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近年來,僅博鰲一地平均每天接待游客6000人次左右,年接待游客200萬人次以上。2015年大年初二,瓊海嘉積鎮北仍村“鄉愁味道”農家樂擺了近100桌宴席,迎接來自省內外的八方游客。這是瓊海鄉村游火爆的一天,也是論壇助推海南發展一個縮影。博鰲亞洲論壇攪熱了博鰲小鎮,帶動了周邊發展,奏響了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動人旋律。15年來,論壇聲音不斷從博鰲發出,激蕩起陣陣漣漪,引發了亞洲和世界的廣泛回響。博鰲亞洲論壇日益成為關乎亞洲國家和地區命運,具有全球影響的重要論壇。
今年的論壇是繼北京APEC會議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又一重要舞臺,也是海南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和推進“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作為論壇舉辦的東道地,如何舉全省之力做好年會的服務保障工作,如何充分挖掘和統籌運用論壇資源,借助論壇平臺更好服務國際旅游島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緊迫而重要的任務。
利用論壇推動發展,是海南永無止境的一道思考題。從舌尖上的海南到人文歷史的展示,從高端對話到百姓代表發聲,從首次組團參加到13項主題活動推出,從“最美外交”到“三個基地一個示范區”成型,從與孟加拉格萊珉銀行的合作到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設立,在十多年的縱深探索中,一次次富有智慧的創造性實踐,一個個提升海南影響力的閃光手筆,書寫著海南融入論壇的精彩故事,繪就著海南走向世界的歷史進程。
利用論壇推動海南發展,關鍵在于怎么使國際話與地方話對接,國際舞臺與地方戲臺搭界。解決這個難題,需要我們既要頂層設計謀劃,也要小微精品夯實;既要宏觀統籌,也要中微觀銜接;既要高端思維,也要汲取民智。特別要搭建對接平臺,創新融入機制,在更高水平的服務過程中,逐步實現由借力向聚力升級、發聲向發展轉變,真正讓論壇走進海南、融入海南、引領海南,使海南在“我為論壇服務、論壇助我發展”的“雙行線”上越走越穩,越走越快,越走越遠。
搭建平臺的目的,是要建立利用論壇的一個機制,實現溝通、交流和合作順暢鏈接。這個機制有四個部分,一是建設文化交流窗口,就是通過歷史、美景、美食,展示海南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瓊州兒女的誠信和友善,使國際友人認知海南、認同海南,增強論壇各方的命運共同體意識。二是形成國際高端智庫,就是在文化交流的基礎上,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加入省委省政府高端智庫和中國南海研究院、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等研究智庫,形成研究合力,就關切問題支招賜教,不斷豐富國際旅游島建設思路。三是建設公共外交基地,就是抓住“一帶一路”這個實實在在的戰略合作平臺和重要抓手,深化公共外交基地內涵,拓展海南東盟海洋合作空間,在推進“一帶一路”重大戰略中寫好海南篇章,作出海南貢獻。四是打造產業發展平臺,就是通過建立完善客商聯系機制,不斷擴大本土企業與國際企業間的交流聯系,培育本土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和跨國公司,同時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提升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促進海南綠色經濟、藍色經濟和網絡經濟等新型產業體系的形成。今年,還要根據新增議題,充分發揮海南熱帶特色現代農業優勢,加快農業合作和走出去步伐。當前,海南要與國家有關部門密切合作,精心策劃扎實辦好包括“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分論壇”在內的13項海南主題活動,展示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特色和成就,在推動產業發展上取得實質性突破。
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即將于3月26日—29日舉行,論壇的腳步聲離我們愈來愈近。今年的論壇規模大、活動多、時間緊、任務重、安保嚴,全省上下要立即行動起來,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書記羅保銘的指示精神,堅持以最嚴的標準、最實的工作、最好的狀態做好各項籌備工作,努力為國事活動爭光,為美麗寶島添彩,為海南發展助力。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