟疾患。空調在此此病的發作中雖只是誘因,但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空調使用“不節”仍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環節。
辯證治療
“空調病”的臨床癥狀雖然繁多復雜,但究其主因乃是寒濕之邪襲人所致,根據《內經·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中所講“熱司于地,寒反勝之,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平之……熱化于天,寒反勝之,治以甘溫,佐以苦辛酸”,故此可知對于空調病的治療當以甘溫或甘熱為大法,佐以苦辛以達散寒解表,除濕理氣之功效。由于空調病在癥狀上比較紛繁復雜,故而在治療上也應強調辨證論治。
病案舉例1:蘇某長期工作于空調環境下,感受空調病后證見:胸悶不適,低熱不退,頭重身困,神疲乏力,精神不振,畏寒無汗,口淡無味,食則惡心,噯氣腹脹,大便粘滯,排便不爽,小便淡黃。舌質淡紅、苔白而膩,脈細滑。運用新加香薷飲對其對癥治療六劑后癥狀消除舊。
病案舉例2:李某感受空調病后證現暈,身重、畏寒無汗,胸悶納呆,大便溏,舌淡胖,舌邊有齒印,苔厚膩,脈滑細。運用藿香正氣散加減對其進行治療十劑痊愈。當然,由于臨床病人的情況各有不同,癥狀也各有所異,治法亦當有所不同。若頸項強痛,肩背疼痛者,可加葛根、威靈仙、秦艽、雞血藤,以通經活絡,祛風除濕;若胸滿痞悶,心悸,惡心,嘔吐者,可加荷葉、薏苡仁等,以增強其清暑利濕,行氣除滿之功效。臨床中亦有醫者嘗試運用桂枝湯加減,桂龍咳喘寧膠囊,荷藿薏仁粥等方劑治療空調病。
預防
中醫學理論早在幾千年前就已通過對自然規律與人體自身變化的關系的總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一一也就是整體觀念,人的生理規律要與自然界相協調,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云: “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使志勿怒……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季當令,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之氣交互轉輸,務必以暢達為要。人體當與天地相應,使陽氣得以宣發舒展,而不可抑止。而現今人們在夏季使用空調的過程中,為了貪圖一時的舒適卻忽略了長久的健康,將室內溫度調至過低從而形成“亞健康環境”,使自身的陽氣處于被迫內斂的狀態,長久如此必然會導致疾病的產生。
空調已經成為現代人類避暑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對其使用應講求科學,切不可“以欲為常”,而應該遵循人與季節變化相適應的原理,平日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 室溫應控制在舒適狀態下。以人在室內靜止狀態下雖有汗意而不至汗出為度。
② 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以及戶外運動的時間,可安排在氣溫相對較低的清晨或傍晚在室外進行,以遍身微似有汗為佳,同時注意水電解質的攝入。
③ 若長期使用空調的家庭,可適當飲用姜糖水,以溫中散寒行氣,家有心臟疾患者可加適量桂枝,以溫通心陽,預防心臟病突發。
④ 注意通風,最好兩小時換一次,每次最少十分鐘,以免室內空氣質量變差。
⑤ 注意空調的清潔工作,以免病菌在空調內滋生。
隨著全球氣溫的逐漸升高,夏季空調的使用率也呈上升趨勢。雖然臨床當中“空調病”的癥狀一般都較輕,大部分癥狀都屬于“亞健康狀態”范疇,并無明顯癥狀。但隨著空調的使用逐漸具有了規律性和季節性的特點,這也使“空調病”成為某種“伏邪”變成了可能。因此我們應該在臨床中加強對空調病的觀察和總結,爭取盡早將空調病的癥狀進行癥狀分型,制定出診斷和治療標準,在“空調病”尚未出現或處于早期階段時給予治療,以防其進一步轉變。
來源:中國民族民間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