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上市公司規模不斷擴大,資本逐漸雄厚,但是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上市公司也將面臨著日益嚴峻的財務風險問題。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形成,與企業自身發展的內部決策有著較大的關聯性,同時也與外界的經濟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就當下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現狀來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形成具有復雜性特征,并且財務風險對企業當下發展以及未來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避免財務風險影響到上市公司發展的資金鏈問題,是當下上市公司發展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議題。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成因及防范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得到了建立和發展,上市公司在國民經濟建設過程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機遇,通過對資金的有效融合,更好地實現了自身的發展和進步。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問題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越顯突出,如何對財務進行有效管理,避免財務風險問題對企業產生較大影響,是當下我國上市公司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上市公司在解決財務風險問題過程中,必須對當下財務風險因素進行有效發掘,并對此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本文對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成因及防范措施的研究,注重立足于實際情況,通過對財務管理學的應用,對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問題進行了有效的探究和分析。
一、當下我國財務風險成因分析
1.自然因素
上市公司發展過程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主要是指地震、洪水、火山、泥石流等不可抗力的因素,這些自然災害發生,將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的威脅。自然災害,會使上市公司的資金運作出現中斷,導致生產停滯,原本設定的經營目標難以實現。
2.社會政治因素
社會政治因素主要是受到國家政策變化影響,原本的投資失敗,給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除此之外,由于社會制度以及歷史文化變遷,國家之間的政治摩擦,導致戰爭爆發、政權更迭,也會給上市公司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社會生產關系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這樣一來,新的社會關系勢必對原有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一些影響,導致社會問題出現,這些社會問題也會為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帶來較大的影響。
3.經濟因素
經濟風險是財務風險的內在因素,也是導致上市公司出現財務風險的根本原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流通過程中,由于企業沒有把握好市場發展規律,導致經濟決策失誤,對資源配置方面存在較大誤差,將會導致資源的大量浪費,進而加劇產品生產成本和商品的滯銷,為上市公司帶來較大的經濟風險。同時,經濟發展過程中,社會化環境對經濟秩序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市場經濟活動中,競爭日益加劇,企業在參與經濟活動中,由于對市場把握不準,導致經營失敗,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引發財務危機。
4.技術因素
技術成因主要是當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應用于經濟管理的相關技術手段,例如計算機技術、生產技術等等。當這些技術手段出現錯誤,將會間接地作用于企業經濟活動,導致上市公司出現財務風險問題。
5.主觀因素
主觀財務風險因素相比于客觀財務風險因素來說,對上市公司發展具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主觀因素具有可控制性,能夠進行有效預防,相比于自然災害、社會環境變化等不可控因素來說,主觀因素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資金運行狀況,上市公司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處理好主觀財務風險因素,加強意識,提出有效地風險防范政策。
二、財務風險防范對策分析
1.對組織規劃進行有效控制
組織規劃的有效控制,主要是根據企業內部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對市場信息進行有效把握,有針對性的對上市公司內部的管理形式進行確定,建立合理、科學的組織結構,更好地實現對部門的有效管理。在進行組織規劃過程中,應注重把握以下兩點內容:一是企業法人的結構問題,主要涉及到了董事會、監理會等組織;二是管理部門的結構問題,主要涉及到了經營決策部門、財務管理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等部門。組織規劃的有效控制,是主觀意識上控制財務風險的有效措施。在進行組織規劃過程中,要注重建立有效地管理控制機構,能夠對相關工作實施有效控制,同時還要注重對內部的分配制度進行有效管理,加強對財務的管理。
2.加強授權批準控制
授權批準是現代化上市公司發展過程中必須把握的一個重要問題,主要針對于對相關經濟業務的審批工作。在進行審批過程中,必須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知識和業務能力,能夠對審批的內容進行有效分析,確保其不損害企業發展實際利益,能夠促進企業發展和進步的相關內容,才可以進行授權批準。加強授權批準控制,要牢牢把握兩點內容:一是具有較好的時效性,能夠及時把握市場發展規律;二是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能夠對審批內容進行有效分析,確保其對企業發展有利。
3.全面預算控制
全面預算控制是企業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控制措施,關系到了企業財管管理的質量和效益。全面預算管理注重以會計信息為基礎,通過對經營活動產生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有效分析,并根據事前控制和標準控制,促進企業內部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使企業能夠更好地發揮資源優勢,節約生產成本,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全面預算控制注重于對資金風險的控制,并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要注重對預算內容進行考核,確保其符合企業發展利益。
4.提升會計系統控制水平
會計系統是預防企業財務風險的關鍵環節,也是上市公司避免財務風險的重要構成部分。會計系統控制水平的提升,可以更好地對財務信息進行管理,保證公司財務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進行會計系統控制過程中,要注重從以下幾點內容進行把握:第一,上市公司必須根據會計法的相關規定,制定適合本單位發展的會計制度以及相關憑證、賬簿;第二,嚴格按照會計處理程序對財務信息進行有效處理,確保會計信息能夠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起到積極作用;第三,注重建立有效地會計控制系統,并且建立一支業務能力強、素質高的會計團隊,充分發揮會計系統在企業財務風險預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5.加強財產安全和風險控制
財產安全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保證上市公司財產資源能夠完整,通過采取定期盤點、記錄保護等手段,來實現這一目標。風險控制則是根據上市公司自身發展情況以及社會市場經濟發展形勢,對可能出現的損失進行有效控制,避免上市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市場經濟環境沖擊,給企業發展帶來較為不利的影響。同時,在進行風險控制過程中,要注重找到造成風險的主要矛盾,建立有效地風險評估預警機制,能夠對財務風險問題進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財務風險成因的分析,主要從自然因素、社會政治因素、經濟成因、技術成因、主觀成因五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較為全面地闡述了當下上市公司發展過程中,產生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同時,針對于財務風險成因,財務風險的防范對策注重于針對實際問題,從組織規劃控制、授權批準控制,對全面預算進行有效管理,加強會計系統、財務安全、風險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可以更好地降低財務風險因素,實現上市公司健康、穩定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華.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成因及對策[J].財會研究,2013,06:55-57.
[2]雷振華,姚娜.中小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成因與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3,22:196.
[3]陳明燦.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分析及防范對策——以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3,29:117-120.
[4]聶建平.試論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防范[J].商品與質量,2012,S6:88.
[5]劉浩.淺析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范[J].商場現代化,2014,17:160-161.
作者簡介:張倩(1991- ),漢族,陜西省神木縣人,西京學院2012級會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