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萍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多元化,“三光榮”這個由地質行業提出的曾被社會推崇和贊譽的擇業理念正逐漸被淡化或遺忘。如何傳承和弘揚地質精神,是我們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地質精神;傳承和弘揚
一、正確認識地質精神在推動地質事業科學發展中的重要性
傳承和弘揚“三光榮”地質精神,培育和踐行湖南地勘核心價值理念,使地勘職工始終保持昂揚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需要。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礦業經濟受到嚴重沖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需要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為地勘經濟的快速復蘇凝聚力量。這就需要加強湖南地勘核心價值理念的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地勘隊伍應對挑戰、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需要進一步弘揚“三光榮”地質精神,大力倡導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進取意識,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堅韌斗志,埋頭苦干、勤勤懇懇的務實作風,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和艱苦奮斗、玉汝于成的高尚情操,進一步增強廣大地勘隊伍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意志和決心。二是加強地質公益服務的需要。地質工作的服務領域從服務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為主到服務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生態文明建設、防災減災、“三化”和重大工程建設。繼承和弘揚“三光榮”優良傳統,要求大力發揚敢拼會贏、敢闖敢試的精神,以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負責、敢于問責的勇于擔當的責任態度,以提升思路求作為、精心謀劃求發展、突破重點求生存、艱苦奮斗求創業的精神風貌,探索出一條地質工作產業化的新路子,為逐步實現地質工作產業化奠定基礎,不斷開創地勘事業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三是適應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需要。隨著地勘行業體制和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隊伍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地勘隊伍的生存發展越來越趨于社會化和市場化,由此帶來了經濟利益調整、思想道德觀念、職業價值取向等一系列的變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需要用“三光榮”地質精神來增強地質工作的認同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廣大地勘職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顧全大局、服務大局,實現地質工作的光榮價值,凝聚推動地質事業科學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二、傳承和弘揚地質精神的有效做法
(一)加強學習宣傳。進一步推進 “三光榮”地質精神深入學習和宣傳普及,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地質精神內化為職工的精神追求,外化為職工的自覺行動,進一步增強理解,明確要求,自覺遵守踐行。要加強集中性學習和討論,把“三光榮”地質精神作為地勘領導干部理論學習、黨員教育、職工培訓的重要教材,特別是要加強對新進大學生和年輕一代地質工作者的傳統教育,通過中心組學習、報告會、座談會、培訓班等集中學習的方式,在反復學、系統學、經常學中形成時時謹記“三光榮”地質精神的道德習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加強連續性宣傳和加強主題性教育。把“三光榮”地質精神有機融入其中,在吸引地勘職工廣泛參與中引導地勘職工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二)樹立先進典型帶動。先進典型是弘揚“三光榮”地質精神的優秀代表,對廣大地勘職工有著極大的激勵和感召作用。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保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的黨的意識、宗旨意識、執政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自覺做到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注重發揮老典型的精神感染作用,在地質事業發展的歷程中涌現了一大批體現“三光榮”地質精神的先進典型,他們在不同年代、不同環境、不同崗位為地礦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至今仍然令人感動和崇敬。要關心好、愛護好這些老典型,重新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讓他們的思想和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要注重發揮新典型的示范輻射作用,在地質事業改革發展的新時期,更需要發現、挖掘和樹立一批具有時代特點、體現時代精神的先進典型。最近,局黨組在全局開展“遠學焦裕祿,近學身邊人”活動,新聞媒體陸續刊載張國華、曾志方等先進事跡,在他們身上集聚了地質人共有的優秀品質與高尚的精神情操。大張旗鼓的表彰和宣傳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先進成果,讓廣大地勘職工學習榜樣、見賢思齊,從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和優秀品質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學習他們勇于擔當,就意味著犧牲與奉獻;學習他們在擇業選崗更加注重環境與待遇的今天,更需要干一行愛一行的執著堅守的精神;學習他們全身心撲在工作上的時代責任,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敬業實干的作風,來推動地勘隊伍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的良好道德風尚。
(三)建立靈活有效的激勵機制。機制就是保障,要把倡導“三光榮”地質精神作為地勘行業的分內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注重在日常管理中體現主流價值,使符合“三光榮”精神的行為得到獎勵。要建立找礦激勵機制,多找礦、找好礦是地勘行業的重要職責,在績效考核中向野外一線人員傾斜,適當增加野外一線職工的獎金福利待遇,加大考核提拔力度,進一步激發野外一線職工找礦立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建立創新激勵機制。創新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大力營造鼓勵探索、鼓勵創新的良好環境和鼓勵干事業、支持干成事業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激發創造創新活力。要建立創評激勵機制,把“三光榮”地質精神納入黨建、精神文明創建、企業文化建設等創建評比活動中,激勵各單位、各黨支部爭先創優、爭創佳績,形成共同追求“三光榮”地質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