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撰稿人 文捷
上海表業:老牌巨擘的“功夫”
本刊特約撰稿人 文捷

數百個微小的零件,依靠齒輪相扣記錄時光……在上海表業有限公司的車間中,有著豐富經驗的師傅頭帶放大鏡,一點點將這些單一零件組成神奇的時光記錄器。成立于2000年的上海表業有限公司以生產多功能手表機芯起步,而它的前身正是曾經大名鼎鼎的上海手表廠。
在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中,“上海”牌手表引領風騷近60年。近期,上海表業推出的新上海系列和白玉蘭系列,濃濃的上海文化氣息令他們愛不釋手。
“上海”牌是唯一一塊以城市名為商標的手表。” 多年來全中國人印象中,“上海” 牌手表的質量和技術無可比擬。孕育其誕生的公司正是上海手表廠,它研發并產出的諸多產品奠定了行業發展的基礎,并領銜了諸多行業第一。
1986年,“上海” 牌薄型表榮獲當時手表工業史上最高的質量榮譽獎國家銀質獎;2004年,“上海” 牌多功能自動機械手表獲第十三屆全國“星火杯”創造發明競賽優秀項目金獎;2008年,研制的神七航天表機芯,記錄下了中國航天人艙外行走的光輝時刻……
在那個年代,上海牌手表是“中國制造”的典范,是“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有力注釋,也是上海的閃亮名片。上海手表廠曾在國內手表行業創下諸如規模、效益、利稅、人均創利、累計銷售等“十個第一”。從第一只上海牌手表誕生開始,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佩戴手表的每四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人戴的是上海牌手表。
1968年,上海手表廠第一次突破年產手表100萬只大關,1970年又提高到228萬只。從此,我國手表消費開始擺脫完全依賴進口。“上海”牌手表發展歷程不僅僅是一個公司的歷史,更創造了行業的許多經濟指標。真正意義上開拓了“中國制造”的表盤時代。
2000年,上海手表廠重組為上海表業有限公司,此后每年將年收入5%以上投入研發。已獲得了二十二項產品專利、打造了十二項專用技術,推出多針、露擺、計時碼表和陀飛輪表四大系列,新產品81種,新款式近300種。品種多、規格全、產品精……在國內同行業中優勢明顯。

入廠48年的老技師袁德豐正在仔細地組裝零部件

上海牌手表凝聚了民族輕工業的驕傲和歷史
通過對于當前的鐘表需求市場調研發現:目前,世界鐘表技術日趨精湛,制表技術日趨復雜;同時新材料、貴金屬材料也被大量運用;陀飛輪、打簧功能、三問功能、計時碼表功能、月相功能、動能顯示功能……鐘表功能的復雜化被廣泛采納。
名表維修費高達售價10%,對于消費者而言,經常買得起戴不起。現在手表計時需求已弱化,但質量是基本要素。
如今的鐘表也不再是個簡單的計時器,更多時候是時尚的、文化的、藝術的、地位和身價的象征,是裝飾品、奢侈品和收藏品。鐘表經典化、時尚化,個性化更為突出。
消費者對于手表的需求主要是精神需求。唯一性、稀有性、個性化,有文化有底蘊的品牌才能讓消費者青睞。好的機械表永遠都不會過時,它具有收藏價值,更保值。
經過充分調研之后上海表廠展開了戰略規劃。實現“上海”牌涅槃的前提就是把手表做好并不掉價,對得起身份象征。因此,2001年,上海表業有限公司開始研發高能級機械機芯,2005年始做高檔手表。
在技術上,“上海” 牌手表嚴格要求自己,秉承“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還要看得準!始終保持領先一步才能有持續發展的能力。” 同時,與高等專業院校、公司原創設計師、廣州設計公司等多方合作,現代設計理念不斷注入“上海”牌手表。
在具體策略上,上海表業運用起先搭生存平臺、研發短平快項目,積累長線產品。創新不斷的上海表業,幾乎一個月就會出一款新產品,而原先研發的周期要2~3年。新產品問世一般半年到一年,產品就會被大量復制,上海表業必須不斷開發。“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對于上海表業而言,這一點毋庸置疑。如今,機芯和成表的銷售已各占一半。
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日趨成熟,產品品質如何更好地和國際接軌?從2011年開始,上海表業也明確提出品牌發展思路,要充分利用上海的品牌積淀。堅持品牌的提升,與瑞士等知名表業縮短差距,乃至趕超,是上海表業一直堅守的品牌發展戰略。
今天,上海表業有限公司每年生產100萬個機芯,產品70%銷往歐美市場,市場總銷售額多年居國內手表機芯制造行業前三名,穩坐上海首席,人均創利始終保持國內行業前列。其高端產品“上海”牌陀飛輪手表和計時碼表,更是將精密加工工藝和文化相融。2010年,“上海”牌手表榮獲國家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稱號。
上海牌手表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計時工具,更多的是一種品味和生活態度,一種民族工業的記憶和榮耀。
品牌不只是做產品,欲速則不達。手表可以做百年、千年,它是個傳統的行業,但不會是夕陽行業。這是上海牌手表領航者對于企業的期待和愿景。 明年是“上海”牌誕生60周年,“上海”牌手表將本著“傳承經典,創造時尚”的理念,充分發揮機械機芯制造及品牌文化的優勢,創造更多的個性化產品,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對“上海”牌手表來說,60周年將是重鑄輝煌的一個新的起點。這個民族品牌經過市場經濟的洗禮后,是否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她的新騰飛,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