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存 ■云南公投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施工成本是指在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的總和,付出成本的高低決定了盈利和虧損的程度。因此,在施工企業的經營活動中,成本管理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當下,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筑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生存壓力亦隨之日益增大。為了確保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施工企業必須在保證工期和質量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尋求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最大程度的節約施工成本。
施工成本管理是一個有機聯系與相互制約的系統過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流程圖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務主要包括“預計控,核分考”六個環節,具體如圖2 所示。

圖2 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任務流程圖
施工成本預測是指憑借歷史數據、工程經驗、工程項目的施工條件和特點,運用一定方法對未來施工中的成本水平及可能的發展趨勢作出科學估計。通過成本預測,掌握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變動趨勢,減少決策的盲目性,在成本控制范圍內,選擇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
成本計劃是在成本預測的基礎上,項目施工企業和項目經理對計劃期內工程項目的成本水平所作的籌劃。其具體方法是以貨幣形式編制施工項目在計劃期內的生產費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規劃的具體方案。成本計劃是施工項目部建立成本管理責任制、開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礎。其編制方法一般包括:目標利潤法、技術進步法、按實計算法和歷史資料法。
成本控制是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動態控制原理,對影響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的各項要素,包括施工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各項費用開支,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監督、調節和控制,及時做到成本費用開支不合理情況的預防、發現和糾偏,以保證工程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施工成本控制包括計劃預控、過程控制和糾偏控制三個重要環節。
成本核算是施工企業進行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其原理是利用會計核算體系,對工程項目施工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費用進行歸集和分配,然后計算、統計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措施費和間接費的實際發生額,以計算出實際發生的工程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會計核算法。
成本分析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對施工成本的變化情況及其變化原因進行分析,以挖掘出降低施工成本的潛力,或者尋求到進一步降低施工成本的途徑,同時也為成本考核提供有力依據。施工成本分析方法包括: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算法和比率法。
成本考核的前提條件是制定項目施工成本目標考核制度。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應有對應的考核目的、考核時間、考核范圍、考核對象、考核依據等內容,并明確規定獎懲原則。
成本考核是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或項目施工完成后,按照預先制定的項目施工成本目標考核制度,遵循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對項目施工成本目標和階段成本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對各部門和各崗位人員相應責任目標的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并依據考核結果給予相應的獎勵或處罰。
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任何一種目標的得以實施,均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組織、技術、經濟、合同”四大措施慣用于建設工程目標的控制和管理。因此,若要在項目施工成本管理過程中取得理想成果,亦得從這四個方面進行控制。
⑴施工企業應根據工程項目及自身的特點,建立健全項目管理組織機構;建立以項目經理為責任主體的項目管理目標責任制度和各部門、各崗位的管理制度;科學選擇、合理配備人員,明確各部門、各崗位職責。
⑵施工過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對員工進行業務技能培訓,以提升員工的操作技能。
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制定有效的獎罰制度,以激勵各級員工,并調動和發揮他們實現目標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施工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技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對主要的技術方案進行必要的技術經濟論證,尋求較為經濟可行的施工方案,從而降低工程成本。施工過程中可降低成本的技術措施,主要包括:⑴對多個可能的主要技術方案進行技術可行性及經濟性分析,以確定最佳的施工方案;⑵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結合工程項目的施工特點,進行原材料使用效果的比選,在滿足質量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擇性價比較高的材料,以降低材料的成本費用;⑶選擇與工程施工相匹配的機械型號,確定最佳的設備使用方案;⑷優化施工組織設計,盡量避免材料的場內遠運或二次搬運,以降低材料的庫存成本和運輸成本;⑸通過科學試驗確定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結構的經濟性和適用性,挖掘一切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的潛能。
管理人員應編制資金使用計劃,確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標。對施工成本管理目標進行風險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對策。對各種支出,應認真做好資金的使用計劃,并在施工中嚴格控制各項開支。
⑴人工費成本控制: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充分體現先進的勞動生產率,選擇合理的施工工序,確保技術交底到位,明確工作內容和范圍,以避免返工或者重復用工。
⑵材料費成本控制:①做好材料的供銷計劃,減小資金占用和庫存積壓導致的倉儲保管費增加。②改善倉儲條件,加強倉庫管理,避免因存儲條件不良或管理不善造成材料損壞或遺失。③施工技術人員應認真熟悉圖紙,保證技術交底到位,加強施工用料預算分析,避免因操作錯誤導致材料浪費。
⑶施工機械使用費成本控制:①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盡量避免因工序安排不當而造成施工機械的閑置,或者平行作業導致的機械設備數量增加,從而加大施工成本的投入。②加強現場施工設備的管理,做好日常維修、保養工作,以降低大修理費和經常性修理等成本的支出。③盡可能做到專人專機操作,避免因操作不當或者使用不善造成機械設備損壞。
⑷及時完成工程變更的相關工作,作好臺賬的增減核對,及時落實業主簽證和完成結算工程款。
項目施工管理過程其實也就是履行合同的過程,因此,合同管理在項目施工成本控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強合同管理是實現施工成本目標的重要措施。
⑴合同管理人員應充分做好合同交底。讓相關人員清楚并理解與其相關的合同條款后遵照執行,以防止因為對合同條款不熟悉、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到位而出現違約,從而導致被索賠造成損失。
⑵優選施工分包單位和原材料供應單位,擬定完善的合同條款,確定合理的計價方式,并動態跟蹤合同的執行情況。
⑶密切關注各方主體對合同的履約情況,發現對方違約給自己造成損失時,應及時提出索賠。
總之,建設項目施工成本控制是一項靈活性極大的管理工作,是一個建筑施工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會有更多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研究。
[1]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設工程項目管理》,2014.
[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施工項目管理手冊》,1999.
[3]高翠林,公路工程成本管理與控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