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祥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350002
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的現狀及其提升途徑研究
胡祥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350002
如今已步入網絡信息時代,網絡漸漸融入了人們生產生活之中。人們對網絡的認知操作能力與批判創新能力并沒有明顯變化和相應提高,尤其是在大學生這個群體中。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未來主力軍,又是網絡的主要使用者,他們勤于思考、勇于創新,但缺少對信息的辨識能力,辯證批判能力,對信息的理解判斷會有所局限。這些負面影響不僅干擾了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與日常學習,還降低了他們的自我思考,自我辨析的能力。更加讓人擔憂的是,當網絡媒介普及的速度超過網絡媒介素養儲備的時候,其負面作用就更加突顯。
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提升途徑
我國各高校都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構建數字化校園,但對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正確引導卻不被重視。文章試圖以網絡媒介素養相關理論為支撐,通過文獻收集和實證調查,把握新媒體環境下網絡媒介素養現狀,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并據此提出提升網絡媒介素養的途徑,以達到在新媒體環境下對網絡媒介素養的培養與提高。
媒介素養是社會成員在面對各種各樣的媒介信息時所作出的選擇、判斷、評價、創造的能力。網絡媒介素養的內涵是由媒介素養的涵義延伸而來的,他們存在差異但又互有關系,前者主要是指在網絡這一特定環境下的媒介素養。因此,網絡媒介素養不僅僅指網民在技術層面對網絡的認知、操作、創作的能力,更多地是探討在人們的意識形態中,對辯證批判精神、對積極創新精神和社會道德責任的意識。
據資料可知,中國在校大學生中,有高達95%以上是互聯網的網民,大學生作為高比例的強大生力軍存在于網絡中。因此,網絡媒介素養不僅關系著當代大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的發展,關系著整個社會成員的素質發展,更關系著祖國未來的發展。
結合當前大學媒介素養的特征,網絡媒介素養對大學生有以下重要性:大學生自身發展的客觀需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加強大學生自我控制與約束能力的現實要求,強化大學生網絡道德與法律約束的有效途徑。
因當前我國高校辦學層次關系,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985、211高校的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略有所不同。從共性上而論,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的現狀可以從以下五方面進行分析。
其一,應用網絡操作技術的能力。如今我國各大高校中大部分是90后的學生,在21世紀網絡的普及之時恰好使得大部分同學們從小學就初步接觸了網絡,在課程設置中也一直有計算機學習的內容,在大學,再次系統地對計算機進行學習??梢姡壳拔覈€是比較重視基礎教育和人才的發展培養,隨著技術的發展,大學生應用網絡操作技術的能力也有一定的進步,普遍能夠進行基礎性操作。
其二,認識網絡媒介及傳播環境的能力。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網絡成了最好的載體。報紙、報刊、雜志、書籍并沒有因為云存儲就被替代。可見,用紙來承載的文化知識及消息傳播并沒有被完全的拋棄,這份工具的承載自發明出來就代表它天命般的歸宿和那份特別寓意。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網絡媒介,在認識到網絡媒介的實用性和便捷性的同時也能清楚地了解網絡媒介存在的問題。如網絡信息不準確、不真實,同時還有網絡病毒、網絡暴力色情信息、網絡不法分子蓄意詐騙等。網絡如此良莠不齊,導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的方便性來影響社會正常的秩序發展。但其優越性還是非常明顯,如人際交往帶來便利;淘寶購物快捷;休閑娛樂,放松心情;高效了解新聞資訊和可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等,絕大多數大學生能充分利用網絡實用性和便利性為自身所用。
其三,獲取與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能力。當前大學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結合大學學習的特點,有了掌上電腦和功能日新月異的手機,大部分同學更習慣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特別是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和與自己課業有關的知識,網絡視頻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但是有時對網絡上一些方向性、評論性信息,其利用能力顯得不夠。更確切地說,當前大部分大學生對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只是停留于新聞時事的瀏覽,其對信息資源利用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
其四,客觀分析與批判網絡信息的能力。大學生上網和一般網民還是有一些區別,當代大學生上網并不是盲目的。要么是對新聞時事瀏覽,要么就是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瀏覽,極少存在盲目性。
最后,理性參與網絡信息生產及傳播的能力。處于如今的信息時代,對網絡的應用是必然的,小部分同學經常會發布消息,大部分大學生會偶爾主動在網上發布信息,只有少數的一部分同學是從不發布任何消息的。說明大學生有一定的信息生產能力。
1、提高政府對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視度
因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發展起步晚,政府應當要意識到我國社會成員的媒介素養教育與其他國家的教育有較大的差距,從而加大對這一教育的重視程度,特別是大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教育。這就需要國家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來支持、政府人員的極力擁護、用法律規范來健全整個體制等措施來力挺全民的網絡媒介素養教育。出臺一系列系統的具體的政策法規,提高社會各界對網絡媒介素養教育重視,引導社會各方力量把政策法規落到實處;將網絡媒介素養教育深深扎根于整個教育系統,在教授知識時不斷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們的網絡媒介素養;不斷健全網絡法律體系,加強網絡法律法規的宣傳和網絡環境的監督管理,創造安全健康的網絡大環境。
2、加強引導健康的校園網絡生活,完善思想教育
高校應積極開展網絡實踐等系列活動,提高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實踐能力,引導大學生進行積極向上的網絡生活,提高大學生網絡媒介素質水平,如PPT設計大賽、以網絡為主題的征文大賽等形式的活動。通過比賽活動,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增強大學生對網絡的實際操作能力,提高他們對網絡工具的使用技巧能力,加強他們對信息的處理能力,鍛煉他們對信息的甄選能力和對信息的交流傳播能力。通過不斷強化各方面能力來完善思想教育,同時還可以將網絡媒介素養教育融進學生的學業課程中,如公共必修課、任選課、公開課等形式,提高對網絡媒介素養的重視,讓網絡媒介素養教育與其他知識教育能夠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促進大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還能激發大學生對網絡媒介素養的學習興趣,使得網絡媒介素養學習不是生硬枯燥單一[1]。解決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缺少導致的失范行為,可以讓思政輔導員對失范學生進行長期有效的思想教育,通過思想上的溝通,加之輔助的監督,促使其改正不良的上網習慣,改正不規范的上網行為。
3、充分發揮家庭對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的影響
大學生與家庭的聯系雖然沒有中小學階段那么密切,但也尚未擺脫對家庭的依賴,社會網絡是以每個家庭作為一個單元分支所組成的,所以家庭對大學生仍具有很大的影響。不難發現,如今大部分家長對于網絡的認知有可能是不如孩子的,在網絡操作方面也是遜色于孩子的,但是他們對網絡影響的認識則是較為客觀理性的,家長在這些方面的引導和教育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家長們也應緊跟時代潮流,慢慢學習使用網絡,利用網絡交流的方式加強與孩子們的溝通,同時,觀察他們的上網行為習慣,與他們共同學習網絡知識,同他們客觀評價網絡時事熱點,與他們一起學習篩選甄別網絡信息,在網絡生活中跟他們共同提高網絡媒介素養水平。
4、加強大學生在網絡媒介傳播中的自律性
加強大學生在網絡媒介傳播中的自律性,需要提高大學生作為媒介傳播者的素養水平,加強自身的社會道德感。網絡傳播者的素養水平對于健康安全網絡環境的建設是至關重要的,網絡傳播者對于其他網民
(>>)(<<)會產生較重要的影響,我們大學生身為網絡傳播者的一份子,培養或提高自身的網絡素養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當代大學生還應當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肩負起網絡媒介素養教育這一重要使命。在傳播信息時,要時刻注意到信息對社會的影響,要傳播真實可靠的信息,利用好正面宣傳效應,擴大自身的社會號召力,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大環境。
當前我國大學生的網絡媒介素質總體水平是偏低。其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國網絡法制建設不健全、監管機制不完善、缺乏道德引導;校園的教育體制不夠完善;家庭對相關知識了解過少;大學生自身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不足等。在研究各方資料文獻后提出以下提升途徑:提高政府對網絡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視度;加強引導健康的校園網絡生活,完善思想教育;充分發揮家庭對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的影響;加強大學生在網絡媒介傳播中的自律性等。提升大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不僅僅是有利于這個群體自身的社會化、個性化和公民意識的成熟,而且可以通過他們畢業后到各個城市鄉鎮,各個行業中發揮“輻射性影響”,通過組建家庭培養下一代發揮“衍生性影響”,通過向身邊人傳遞互聯網的積極正面作用,帶動整個社會成員辯證理解、看待并理性地享用網絡資源,從而有利于推動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歷史進程。
[1]王蓮華.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媒介素養問題思考[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108-116.
胡祥(1982— ),男,河南信陽人,福州大學至誠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科技與創新管理、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