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勤
摘 要:隨著國家醫改政策的進一步推進和落實,在各地有越來越多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核算納入到會計核算中心,進行統一的會計集中核算。集中核算按照“集中核算,規范管理,統一帳戶,分戶結算”的原則進行,能客觀地反映各基層醫療核算單位的會計收支活動,有利于幫助各基層醫療核算單位建立健全各項財產管理制度,使核算業務更加專業化,會計監督職能更能得以體現。但是,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也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外部財務監督雖然得到加強,但內部牽制機制弱化;核算單位對本單位的財務狀況知情面范圍縮小;財務支出情況不公開透明;當出現虛假會計信息或遺漏會計核算事項時,會計核算中心與各核算單位之間責任劃分不清等等。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核算中心;會計集中核算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制度的現狀
(一)強化預算機制并落實責任。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綜合收支補差”的預算管理辦法。要求將預算和財務管理責任層層落實到各部門,并通過會計核算與預算的銜接,實現強化財務監管和會計監督、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二)合理劃分收支,體現職能定位。明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由醫療收入、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和其他收入構成,在會計核算流程中清晰反映各種補助資金的流入渠道。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職能定位,在“醫療衛生支出”科目下設立“公共衛生支出”二級科目,同時,體現政府對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安排預算的補償機制,將政府承擔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支出以“財政基建設備支出”科目單獨反映。
(三)規范資產管理,防范財務風險。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預算管理要求和補償機制,不要求進行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成本核算,無需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或提取修購基金。合理劃分和核算各類收支,防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控制財務風險,維護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服務性。
(四)結合實施績效工資,設立獎勵基金,建立激勵機制。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用基金中設置獎勵基金,規定執行核定收支等預算管理方式的基層醫療核算單位,在年度終了對核定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績效考核合格后,可按照業務收支結余的一定比例提取獎勵基金,由各單位結合績效工資的實施用于職工績效考核獎勵,以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各單位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促使其更好地參與和服務醫改工作。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優勢
(1)集中核算能客觀地反映基層醫療核算單位的財務收支活動,既可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費項目的合法性,杜絕亂收費等現象的產生,也可促進其嚴格遵守“收支兩條線”的規定,保證所有收入及時、足額入庫,防止隱瞞、截留和挪作他用,對杜絕違法亂紀行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完善招投標制度及推進政府采購制度的貫徹實施等方面都具有積極作用;有助于財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監督。(2) 集中核算有利于幫助各核算單位建立健全各項財產管理制度。同時嚴格執行有關管理規定,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財產清查,既要保證賬證相符、賬賬相符,也要保證賬實相符。 (3)會計核算中心運用會計用友軟件或其他電算化系統按照統一標準和統一流程進行會計核算,使核算業務更加專業化。會計核算中心要運用權限設置、定期輪崗、交叉審核等方法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較好地執行了《會計法》相關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有關制度。同時會計核算中心獨立于核算單位之外,使其具備更好的獨立性,會計人員能夠更好地行使監督職能,對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進行監督,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存在問題。
(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集中核算后,外部財務監督得到加強,但內部牽制機制弱化。會計集中核算將記賬、算賬、報賬等工作集中于會計核算中心,而對實物、資產、合同等需要反映的經濟事項仍然分散在單位,使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脫節,弱化單位自身的財務管理。 (2)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業務交由會計核算中心代理核算后,核算單位不設會計崗位,只設一名報賬員。會計集中核算后核算單位對本單位的財務狀況知情面范圍縮小,財務負責人一支筆審批,財務支出情況不公開透明。雖然會計核算中心在代理記賬時也履行了監督職能,但由于其畢竟置身于單位外部環境,對單位的經濟業務的真實性無法掌握,有些復雜問題也難以分辨。例如,有些會計業務受理會計只能識別票據的合法性、合規性,無法識別票據的真實性和經濟事項的真偽;一些單位以住宿、會議、印刷、修理及勞務等票據列支的其他不合規支出,受理會計即使發現有以上違規列支的行為,但因缺少足夠的證據和精力也很難進一步深究。(3)會計集中核算的實施不利于責任的劃分。會計核算中心受理會計不在核算單位經營管理現場,不能了解核算單位經營管理活動真實情況,每天面對大量的原始票據,無法對原始票據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真實合法性。盡管會計核算中心成立的前提條件是資金的權利不變,但集中核算單位仍然會將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相關責任推向會計核算中心,而并不參與核算單位經濟活動過程,不了解經濟業務實質的中心受理會計總是陷入一種兩難的局面。另外,當出現虛假會計信息或遺漏核算事項時,就會出現會計核算中心和核算單位之間的相互推委,責任劃分不清。
四、針對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對存在問題的幾點思考
(1)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明確會計責任主體。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仍然要繼續完善會計崗位責任制度、會計檔案及會計軟件的保管和維護制度、單位收支管理制度、業績績效評價制度以及獎懲制度等,加強單位內部的管理,保障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規范運行。(2)要建立健全財產物資內外監控制度,確保財政資金、財產物資的安全。落實財產物資清查制度,會計核算中心要定期與核算單位的財產管理員進行物資清查,保證賬實相符并落實責任制。建議財政部門也應加大對基層醫療核算單位財產物資的檢查監督力度,力求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3)要制定統一可行的經費開支標準,特別是在發放獎金、加班補助、福利費等方面制定科學統一的標準。對那些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支出數額大的項目,尤其是三公經費支出,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方可執行。(4)要積極完善賬務處理信息系統,建議實施遠程賬務報賬系統,各核算單位的報賬員可在院內登錄財務處理系統進行相關操作和查詢,使核算單位和會計核算中心之間的數據資源共享,單位能及時了解財務收支情況,增進會計核算中心和核算單位之間的會計信息交換。(5)會計集中核算應加強衛生會計隊伍的素質教育,提高會計報務水平。首先要加強宣傳,采取板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重要性、必然性及重要意義。其次要加強學習和培訓。核算單位應加大對各單位報賬員的業務培訓,及時更新報賬員的業務知識,提高報賬員的財務管理水平,逐步使本單位的財務管理趨向規范化。最后要完善報賬員制度,提高報賬員的綜合素質也是提高會計核算中心核算質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全面提升醫療機構財務、會計管理和監督水平——財政部副部長王軍就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及審計五項制度答記者問[J]. 會計之友. 2011年09期
[2] 石源春,如何做好醫院財務管理工作[J].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