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霞
(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庫都爾醫院,內蒙古牙克石022164)
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陳桂霞
(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庫都爾醫院,內蒙古牙克石022164)
目的:探究和分析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情況.方法:選擇我院2013-01/2014-12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普通肝素治療,實驗組給予低分子肝素治療.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在股動脈穿刺局部平均壓迫止血時間比較上,實驗組比對照組短,差異明顯,提示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穿刺局部血腫、心源性死亡、血管再次血運重建、非致死性心梗以及腦卒中發生率比較上,實驗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明顯,提示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療中,相比普通肝素更具安全性,療效更為顯著,值得普及.
低分子肝素;冠心病;介入治療
臨床上冠心病常見,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在治療上,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應用效果顯著且廣泛,然而手術的成功還要注重預防術后血栓產生.目前抗凝藥物一般選擇普通肝素,而國內外學者開始研究低分子肝素在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情況.本院對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實施分組研究,旨在總結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情況.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01/2014-12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男患者46例,女患者34例.年齡41~88(平均56.3±4.3)歲.所有患者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均確診為冠心病,且患者不存在心臟手術史、凝血障礙、嚴重肝腎疾病以及肝素過敏.其中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33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2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5例.按照患者入院順序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在一般資料比較上,兩組患者均無明顯差異性,提示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普通肝素治療,劑量為2 000 U,于術前靜注,術中追加,劑量為120 U/kg.實驗組患者給予低分子肝素治療,劑量為1 mg/kg,術前治療48 h以上,皮下注射最后1次后8 h內給予患者介入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的股動脈穿刺局部平均壓迫止血時間、局部血腫發生率、心源性梗死、血管再次重建、非致死性心梗以及腦卒中.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涉及數據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表示格式為率(%),組間數據比較應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數據比較應用t檢驗,P<0.05則表示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股動脈穿刺局部平均壓迫止血時間以及穿刺局部血腫發生率比較 在股動脈穿刺局部平均壓迫止血時間比較上,實驗組比對照組短,差異明顯,提示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穿刺局部血腫發生率比較上,實驗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明顯,提示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股動脈穿刺局部平均壓迫止血時間、穿刺局部血腫發生率比較 (n=40)
2.2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事件比較 在術后不良事件比較上,實驗組的心源性死亡、血管再次血運重建、腦卒中、非致死性心梗發生率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明顯,提示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事件比較 [n=40,n(%)]
a
P<0.05 vs對照組. 組別 心源性死亡 血管再次血運重建 腦卒中 非致死性心梗實驗組 0(0)
a
0(0)
a
1(2.5)
a
0(0)
a
對照組 4(10.0) 4(10.0) 5(12.5) 5(12.5)3 討論
對于冠心病的治療上,介入手術應用廣泛,且效果理想.然而在介入手術后,患者容易出現血栓,這對手術治療的效果以及患者依從性影響嚴重.圍術期溶栓抗凝的效果與介入治療的預后關系密切.有研究指出,介入手術后24 h,冠心病患者的血栓產生發生率大約為1.0%,術后1年因血栓性疾病而死的患者約為15%~20%.因此介入治療中需要對圍術期的抗栓治療給予高度重視[1].
低分子肝素是一種普通肝素降解所得的產物,其Mr在5 500以下,然而其保留了五聚糖片段,能夠被抗凝血酶III識別,Xa因子抑制效果理想.相比普通肝素,其優勢主要包括:①在抗凝強度上,其比普通肝素高出3~4倍,凝血酶合成抑制效果相比活性抑制更強.②不容易被細胞外受體結合或者代謝,血漿半衰期比普通肝素長.③能夠有效對內皮細胞NO、內皮素分泌進行抑制,減輕氧自由基對內皮細胞的破壞[2].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股動脈穿刺局部平均壓迫止血時間比較上,實驗組比對照組短,差異明顯,提示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穿刺局部血腫、心源性死亡、血管再次血運重建、非致死性心梗以及腦卒中發生率比較上,實驗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明顯,提示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左奇偉[3]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應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抗栓治療,相比普通肝素更具安全性,且治療效果理想,值得普及.
[1]徐 杰.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4,24:152-153.
[2]Song YJ,Zhou ZH,Liu YK.Prothrombotic state in senile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J].Exp Ther Med,2013,5(4):1184 -1188.
[3]左奇偉.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5):61-62.
R541.4
A
2095-6894(2015)06-047-02
2015-05-04;接受日期:2015-05-12
陳桂霞.大專.研究方向:肺心病.Tel:0470-7533209 E-mail:12966152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