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海娟
摘要: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環境的影響,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發展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在小學英語課程教育中,高年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英語基礎比較扎實,課外還會參加一些英語培訓,有的英語基礎差,缺乏上進心。根據這些不同的情況,英語老師應該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教育,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受到最良好的教育,實現教育成果的最大化。文章通過對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差異問題進行分析,并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分層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年級;隱性分層教學
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生活中成長進步,這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本質。作為小學高年級的英語教育者,要重視每個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措施,摒棄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成績水平差的學生進行鼓勵和教育,從而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主動性,從以往的經驗和教訓中不斷地總結和完善教學方式,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潛能都能夠得到充分地發展。
一、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理發育尚未成熟的階段,每一個學生都會產生性格和個性上的差異,這也將會導致他們學習水平上的差異。因此,在這個階段的英語教師不能再一味地采用以往舊的教學方式,對所有的學生都是統一的教學方式,統一的作業任務,固定的教學計劃,沒有注重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這樣一來,無法平衡那些英語水平存在很大差異的學生,往往會導致成績優秀的學生覺得知識儲備不夠,而成績差的學生會覺得完全消化不了,久而久之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使英語水平差的學生徹底喪失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這樣整體的教育成效會大大的降低。
目前這種差異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個性的發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師的疏忽和教學模式的落后,教師對這種問題并沒有重視起來。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引起的差異不僅影響了教學水平的提高,不利于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且對于學生而言,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阻礙了個人英語學習的效率和成長進步。
二、因材施教進行隱性分層教學
(一)學習小組隱性分層,促進共同進步
在進行分組的時候,教師要注意根據不同的層次和水平進行劃分,充分地掌握和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態度和接受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再進行合理的隱性劃分。每組里面要有成績水平優秀的學生,還要有成績水平一般的和較差的學生,不能把優秀的分在一組,把成績差的分在一組,這樣就導致了極為嚴重的失衡。因此在分組時教師要注意協調平衡,使學習小組內部優秀的學生帶動幫助成績稍落后的學生,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和學習,慢慢地達到內部的整體平衡。小組分完之后可以開展一些小組的英語活動,以小組比賽的方式來激發各組之間的競爭和積極性,通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小組之間的交流和討論來完成比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小組交流中學到知識,得到提高,也培養了他們溝通交流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的能力。
(二)課外輔導隱性分層,鞏固英語練習
課外活動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對課堂教學的擴展延伸和知識補充。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課外活動,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知識的進一步補充。比如,在每周一下午的最后一節課,英語組的教師可以組織一場高年級英語知識擴展的趣味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參加進去,通過英語經典故事閱讀、英語小演講、英語詩歌誦讀等不同的活動,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不同的愛好和能力來選擇自己想要參加的活動,從活動中進一步鍛煉自己的能力,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
對于C層次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課外輔導對他們來說是不可缺少的,是提高他們學習水平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通過課余時間對成績較差的同學進行英語輔導,并不斷地激勵他們,為他們制訂一系列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其在英語學習進步中品嘗到收獲的快樂。對于B層次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參加一些基礎的英語競賽活動,可以是校內組織的,也可以是全國性的,使他們在知識競賽中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進而提高英語水平。對于A層次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參加比較高層次的活動,或者加入一些精英的英語興趣小組,不斷地鞏固他們的英語水平,使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
(三)評價機制隱性分層,在激勵中提高
對于學生的表揚以及批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制訂一個合理完善的評價機制也是相當重要的。而在評價機制的分層教學中,須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的差異實施。教師可以建立一個才藝展示的平臺,在教授完英語課程之后,每個英語小組的成員都可以向大家展示課堂中所學到的文章、句子、單詞及涉及到的歌曲等,在每個小組展示完畢之后,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評價。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可用“Great!”“I think you can.”等評價來進行鼓勵,及時地肯定他們的每一點進步,從而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對于B層次的學生,可以表揚他們的優點并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缺點,而更加積極向上。對于A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要采用較高的標準來評價他們,適當地表揚,使他們在學習中保持謙虛和嚴謹,更進一步提高自己。針對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要給他們制訂適合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在他們達成自己的目標之后,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四)學習目標隱性分層,不斷超越自我
每個學生的能力水平都不同,對于目標的制訂也是完全不同的。倘若教師為全班的學生制訂了同一個目標,這就導致了一部分學生提早完成,而另一部分學生很難完成,根本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制訂學習目標時,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努力學習的過程中都能夠慢慢地達成自己的目標,從而增強自己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在每一節教學課堂前,教師要深入地分析教學內容,把教學目標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即基礎目標、預期目標和拓展目標。針對C層次的學生,必須要完成最基礎的目標,也就是最起碼的理解全文意思,進行通篇閱讀。對于大部分的B層次的學生來說,在自身的努力和教師的引導下基本上都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即在會讀和理解大意的基礎上,對重點的句子和單詞要達到會背誦和拼寫。而拓展目標,主要針對成績比較優秀的A層次學生,為他們提供一個思維擴散和發展的空間,使他們達到在理解背誦的基礎上進行情景的模擬和自由的改編。針對這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制定這三個不同的教學目標,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們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既定目標,從而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大大地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結束語
每個階段的學生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這些問題在教育過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但為了盡量減少學生中存在的差異,教師應該積極采取科學、合理、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鼓勵和教育,重視差異,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方針。此外,教師還要分析隱性分層教育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和實施的效果,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教學方式,促使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徐伽力.小學英語隱性分層教學的幾種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2009,32(8):6-8.
[2]謝婉琳.小學英語課中的分層教學對策與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35):207.
[3]謝琦璠.淺談小學英語分層教學方法[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8):43-44.
編輯/趙卓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