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華+羅懷容
〔摘要〕常德市漢劇院排演的《孟姜女》由于編導的精心構思、強烈的舞臺藝術效果和演員的精湛演繹,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關鍵詞〕孟姜女舞臺藝術效果
說實話,常德市漢劇院要排練一個流傳千古的傳奇孟姜女,我是心存隱憂與疑惑的,常德歌舞劇院演的孟姜女我看過,安鄉花鼓戲劇團演出的孟姜女我也看過,《劇本》月刊發的孟姜女劇本我也看過,都沒有跳出基本的故事情景、線索,細節、人名、框架等都大同小異。且如何表現哭倒長城,如何評價修長城,還是一個繞不開的難題,我對朋友何藝光說,你接了個燙手的山芋。
可是我走進劇場,卻被強烈的舞臺藝術效果征服了,被導演的藝術手法征服了,被彭玲的至情至美的表演征服了!
一、故事的順序與敘說都為抒情而設。如果按傳說故事的敘事展開,難逃陳舊傳統戲的窠臼,編導的高明之處在于故事的順序與敘說都為情而設置,這也是新編古裝戲與傳統戲重大區別所在。演員在有激發情感的情景情節,唱腔才能聲情并茂,演員方能情動于衷而形于外。
比如,新婚之夜范郎被抓走;這是強烈的情感激發點,孟姜女在邊關賣唱,以求守關者放行,字字含情聲聲帶血;孟姜女千辛萬苦來長城腳下,卻得知范郎已死,怎么不叫人大放悲聲……
二、強烈的對比,強化藝術宣染。在何導的精心構思中,時空的左右是自由的,有如電影藝術中的蒙太奇:新婚之夜范郎被抓走,僅在一夜之間,郎才女貌、鑼鼓喧天、熱熱鬧鬧的大喜之日,伴郎宣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忽然,馬車轟鳴,聲震寰宇。八秦軍執戈而出。太監高聲宣布:大秦一統,天下太平,為御外侮,修筑長城。著百姓各戶,抽丁服役,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奔赴工地,不得有誤!
眾人聞之色變,天地為之變顏。強烈的對比,觀眾何嘗不是為之揪心?
孟姜女來到邊關,而守關人卻雁過拔毛,寸利必爭,孟姜女身無分文,饑寒交迫,千里迢迢來此,如何過關?是孟姜女的一段大鼓訴說,感天動地,打動了兵士、守關人竟然放她過關,不僅如此,雁過拔毛的守關人還掏出自己的銀子給孟姜女。這又是巨大的反差,強烈的對比。從要錢到掏錢,也完成了守關人小人物的性格轉變與塑造。
還有,孟姜女在家為夫縫衣,一針一線飽含對夫的思念之情,在同一舞臺時空,卻出現遠在萬里之遙的范喜梁在山上背石頭,艱難爬涉,監工的皮鞭無情地抽打,以致范郎跌落山崖而亡;一邊是暢想未來中秋團圓的孟姜女,一邊是夫君慘死在邊關,這該是多么大的期望與絕望的反差!也是喜與悲的對比,看到此情此景觀眾為之唏噓……
三、現實主義與浪漫手法的結合。為表現孟姜女的千里迢迢的千辛萬苦,為表現她為見夫君的決心與矢志不渝的傳奇愛情,導演用了天上風、雨、雷、電諸神對孟姜女的考驗,是她毅然決然的尋夫的精神感天動地,打動了諸神……
孟姜女來到長城,可是不見夫君,只見荒冢座座,白骨森森……如何辨認夫之遺骨?編導借民間傳說的“滴血驗骨”,竟然地上忽然現出一片紅光……抒情而神奇?,F實的不可能到此情此景卻至善至美,這就是藝術的力量,藝術的超越,現實主義與浪漫手法的結合。
四、情到深處催人淚下。要說的還有很多,孟姜女的扮演者彭玲的表演可圈可點,尤其是唱腔充滿抒情意味,情到深處催人淚下,悲到極致感天動地,觀眾為之凄然……
“范郎他曾說過端陽婚配喜上喜,我那我那范郎?。≌l料想狂風吹過夫妻兩分離。三載春秋多寥寂,獨守空幃常悲凄。日出盼你回,直盼日落西,郎啊郎,直盼日落西。
她唱腔處理多情婉轉。
當她唱到:孟姜女望夫臺上望夫難。望斷片片繡,望斷對對南飛雁。望斷白云天際遠,望穿秋水淚濕衣衫。若是珠淚拾得起,一滴一滴用線串,串上心串上肝呀,串成癡情的項鏈鏈,串上心串上肝呀,串成癡情的項鏈鏈,拿給范郎看。
真是聲聲淚字字血,分不清她是訴說還是融入生命體驗的吟唱。(責任編輯劉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