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良(鄭州城市職業學院 河南鄭州 452370)
探究高職體育對學生就業的作用與影響①
王學良
(鄭州城市職業學院 河南鄭州 452370)
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在高職教學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同時學生進行體育課程訓練,對學生強健的身體,以及健康的心理有重要的作用。現在隨著學生身體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對學生之后的就業也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與影響,學生通過對體育素質的不斷加強,從而進一步提高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以及學生的就業率。
高職體育 就業 影響
我國現在經濟發展十分迅速,致使現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高職院校進行教育的重點是對技能型人才進行全面培養,主要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即便是這樣,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問題仍然十分嚴峻。現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其原因主要是體育教學能夠對學生身體以及心理方面進行培養,學校也要合理地將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培養學生逐漸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文章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對學生就業的作用與影響進行研究和分析。
高職院校主要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進行培養,以發展全方面人才為核心,因為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生教育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在激烈的教學中不斷進行創新與發展,適應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需要[1]。學生進行就業的前提是要擁有健康的身體條件,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生活質量。體育教學通過對運動、競技活動等科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進行技術學習的目的是進行技術的掌握,技術是在人們生活和學習中不斷累積的經驗。所以,高職院校學生所具備的實踐技能其實就是對專業技能的熟練運用,將勞動生產與技術相結合,不僅能夠全面提高社會的生產力,而且能夠培訓出全方面發展的技能型人才。
現代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為終身體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進行終身體育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具備體育意識,培養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以及體育能力。現在人們普遍缺少進行體育運動的意識,忽視了身體素質的培養,導致學生在就業的時候,遇到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工作時不能完全勝任。因此可以看出終身體育運動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
2.1鍛煉學生強健的身體素質與技能,滿足學生日后就業的需求
現代大學生面臨就業問題壓力很大,其原因是現在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從而導致現在大學生面臨的難以就業的問題,走向社會之后面臨的就業壓力,經常會導致學生壓力太大,形成強大的心理負擔。因此,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教學更加有必要性,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可以緩解自身因為壓力太大造成的心情壓抑,同時維持良好的心態,面對一切困難與挑戰。現在高職院校中緩解就業帶給學生壓力的問題,已經逐漸成為教學的主要目標,然而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教學也成為緩解學生壓力的重要方式。
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素質是進行就業的基礎,只有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在日后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斷發展。因此,進行體育活動以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在大學生就業方面有很大程度的作用,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通過讓學生進行競技活動、體育游戲等內容,提高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身體的協調性,對學生的身體進行改善,因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學習上、生活上的質量,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素質,以適應日后就業不斷發展的需求。
2.2通過體育教學鍛煉學生良好的信念,全面提高學生就業的自信心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在教育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體育教學可以全面培養學生的信念,樹立自身的個性,因為體育教學活動豐富多彩,能夠從各個方面滿足學生對于體育的好奇心。因此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體育教學培養自己的信念,經過一些困難學會怎么面對今后的打擊。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時候,可以讓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在精神緊張的環境下,充分進行自我調節。同時,體育活動還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造就學生堅強的信念,培養學生樹立堅強的信念,以及面對困難敢于挑戰的信心和勇氣,從而在今后強烈的就業競爭中,面對就業壓力不服輸、敢于挑戰的勇氣,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機會。
2.3穩固的專業技能知識為就業給予基礎
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往往更注重培養學生對于專業技能的掌握,然而現在社會上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社會將更需要具有綜合實踐能力的全面性人才。因此,體育以其具備的大眾性、機動性以及多樣性等特點,對學生全方面發展有著很大程度的促進作用。現在體育教學為高職院校大學生提供了培養自身能力的機會,學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將自己的優勢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在過程中不斷發現自己的潛能。體育和其他專業相比較之下,更具備靈動性、以及自身的多樣性,所要表達的重點是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所體會的那份快樂與健康,全面增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鍛煉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學校或者教師、同學組織的各式各樣的體育競技活動,發揮自身體育方面的優勢,成為全方位的綜合型人才。因此,學生通過自己所掌握的穩固的專業技能知識為就業給予一定的基礎,促進學生自身綜合實力的發展。
3.1增強學生自身的體育意識,將就業與體育進行全面結合
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應該以幫助學生找到就業方向為主要目標,建立全方面教育人才的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應該將重點放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上,以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上來看,學校應該以社會對于人才的基本需求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努力提升學生就業方面的綜合能力,把高職院校中的體育教學與就業中的對口工作崗位相結合,全面實現“以崗育人”的工作目標,全面對學生各種素質進行培養[2]。同時體育教師要具備對體育就業觀的創新觀念,培養學生在就業的基礎上,全面培養具備綜合能力的學生為主要目標,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只是一味地傳授知識和技能,而是將就業問題作為主要出發點,對學生進行教學,全面實現知識教學與就業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現以就業為主要教學目標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在進行競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團結合作以及集體精神進行全方位地培養,激勵學生從最基層開始,將樂觀、積極的精神傳授給學生,為學生就業奠定扎實的基礎,培養學生樂觀面對生活的態度。
3.2以就業為基礎,科學地選擇體育的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第一,要將訓練學生身體的基本素質放在首位,全面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以達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進一步思想鍛煉身體的目的。第二,將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作為高職院校教育中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在今后面臨就業問題的同時,能夠運用自身良好的職業素質與健康的體魄,面對今后在就業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與挫折。第三,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及就業中的職業素養,作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充分研究工作單位對工作人員綜合能力以及職業素質的要求,將公司要求員工所具備的綜合技能、職業素養與實際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因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職業素質[3]。
3.3將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與競技體育和民眾體育有效結合
民眾體育是針對廣大群眾而言的體育活動,也是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構成內容,帶有競技性質的體育是指在競技比賽的根本上,進行高水平運動員的體育活動,公司中的體育特長生同樣也促進了企業體育文化的不斷發展。但是現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普遍缺乏群眾性質的體育活動,出于對學生安全的擔心,很少進行經濟性質的體育活動,這樣一來就遺失了體育自身所具有的魅力,高職院校應該大力投入學校體育器材的使用,將學校的體育課內容進行豐富,進一步提升學生進行綜合能力創新的機會,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4]。
3.4轉變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評價系統,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就業率
為了能夠使學生的就業率進行有效提升,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應當進行體育教學評價系統的改革。首先,學校應當對高職院校的體育評價主體進行豐富;其次,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豐富,階段性地對學生基礎技能的掌握、心理情況等進行考察,展現了該評價系統的合理性;最后,豐富體育教學評價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性,保證學生在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充沛自己,滿足自身的不斷發展。
因此可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對學生就業的作用與影響是十分顯著的,在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更新的前提下,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不斷更新,增強體育教學認識與就業的有效結合,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內容與社會就業要求的融合,充分發揮體育的教學作用,協助學生追求適合自己的就業目標,促進當今社會更加有序、和諧的發展。
[1]張勁.高職體育對學生就業的作用與影響[J].才智,2015(21):239.
[2]劉洋.高職體育教學對學生就業的作用與影響[J].運動,2013 (15):95-96.
[3]楊光.高職體育對于學生就業的影響[J].武魂,2013(11):129.
[4]高洪蓮.體育教學對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干預作用[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4(7):110-112,115.
G633.96
A
2095-2813(2015)12(a)-008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4.085
①王學良(1980,11—),男,漢,遼寧東港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