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華
摘要: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職英語教學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形勢。如何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不斷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成為目前高職英語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從目前高職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所產生的倦怠入手,筆者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運用了合作學習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以任務驅動和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組織協調能力,增強學生團隊意識。
關鍵詞:英語學習現狀;合作學習;實施;意義
一、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概述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面對的學生參差不齊,層次也多元化,有普高、中專和初中畢業。學生的學習準備不足,從知識層面上來說,無疑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對基礎課程學習的結果不太理想。總地來說,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的英語水平相對較低,語言運用能力較差。從學生心理來看,學生因成績不夠理想而受到教師的責備給學生留下了陰影,他們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對英語的學習也產生了一定的厭倦感。另外,有部分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持消極態度,認為在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沒有用,因而便采取勉強應付的態度。
在高職英語課堂上,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倦怠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部分學生自身對英語學科缺乏興趣,尤其是在“滿堂灌”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怠倦感;其二,高職課堂屬于大班教學,學生人數較多,缺乏有效的互動,學生難以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其三,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由于自身所掌握的詞匯量較少,很少在課堂練習英語口語,對英語學習缺乏足夠的信心。此外,部分學生在剛剛進入學校時都下定決心學好英語,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受到單一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習效率不高,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合作學習的概述
作學習的理念始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并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獲得不斷的進展。研究者們通過各種實驗研究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合作學習的理論日臻成熟,很快就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并成為一種主流教學理論和策略。
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是:教學是一種人際交往和信息互動的過程。通過生生之間以及師生之前的互動能夠有效改進學習方式。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夠在小組或者班級中進行明確分工,從而實現共同的學習目標。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在于教師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通過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
(一)準備工作
對于教師而言,做好準備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對整個合作學習的過程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在正式開展合作活動之前,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進行任務設計,因為學習任務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堂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除此以外,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課程教學的重難點,同時還要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水平,對任務的難易程度進行靈活把握。對學生而言,則要提前做好預習工作,即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前,學生應該預習好書本知識,通過網絡或者課外書籍去搜集相關內容的信息和資料。
(二)實施過程
在合作學習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依據班級人數和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組。為了鼓勵學生能積極合作,可以采取自愿組合和教師調配的原則進行分組。一般而言,小組成員以6~7人最佳,推選一名擔任組長,負責任務分工并進行材料的整理。其次,明確小組任務的分工與合作。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教師在布置完小組任務后,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商討。組長可以根據教師設計的任務合理地分配到每個成員。第三,在進行小組課堂展示的環節,每位成員都要發表內心的看法和見解,同時還要認真聽取他人的意見。通過小組成員間相互的交流和幫助,能夠有效緩解傳統課堂上基礎薄弱的學生回答不出問題的尷尬和壓力,從而降低他們學習的焦慮感,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三)教師角色
在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扮演以下幾種角色:任務設計者、課堂監督者、考核評價者。首先,教師雖然不直接參與到每小組的活動,但是在上課之前應該設計好課堂上各個小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任務。當然,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情況,設計的任務難度適度并且易于操作。其次,課堂上,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可以監督好學生在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發現學生有跑題或者出現語言表達錯誤的時候,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幫助和糾正。最后,當每個小組完成任務后,進行匯報,教師應該及時對每個小組進行打分并點評。教師應該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則對學生進行評價。即使對于表現不夠好的學生,教師也要加以鼓勵,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如果發現學生出現一些問題或錯誤的時候,也要鼓勵學生繼續努力,給他們指出問題所在并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指導。
(四)評價反饋
較之于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合作學習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多元化,從而保證了評價的公平性。評價方式可以是教師根據小組活動的情況進行評價,也可以讓學生自評或者小組互評。評價的內容和層面也是多元化的,教師不僅可以評價學生回答問題和語言表達的能力,還可以評價學生在整個活動中的自主、組織、協調和合作的能力。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中,所有學生都能在多元化的評價中得到鼓勵,能充分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團隊合作的意識,為他們以后在工作中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四、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形式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運用于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改變了以往枯燥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英語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了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從而實現知識的共同進步?;A不同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就能感受到課堂學習的樂趣,同時,大家在一起努力完成小組任務,增強了學生的成功體驗,從而有效激發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二)任務驅動,以學生為主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高職英語課堂上,利用學生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把書本知識和實踐任務相互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從單一的教師講授轉變成學生為中心的任務驅動模式,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所有同學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因此,合作學習能營造輕松的英語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組織協調能力,增強學生團隊意識
在合作學習模式課堂上,學生之間能夠很好地進行交流和溝通,一方面,學生自主完成組長分配的任務,另一方面,組長還要協調組員之間的相互合作。因此,合作學習模式促進學生之間的積極交流,提高學生與同伴間的相互合作、交流能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增強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模式是英語教學改革中一種可利用的方法,在英語教學中引進小組合作學習顯得尤其重要,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小組合作學習營造了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心理壓力,使他們敢于開口,也有更多的機會開口說英語。課堂教學再也不是以教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主,教師起著組織、指導、監督和評價等作用。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之間共同研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也更便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參考文獻:
[1]Slavin R.E. Cooperative Learning [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0,50 (5):315.
[2]王坦.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 (2) :68.
[3]李飛燕.“合作學習模式”運用的現狀與建議[J].廣西教育,2012,(25).
[4]高芳.大學英語合作學習模式下開展小組活動的研宄與實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3,(2).
編輯/魏繼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