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福 (廊坊市武警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外剝內扎術治療重度痔瘡65例的效果觀察
李國福 (廊坊市武警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目的:探討在重度痔瘡患者中運用改良外剝內扎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1/2013我院收診的重度痔瘡患者共65例,并以隨機方式將其分成兩組,將30例實施傳統外剝內扎術治療者納入對照組,將35例實施改良外剝內扎術治療者納入觀察組,分析并評估兩組的手術時長、平均出血量、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等.結果:觀察組的手術時長、平均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均要較對照組更短,比較差異明顯(P<0.05);且在安全性方面,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是42.9%,要較對照組的73.3%更具優越性(P<0.05).結論:為重度痔瘡患者提供改良外剝內扎術治療有確切效果,且安全可靠,適合在今后的臨床上普及應用.
改良外剝內扎術;重度痔瘡;臨床效果
痔瘡是肛腸科臨床治療工作中一種相對常見的疾患,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 46.3%[1].需要盡早予以積極救治,以免病情加重,造成痔核脫出、便血等情況,給患者的日常工作與生活帶來更加不利的影響.為此,筆者對 2011/2013我院65例重度痔瘡病例實行了分組治療及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1/2013到我院就診的重度痔瘡患者65(男 37,女 28)例,z年齡 23~64(平均43.7)歲.所有入組者均經血尿常規檢測、心電圖診斷后確診,納入與《痔診治暫行標準》中相關判斷指南相符合[1],且已完成知情同意書的簽署,排除有其他嚴重合并癥、心腦血管疾患和存在手術禁忌證者,根據隨機方式將其分成兩組,組間在性別、年齡等資料的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具備可比條件.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觀察組(改良外剝內扎術):常規給予患者骶部麻醉,并指導其取膀胱結石體位,待肛管得到松解后,為患者擴肛以完全顯露痔核.取適量消痔靈注射液依次對各個痔核進行注射,具體劑量視痔核大小而定.待痔核充分萎縮,選取組織鉗對痔核進行鉗夾,將“V”狀切口定位于痔核基底位置,對患處增生組織、靜脈團等進行分離,再將痔核準確切除,以回形縫合方式結扎,縫合線選 7號線,同時剪掉痔核殘端,完成后,若患者殘余皮瓣偏大,需再次切除皮瓣再縫合,以縫合完畢創面有皮瓣完整覆蓋為宜;對于痔核偏大者,可考慮多次剝離結扎,對于環狀混合痔者,可在分段后依次進行手術.
對照組(傳統外剝內扎術):即在完全顯露痔核后,直接選取組織鉗對痔核進行鉗夾,并通過“V”狀切口將靜脈團、增生組織等分離,再將痔核準確切除,通過7號縫合線對創口進行縫合結扎處理.
1.2.2 術后處理 術后 1 d為兩組提供半流質飲食,次日再恢復正常飲食,同時指導患者多喝水,適當補充維生素,并給予抗炎等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手術時長、平均出血量、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等幾項指標,并記錄好相關數據.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據錄入 SPSS17.0版本軟件處理,計數、計量資料分別采用 χ2檢驗和 t檢驗,以 P<0.05校驗數據的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治療結局 經過治療,發現觀察組在手術時長、平均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方面均要較對照組更突出,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的手術治療結局 (±s)

表1 兩組的手術治療結局 (±s)
aP<0.05 vs對照組.
組別 n 手術時長(min)平均出血量(mL)住院時間(d)觀察組 35 41.3±6.4a 16.1±5.9a 15.5±5.3a30 67.6±7.2 29.2±4.4 26.7±6.2對照組
2.2 兩組安全性評價 治療期間,觀察組有 15例(42.9%)出現創緣水腫、肛周皮贅及術后出血等狀況,而對照組有22例(73.3%),可見觀察組更具優越性(P<0.05).
痔瘡在臨床上并不罕見.目前,醫學界及學術界對其發病原因已有初步認識,并一致認為固定肛墊韌帶受損、斷裂,造成肛墊位置偏移或脫垂是誘發本病的主要原因.而且一旦病情進展至重度痔瘡,可能有痔核脫出、頻繁便血及肛門不適等臨床表現,部分嚴重者甚至有繼發貧血和嵌頓的危險.采取傳統外剝內扎術治療孤立脫垂性痔瘡有不錯效果,但該術式的創口較大,術中通常會增加患者出血量,且治療后疼痛較為劇烈,康復期較長,通常要4~5周左右.而采取改良外剝內扎術治療,則可在盡量保留肛管及相關組織結構的同時,盡量減少手術創傷,縮短患者的創口恢復時間,確保排便順暢,而且還可避免傳統術式在對4個以上痔核處理時,易于發生“樹樁”樣組織的情況,對于預防肛門狹窄有很好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通過為觀察組施加該術式治療,結果發現,該組的手術時長、平均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均要較對照組更突出(P<0.05),且治療期間的并發癥發生率要較對照組更低(P<0.05),安全可靠,與相關報道一致[2].
綜上所述,為重度痔瘡患者提供改良外剝內扎術治療有確切效果,且安全可靠,適合在今后的臨床上普及應用.
[1]朱興柏.外剝內扎術與PPH治療重度痔瘡臨床效果對比[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4,12(1):10-12.
[2]屈 鵬.改良外剝內扎術與傳統外剝內扎術治療混合痔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8):110-111.
R657.18
A
2095-6894(2015)02-070-02
2014-10-26;接受日期:2014-11-10
李國福.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普外科、膽結石、痔瘡、腸瘺.Tel:0316-2068338 E-mail:824288064@qq.com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