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追求可持續發展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標。針對中國企業而言,企業可持續發展應建立在低能耗、低排放等基礎上,傳統企業發展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需求。而低碳自主創新技術的出現,以其自身高效、環保等優勢受到眾多企業的廣泛關注。本文將從低碳自主創新概念入手,分析和研究其與金融支持體系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構建該體系的相關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企業;低碳;自主創新;金融支持;體系
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對生態環境產生了一定影響。基于此,黨和國家積極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并引導企業朝著低碳、自主創新等方向發展。而該措施的順利實施需要資金的大力支持,對此,如何有效吸引金融、產業等資本成為構建企業低碳自主創新金融支持體系的重中之重。加強對該課題的研究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低碳自主創新概念及其與金融支持體系之間的關系
自主創新概念是相對國外創新而言,其主要是指國內企業通過整合內部資源、以創新為主,對引進的國外先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并與自身原始創新有機整合,從而形成符合自身特性、滿足自身需求,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碳減排技術、產品等。通過自主創新技術能夠達到高效、低排放等要求,在獲取利益的同時,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是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具體表現,具有現代意義。
企業低碳自主創新需要多元化融資給予支持,不僅包括國家財政、還需要資本市場等主體的金融支持。其與金融支持之間的關系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企業缺少自主創新資金的根源在于風險大、收益不穩定等。而低碳自主創新具有一定公益性特點,政策政策性資金的介入無可避免。只有具備充足的資金,才能夠給予創新足夠的支持。一般情況下,稅收優惠政策是企業創新投入的有效途徑,其能夠間接給予企業資金支持,降低企業資金壓力。同時,政府政策的實施能夠正面激勵企業低碳自主創新活動的開展,給企業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最終促使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
其次,資本市場對于企業低碳自主創新具有支持作用,通過此能夠充分發揮其籌集資金、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為企業低碳自主創新提供直接的資金支持。一方面,通過能源合同等形式,由金融機構發行專門性金融產品,以籌集資金;另一方面,通過資產資本化籌集資金,資本化資產提供流動性,形成項目資產包產生現金流,創造充分的流動性,最大限度降低投資風險。
最后,當前金融環境下,銀行類金融機構能夠給企業提供間接性金融服務。在信貸審核和決策等環節,針對一些發展低碳經濟的企業,及時給予降息、延長信貸期限等支持,鼓勵和引導企業自主創新。
二、構建企業低碳自主創新金融支持體系有效途徑
1.政府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綜合政策優勢
就本質上來看,低碳技術屬于公共產品,而公共產品主要服從政府管理。因此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此過程中,政府要加大資金、人力等投入,開發與優化配置社會資源、不斷完善價格機制等,為企業開展低碳自主創新活動提供支持。同時,政府還需要加強制度文化建設, 引導研究機構等主體主動參與到該過程中,綜合運用各類政策工具,從推動與需求兩個角度綜合政策工具優勢,深度分析和研究政策工具的傳遞機制與實際績效,逐漸構建一條適合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低碳自主創新政策體系。如黑龍江省政府在支持企業過程中,采取降低產品稅收、直接投入資金等手段,幫助企業建立企業文化等,以促進企業全面創新發展。
2.結合實際需求,構建完善的銀行體系
現階段,我國金融體系發展形勢主要是指將商業銀行作為主導的間接融資模式。因此商業銀行成為企業獲得資金的關鍵。商業銀行應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制定切實有效的金融政策,加強對創新企業的支持,設置專項貸款,并適當擴大利率浮動區間。不但如此,商業銀行還應認識到自身在企業創新過程中的重要性,并向企業提供產品、市場融資等方面的信息咨詢服務,給予企業創新活動更多專業化支持。
商業銀行作為參與者,應積極了解和掌握低碳自主創新技術發展前景等要素,關注科技動態變化情況,提高自身風險識別能力,同時積極引進現代風險管理技術等構建風險防控體系,技術發現風險,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自身資金安全等。創新銀行現有貸款產品品種,開發針對性貸款品種,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更多支持,如協調項目發起人等。通過完善的銀行體系,資金到位速度更快,為企業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大力發展風險投資,借助多元資本市場優勢
第一,資本市場是節能減排事業發展的推動力。積極實施綠色資本市場準入機制等,能夠有效控制不符合節能減排標準的企業資金鏈條、限制其過度擴張等,同時兼顧優先支持低碳企業上市、增發債券等,逐漸建立一套針對虧損倒閉企業的退市標準和規范,以最大限度上避免投資者損失,將風險控制到最小,保障綠色資本市場穩定運行。資本市場引導作用同樣會促使各個投資主體、機構等參與到創新活動當中,且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不同的資本市場尋求適合本企業發展的融資方式,形成低碳技術產業化發展格局。
第二,技術產權交易市場作為社會發展的產物,其兼具兩個屬性:一是技術中介服務機構;二是資本市場。因此其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將技術與產權交易有機整合。企業在創新研究等環節中,其中部分成果主要是以專利、論文等形式出現,而構建產權交易市場,能夠給企業融資帶來更多便捷,幫助企業在此過程中獲得足夠的活動資金,確保創新活動有序進行。
第三,風險投資與創新企業之間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隨著金融領域發展日趨完善,我國具備建立風險投資體系的能力。因此我們應努力拓展風險投資來源,吸引政府、產業等資金的參與,由于政府資金的參與,能夠對整個社會資金流向產生一定的引導作用,實現對資源的充分利用。
4.建立并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加大外資利用力度
為了創建良好的融資環境,積極建立并完善信用擔保體系顯得尤為必要。具體來說,第一,應借助國有商業銀行機構、人才等資源,構建企業低碳自主創新數據庫及信息共享平臺,為企業提供行業分析、決策咨詢等多樣化服務,提高企業決策科學、合理性,避免創新活動的盲目性。第二,信用擔保機構可以嘗試推出針對性企業評級標準及制度,優化審核流程等,實現對企業創新前景等因素的全面研究,最大程度上消除企業低碳自主創新由于信息溝通不暢出現的融資困難等問題。第三,政府在企業低碳自主創新過程中始終占據不可替代的位置,其應引導社會資本建立風險擔保機制,探索更多有效的擔保方式,以更好地彌補企業抵押物不足等短板,充分發揮自身在整個過程中的支持作用。構建信用擔保體系,能夠實現信息的即時溝通和交流,為企業、金融機構等主體之間的合作提供極大的支持,從而促進企業創新活動可持續進行。
除此之外,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吸引外國資金,促進產業升級、技術進步,而在低碳技術發展過程中,我們同樣要加大對外資利用力度,鼓勵外資向高端新技術轉移,擴大企業資金來源渠道。
三、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社會發展新形勢下,企業低碳自主創新金融體系的構建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工程,單純依靠某一主體遠遠不夠。因此,無論是政府、還是商業銀行都應積極發揮自身作用,采取政策等手段,加大對企業低碳自主創新活動的支持,拓展融資渠道,為創新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供應,不斷提高我國企業技術水平,從而實現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秦軍.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01):79-88.
[2]張魯秀,李光紅,亓曉慶.企業低碳技術創新資金支持模型與策略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4,(06):168-172.
[3]張自力,丘書俊,何新慧.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與金融支持效率——基于廣東的數據分析[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0,(06):28-40.
[4]汪陳,何圣財,金利娟.構建低碳經濟創新型金融支持體系實證研究[J].金融論壇,2010,(S1):78-81.
[5]汪友華.自主創新背景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基于上海高新區分析[J].中國外資,2012,(10):73-74+76.
作者簡介:王璐瑤(1994- ),女,遼寧法庫人,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金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