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驪
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青島分行 266071
關于經濟金融化的影響因素分析
滕驪
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青島分行 266071
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加之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在其中金融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近期市場經濟的走勢,因此在我國經濟改革的過程中,我國的金融模式與體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對于這些變化的研究有著十分必要的現實意義,這不僅有利于我們判斷未來經濟的走勢,同時也可以加強對國內經濟的把控,因此本文就這個原因對經濟金融化因而產生的影響加以分析與論述。
金融經濟化;國內市場;影響分析
隨著世界內各國間經濟貿易往來的頻繁,各國市場交流活動增多,因此為了應對未來市場復雜多變的形勢,很多國家都將經濟市場的金融化放到了當前十分關注的地位,同時經濟的變化可以牽動國內幾乎所有日常生活的層面,因此也是我們對于國內市場改革與保持穩定的直接風向標,所以我們應該重視金融化的含義與現實存在的方式,進而加以分析與利用,加快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能夠維持社會的穩定。我們在日常的經濟活動中,通過使用金融手段來產生的收益國內國民生產總值的比值逐年增高,并且保持了一種快速發展的趨勢,因此我們可以定義經濟的金融化是與這兩個因素成正比的關系,也就是金融化的程度越高,我們就能獲得更多的資金收益與國民總值,同時在交易的過程中,貨幣工具與非貨幣交易方式也同樣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經濟市場發展突飛猛進,這股風潮將每個國民的收入提高到一個相當可觀的地位,同時社會進步加快,市場上出現了多種投資與儲蓄的收入方式,這些資金的流向方式促使了金融化的出現。因為企業股份制是我國經濟的主體形勢,同時我國企業通過發行股票與債券來干預市場的宏觀經濟,這也是推進金融化的一個主要原因,最后則是在近十幾年出現的大批的貨幣替代品來占據市場經濟,因為其對于資金的收斂較快,所以贏得了大批的擁簇,所以這種經濟方式得以快速的發展。
隨著市場經濟中金融與經濟的相互作用,并且互相融合依存,在我國較為平穩與良好的市場發展態勢下,逐漸整合為一體,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經濟金融一體化。這樣也就使得社會經濟的依存度增高,通過經濟手段來實現財富的積累的渠道增多了,因此人民群眾可以有更多的收益方式,這種金融關系的提高也就使得社會各方面的關系與資源更為融洽。同時在社會與政府的融資過程中,由于直接金融交易與間接交易的不平衡,也就造成了資金流向的傾斜,這種融資方式如果沒有政府或者強硬的個人來干預,就會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對其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正視這種金融化現象對于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
3.1 利率對經濟金融化的作用
金融上利率是個十分重要的經濟參數,其金額的高低對于市場經濟有著十分直接的影響,我們一般認為:市場中如果有著過多的高利率,實際上對于經濟是有著負面作用的,通過抑制經濟的發展而對資本的利用率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時如果市場上利率過低,也會抑制其作用的發揮,因為其會影響到市場經濟的資本轉移與投資過程。同時如果對于儲蓄利息提高,但是市面上可以用于消費與投資的資金不足,這樣就會導致市場的發展流動性不足,降低人們投資的欲望與能力,從而對經濟產生較大的抑制作用,因此對于市場經濟低利率有著較大的好處。
3.2 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儲蓄率對其影響
市場的金融化對于每個市民的收入與儲蓄率均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對于收入向儲蓄途徑流入的轉變過程,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儲蓄的多方面因素均會對市場經濟與金融體系產生一定的影響,有可能是促進作用,同時金融機構在整個交易的過程中,始終扮演者投資人和招標人的雙重角色,他表達著經濟鏈兩端的多種訴求,因此還肩負著解決各種元素之間不容調和的矛盾,同時個人可支配的收入表征著每個國民每年的總收入情況,其多少直接影響到存入銀行的儲蓄量,同時證券市場的波動也會導致儲蓄資金流入的多少,因此金融化的過程也是對儲蓄率與個人收益有著綜合的影響。從宏觀上看,我們通過推進貨幣的儲蓄活動,進而增加了相關企業與國民的消費總支出,這樣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與成本提高,所以達到了兩全其美的功效。
3.3 國內國民生產總值對其影響
國民經濟的變化是首先受到金融與社會經濟波動影響的,其發展過程并非宏觀上的持續增長,而是在一定區域內有著小范圍的波動,同時經濟與金融兩者的關系比較微妙,雖然經濟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同時經濟也可以促進國家金融結構的調整與金融體制的改革,而且還可以綜合的對各種行業產生貨幣流通上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金融化這種所謂的虛擬經濟的發展是受到很多因素的控制的,首先在一定時期內,它的變化是取決于實體經濟的變化,如果社會內秩序良好,經濟增長比較穩定,這樣就會促使虛擬經濟的繁榮;同時虛擬經濟存在也需要實體經濟作為本體依靠,因為在社會經濟擴大化的變革后,一定程度上它在資金的需求與企業或政府的供應之間搭建了一定的溝通渠道,這樣就意味著社會經濟離不開實體經濟的框架,因而虛擬經濟的作用主要是促進經濟變革與社會資本的流通等。
社會經濟的金融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銀行體系與國民資本間的合成產物,是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下而產生的,同時其既可以向實體經濟做出源源不斷的資源貢獻,同時也可以促進虛擬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對我國經濟乃至于世界經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在實際金融活動中重視與發展這種經濟方式。
[1]滕天鵬.經濟金融化的影響因素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5,06:191-192.
[2]張成思,張步曇.再論金融與實體經濟:經濟金融化視角[J].經濟學動態,2015,06:56-66.
[3]秦海林,門明.制度變遷影響財政風險金融化的VEC模型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0,10:1-6+64.
[4]孫國茂,陳國文.商品金融化形成機理研究[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