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倩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510663
以德治校 立德樹人
——談提高職校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工作構想
李婉倩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510663
現代社會競爭異常激烈,因此,對于職校學生的教育教學不僅要提高其知識技能水平,更要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和過硬的政治素養。思想政治作為當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良好的思想政治覺悟能夠保障職校學生群體沿著社會主義正確道路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能夠促進學生本人的全面發展。同時,過硬的思想政治亦能夠有效推動學生更加努力提升實力,實現更好地發展。基于此,本文將圍繞如何提高職校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展開探討,以期對職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參考。
職校;素質教育;思想覺悟;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工作有計劃、有組織的對特定群體進行政治、思想、法紀、道德教育,使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觀點和政治立場。一般地,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和道德品質教育結合起來、共同開展。現實中,思想政治教育對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學生群體的品德培養,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其以培養學生作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為最終目標。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不同,新時期以德育為出發點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其手段和環境不同,加上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從而能夠更好地與科學技術進步發展相契合。
基于個人及家庭,甚至學校與社會等方面的原因,職校學生在思想政治覺悟表現參差不齊。有意志堅定、作風正派的,也有部分集體意識淡薄、個人利己主義情結嚴重的,還有部分誤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禁區的,這不僅是其個人成長道路上的阻力因素,也是當代高等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精神風貌建設的“絆腳石”。綜合來看,新時期職校學生的思想變化可歸結下述兩點:其一,價值觀念取向更為多元化。職校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且成長環境舒適,未有體會過挫折、打擊,由此內心承受能力較弱,怯于人際交往,亦不善于分享。此外,自“打開”國門以來,國內社會與國際頻密的交往,讓人們與世界有了更廣泛、更深入地聯系,但也讓各種各樣的思想價值觀念相互纏繞交織在生活、思想和行為之中。其二,自我個性的追求更強烈。成長于中國經濟開放的時代的職校學生大多數家境殷實,主張個性,有自己的信仰,追求時尚、自由、快樂,普遍存在自私、自利等負面心態,再加上網絡時代下訊息的來源渠道得到了縱深化的拓展,互聯網的出現使學生能夠通過不同途徑、方法、形式來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因此對理想、對自我的追求更為強烈。
(一)積極踐行“德育為先”的重要思想理念。將“德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選擇,亦是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觀念進行深化與發展的過程。毛澤東同志曾主張“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發展,以培養擁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勞動者為一切教育展開的根本目的;鄧小平同志曾主張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為宗旨,彰顯了其要求被教育者在倫理道德和思想品格上與時俱進的特征。而所謂“德育為先”,就是要把“德育”二字作為一切教育工作開展的前提條件與重中之重。唯有充分尊重“德育”所能引發的積極效應以及先進的引領作用,才能在推動其、貫徹其理念的同時,實現對教育的促進和被教育者的激勵作用。具體說來,就是要充分認知和把握品德對于個人才能、知識、業績的主導作用,注重對于被教育者基本文化素養和科學知識的普及,加大力度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質,在堅守這一理念的基礎上,實踐“立德樹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將其貫穿于日常工作與學習的各個環節,貫穿于個人思想進步和精神成長的全過程,并以此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為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培養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加強對職校生思想品德、價值取向指導。職校生畢業后通常很快就投身于工作中,走進社會,所以,其思想政治覺悟的高低將對其日后工作產生直接影響。而科學合理的處事方法能夠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社會,加速成長。這就要求職業院校要加強對學生行為規范的教育、禮儀的教育,同時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此外,職校生自身也要有意識地深化對“處世哲學”的學習,養成誠信友善合作團結等良好品質,要懷揣一顆真誠的心與他人交往,用自己的熱情和無私來換得他人的信賴,從而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自我反省,從而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三)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導向作用.當前在全社會范圍內積極推進和展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就是課堂教育,而學校作為推進素質教育事業的重要基地,也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充分重視和推進職業院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品德修養,促進其全面發展以及身心健康,是積極構建文明社會、推動社會文化和精神建設的重要步驟之一。而要想充分實踐和落實此理念,就必須充分發揮當前職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當中,就必須以更多先進的措施和積極的投入傾注于課程建設當中。具體地說,首先,在職業院校思想教育相關課程的過程中,要不斷豐富有關思想理論的相關教學內容,及時將我黨和國家最新的思想理念及方針政策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尤其是要注重對于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的新觀點、新思想進行系統解讀和完整梳理,讓學生第一時間洞悉并保持思想理念和相關理論的先進性。
推進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更是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質、提升國人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舉措。除前文所述,筆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還應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新,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隨時在課堂教育的過程中融入較為先進的社會發展案例,結合當前的國際和社會熱點,進行理論或有關案例的講解,將科學的理論灌輸到真實的案例之中,將抽象的術語融入生活的場景,用生動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興趣,提升其理論和道德修養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在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教學氛圍中,繼而有所收獲、有所啟發。
[1]吳瀾,孫淑萍.高職德育教育有效性分析及對策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01)
[2]宋振文.提質增效:高校德育模式創新的動因[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03)
[3]袁曉華.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特點及對策[J].高教論壇,2004(01)
[4]黃蓉生.關于高校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幾個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1(03)
[5]陶麗.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的大學生成長軌跡研究[D].遼寧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