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熊芳++袁新來
摘要:高校開放性實驗室自助課堂運行機制對高校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這種全新的自助課堂機制對開放性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同時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給出建議,本文介紹了高校開放實驗室自助課堂的良性運行對改進傳統教學模式起到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自助課堂;運行機制;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一、引言
21世紀這個信息化、知識經濟的時代,這個經濟、高等教育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 大學生的使命有了更豐富的內涵。更強調教育和學術功能的有效結合以及傳承傳統文明和探索創新的高度統一。因此,對大學生的要求不局限于被動地適應和服務社會,更應主動地去引領社會發展的方向。在這種背景之下,高校教學模式也將面臨巨大的變革,高校教學的開放式、互助式、自助式也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學生的關注。隨著高校開放實驗室的迅速發展以及開放式教學的應用和普及,高校開放實驗室自助課堂便應運而生了。
二、高校傳統的教學模式
(一)傳統高校教學的基本觀念
傳統的高校教學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圍繞這個中心展開,教學活動的基本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主要是引導和啟發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發揮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等,教學過程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師德,并具有學科相關知識以及運用教育知識和規律轉化知識給學生的能力。而學生在教學中是一個在有限的時間內接受間接經驗,然后一步步將直接和間接經驗相結合,由此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色。
(二)高校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我國傳統高校教學模式是國家計劃經濟體制的產物,是一種利用行政方法管理教學的形式,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以其有章可循,易于操作的優勢對高校教學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對高校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著以下兩個方面的弊端:
1.教學模式的機械化。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師的權威,教學計劃、大綱全權由教師制訂,學科教師的教學均是按照整體教學計劃、教案進行機械的教授,為了完成規定的教學計劃,教師無法發揮教學的能動性和積極性。
2.教學內容高度統一,缺乏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按照國家行政命令和計劃來組織教學,大多數的教師的教學理念還停留在管理的層面上,認為教學就是簡單的教師對學生的管理。致使教學形式千篇一律,教材和形式甚至教學內容都是高度的統一。這種模式嚴重地阻礙了個性的發展,忽視創新能力的配合和學科理論及實踐內容的科學配置。從而導致了高校學科結構的呆板、教學內容的陳舊、學生創新能力的緩慢發展,陷入了標準化的誤區,這種結果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
(三)高校傳統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我們已經分析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了解到當今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高校教學模式改革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教學模式的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隨著高校不斷的擴招,生源差異日益加劇,高校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被大眾化取而代之。
三、高校教學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一所高校的教學發展水平是由科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機制的創新水平所決定的,世界各知名大學諸如哈佛、麻省理工、耶魯大學等的教學理念告訴我們,整合教學水平和創新教學機制,是高校教學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四、開放實驗室自助課堂運行機制
開放實驗室自助課堂的內容、各項實踐預案和各環節的制訂,使得開放實驗室根據不同學生自助課堂設置了不同課程,學生進行自助課堂的過程就是創新實踐的過程, 內容和形式都由學生自主選擇和決定, 開放實驗室教師僅僅提供指導和參考意見, 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積極探索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學生既可以根據各自所學的專業課程開設自助課堂,也可以根據個人發展規劃制定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課程, 在開放實驗室系統性的將想法表述出來, 在講授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心理、應變等綜合素質。學生只提交自助課堂的題目及達到的目標給開放實驗室教師,中間過程和需要查閱的資料以及課堂的具體方案,直至課程的最后完成,均由開課學生獨立完成。在學生進入自助課堂時,由開放實驗室教師根據學生的授課情況和創意創新點進行簡要的點評, 并結合學生個人意見對課程的開設情況、內容、形式等相關信息進行數據備份,作為學生考評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參考。
五、結束語
高校開放實驗室自助課堂運行機制突出以培養學生為主體,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 通過自助課堂運行機制的有效運行, 為學生創造良好實踐環境, 提高學生自主創新意識,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這種自助課堂形式不斷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以適應高校教學改革的要求,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瑛.大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價值探析[J].安徽衛生職業學院學報,2013,02(3):128-129.
[2]江新華,李炎清.提高高校教學質量應實施全面質量管理[J].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12,(2):4-5.
[3]彭儒武等.高校實驗室開放與管理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3,16(1) :129-132.
[4]李曉明,郭新榮.加強實驗室開放培養創新人才[J].技術與創新管理,2007,28(2):52-54.
[5]吳詠詩.高等學校本科教學面臨的挑戰與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2,(02):49-51.
[6]韓月奎.當前高校教學管理的創新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05,(03).
編輯/宋 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