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貴成
“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但是,為了崇高的革命事業(yè),就是付出生命也值得。”
這是李偉生前常說的話。自1975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就把單位當成了自己的家,并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即使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仍然堅守崗位,將滿腔心血和畢生精力奉獻給了自己熱愛的交通事業(yè)。
在我的電腦上,有60多張采訪時搜集到的照片,照片上記錄著一個風華正茂、朝氣蓬勃的黨員干部在雪花紛飛的嚴冬、在酷暑炎炎的夏天,在基層、在一線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忘我工作的情景。
然而,在2014年7月30日的這一天,這60多張照片上的主人公的人生卻定格成了全省交通人都不愿看到,但又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一張黑白照片——遺像!照片上的人,名字叫李偉,時任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交通執(zhí)法第六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年僅56歲。
成都市東郊殯儀館哀樂低回,肅穆的悼念廳兩旁擺滿了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管理局(執(zhí)法總隊)、執(zhí)法第六支隊送來的花圈。交通運輸系統(tǒng)干部職工、同事、親朋好友,頂著35℃的酷暑,向一位普通的交通人送行,淚水、汗水,匯成無盡的思念;哀樂聲、哭泣聲,聲聲揪動人心。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周道平說:“李偉同志,為高速公路交通執(zhí)法工作累倒在崗位上,同志們都很悲痛。”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管理局(執(zhí)法總隊)黨委書記劉剛說:“說實話,我跟他一二十年的朋友感情、同志感情,我連話都沒來得及跟他說上幾句,他就走了。他的去世,我們同事們都感到悲傷,感到遺憾。他是我們高速公路執(zhí)法系統(tǒng)的驕傲。”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交通執(zhí)法第六支隊副支隊長胡剛說:“我當時那種感受是晴天霹靂,太傷心了。我根本不曉得他走得那么快。”
…………
是什么原因使這么多人對李偉的去世如此悲痛?是什么原因使這么多人對他如此眷戀?
為什么?為什么?面對這些疑團,我開始對李偉的人生足跡進行苦苦的追尋……
“當我在黨旗面前舉起拳頭宣誓之時,就把黨的原則深植于靈魂之中,一以貫之,不以事小而不為。”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zhí)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1984年7月1日,作為攀枝花米易縣交通監(jiān)理所所長的李偉,面對黨旗,舉起右手齊肩握拳,向黨旗宣誓。
在宣誓的當天晚上,李偉在筆記本上寫道:“當我在黨旗面前舉起拳頭宣誓之時,就把黨的原則深植于靈魂之中,一以貫之,不以事小而不為。只有這樣,才能成就黨和人民的大業(yè)。”
宣誓當天的心情,李偉在筆記本上寫了滿滿的11頁,筆者在他的筆記本上看到:“宣誓的那一刻,我感到非常的光榮,同時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義務和責任。我們每一個黨員從宣誓之日起,都務必牢記自己的誓言,并付諸今后的實踐,讓一言一行來證明,我是經(jīng)受得起各種考驗的先進分子。要時刻用入黨誓言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不斷提高對黨的事業(yè)的責任感和自覺性,用自身的工作業(yè)績充分體現(xiàn)出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
筆記的最后,李偉為自己定下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踐行的諾言:
一是要自覺堅持黨的根本宗旨。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只有做好工作中的一點一滴,才能為人民服好務,才能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是要認真貫徹黨的精神。立足本職崗位自覺奉獻,少喊口號、多干實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為黨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為黨的事業(yè)多作貢獻。三是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在加強學習的同時,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立足本職崗位自覺奉獻,少喊口號、多干實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為黨努力工作。”李偉說到做到。2001年4月,已是攀枝花稽征處副處長的李偉,服從組織安排,調至西昌,組建交通執(zhí)法第六支隊,時任副支隊長,主持全面工作。
8月初,支隊掛牌成立之時,只有李偉和胡清勝等4名干部職工。“當時,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僅從攀西公司借用的兩間瓦房當作辦公室,他從攀枝花稽征處和涼山稽征處分別借用了1輛桑塔納轎車和1輛長安車,作為我們的工作用車。生活上,一般都是幾個人湊合在一起在路邊攤上吃飯。”支隊執(zhí)法科負責人施偉向筆者介紹道。
支隊組建之初,針對職工不熟悉高速執(zhí)法工作的現(xiàn)象,李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強思想教育和業(yè)務技能培訓。每月分別舉行業(yè)務素質、法律法規(guī)學習,使大家盡快適應新崗位的需求。
如今,支隊干部職工增加到149人,主要負責高速公路的路政、運政和收費稽查等交通執(zhí)法工作,管轄里程共428公里,包括雅瀘(雅安至瀘沽)、瀘黃(瀘沽至黃聯(lián))、西攀(西昌至攀枝花)、攀田(攀枝花至田黃)、麗攀(麗江至攀枝花),轄區(qū)全線共有隧道27個,各類橋梁605座,運營服務區(qū)4個。
施偉與李偉共事13年之久。他評價李偉是“平易近人,待人真誠,工作勤奮,胸懷寬廣”。他給筆者講了一件事情:曾經(jīng)他與李偉因工作意見不同而在會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會下我經(jīng)過仔細思考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想法不是很成熟,但礙于面子上過不去,沒有勇氣向他道歉。但令我意外的是,兩天后,他親自到我辦公室向我道歉,那一刻,我羞愧萬千,也深深地為他的寬廣胸懷所折服。”
李偉做思想工作,注重一個“細”字。李偉在六支隊當了13年的“一把手”,他做職工的工作從來不捕風捉影,而是深入到職工中掌握真情,深入細致地做工作。
他干工作,講求一個“實”字。人們對他干工作概括了“五勤五多”:腿勤多跑,眼勤多看,耳勤多聽,手勤多干,腦勤多思。
“嘟嘟,嘟嘟……”
正在睡夢中,李偉的手機響了起來。
“剛才據(jù)一大隊、二大隊報告:瀘沽到永郎路段突降暴雪,道路積雪結冰嚴重,特別是瀘沽到德昌積雪深達20多公分……”
接到施偉的緊急報告后,李偉指揮道:“立即通知相關人員做好應急搶險工作。”
他從溫暖的被窩里躍身跳下床,迅速穿好制服,疾步出了門。
此時的時間是:2008年1月10日早晨5點43分。
李偉與施偉等人駕車風馳電掣地到達現(xiàn)場后,立即了解路面積雪情況,將情況迅即上報,并安排工作人員在受災情況嚴重路段對過往車輛進行安全提示,同時與一營運公司、公安交警協(xié)商處置方案,分段疏散托烏山上和沿線被困車輛560多輛,被困人員720多人。然后,按上級指示進行了拖車封道。
搶險的第一階段工作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多才結束。李偉他們這時才感到饑腸轆轆。在西寧服務區(qū)伙房,李偉動手熱了碗頭天的剩飯來充饑(因下暴雪,服務區(qū)人員當天無法趕來上班)。爾后,他又到100多公里長的積雪路段查看路面積雪情況,帶頭組織人員除雪除冰,在確認無暗冰、無積雪后,與高速公路營運公司、公安交警協(xié)商,向上級請示解除封閉,待他回到支隊機關已是下午5點多了。
“在2008年那場罕見的暴風雪中,李偉兩天一夜沒合眼,這段時間里他和他的同事具體做了些什么事?”筆者問道。
駕駛員崔光偉用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向筆者講述了遭遇那場罕見暴風雪的前后經(jīng)過。筆者梳理了一下采訪記錄,李偉帶領大家在兩天一夜的時間里做了5件事情:轄區(qū)高速公路巡查,告知駕駛人員道路濕滑,注意行車安全;協(xié)商地方運管處疏散高速公路滯留乘客;協(xié)助高速公路交警封閉高速公路;對滯留高速公路車輛、人員進行救援;組織人員對受災高速公路進行除雪除冰處理。
李偉以頑強的奮進精神,譜寫了一個老共產(chǎn)黨人的光輝歷史:2004年,被評為四川省交通稽征和高速公路交通執(zhí)法先進工作者;2007年,被評為稽征局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2012年、2013年分別被評為交通運輸廳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
“共產(chǎn)黨員是什么?不是一個空頭符號,而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是以人民群眾滿意為目標的。”
“勤奮敬業(yè),工作起來就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機器。”這是同事們對李偉的評價。無論是在交通監(jiān)理、稽征部門,還是在高速公路交通執(zhí)法部門,他走到哪里,就把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作風帶到哪里。打擊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費專項行動啟動后,他深入高速公路沿線,走村入戶、調查摸排,組織力量集中整治,為國家挽回300余萬元的通行費損失。
“作為共產(chǎn)黨員、交通執(zhí)法人員,如何用行動詮釋一名共產(chǎn)黨員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如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如何在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這是李偉經(jīng)常思索的問題。無論是在攀枝花市交通稽查征費處米易所任所長、攀枝花市交通稽查征費處任副處長、車購辦副主任、工會主席,還是在四川省交通廳攀西高速公路交通執(zhí)法支隊任副支隊長、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交通執(zhí)法第六支隊任支隊長,他都處處以身作則,沖鋒在前。他常說:“共產(chǎn)黨員是什么?不是一個空頭符號,而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是以人民群眾滿意為目標的。”
2006年7月的一天,執(zhí)法科負責人達時禮帶領3名執(zhí)法人員在西寧收費站對客運車輛開展例行檢查,查獲3輛跨線營運車,司機煽動乘客圍攻執(zhí)法人員,達時禮立即將情況告知李偉。李偉迅速帶領胡剛、施偉趕往現(xiàn)場,到達現(xiàn)場立即對乘客做思想工作,防止群體性事件發(fā)生,同時,與高速公路建設經(jīng)營公司聯(lián)系調來通勤車轉運乘客,并對違法車輛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后,依法暫扣證件,快速解決了一起事件。
2010年6月17日深夜,因國道108和G5高速扯羊段2143公里處被沖毀近200多米,附近村莊房屋不同程度受損,村民上百人集聚在扯羊隧道內(nèi)避險,大量車輛堵塞在高速公路上。五大隊巡邏人員發(fā)現(xiàn)險情后,及時報告大隊、營運公司等部門。李偉得知消息后,立即電話了解現(xiàn)場情況,要求大隊巡邏人員立即封閉車道,指揮交通,避免車輛沖下受損路段,造成車毀人亡的重大交通事故。
同時,李偉與執(zhí)法科人員快速趕往現(xiàn)場,與高速公路營運公司、公安交警現(xiàn)場負責人疏散車輛和避險群眾,協(xié)商搶險方案和應急保通保暢措施。
在搶險保通工作最為緊張的兩天兩夜中,李偉帶領干部職工一直戰(zhàn)斗在工作現(xiàn)場,沒有吃上一口熱乎飯,沒喝上一口熱水,沒有睡上一小時的覺,實在太累了就在工作車內(nèi)合衣打盹片刻。在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水毀路段得到了迅速搶通,沒有造成一起交通事故和人員傷亡,支隊因此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今年49歲、虎背熊腰的王改喜向筆者一談起李偉因為工作受傷的事,便淚水漣漣。他說,2012年4月29日,雅西高速公路將于下午正式開通。這天早上9點多鐘,作為五大隊大隊長的王改喜帶領彭必吉、巴久伍呷、陳文清等7名執(zhí)法人員在彝海收費站口按慣例做開通前的準備工作。
10點左右,得知雅西高速即將開通的駕駛員,駕駛車輛迅速聚集在彝海收費站口,情緒激動地要求提前駛入高速公路通行。“但當時螺旋隧道檢測工作還正在進行,通車的時間還沒有到,我們不能開站通行,必須等待上級的放行通知。”王改喜向筆者講述當時的情景。
11點后,彝海收費站口車輛越來越多,不少駕駛員和乘客情緒非常激動,有的將用來堵站的欄桿全部推倒,有的將錐形桶全部甩在公路邊上,有的不停地質問謾罵:“路通了,為什么還不放行,你們是干啥子吃的哦……”
這時,前來五大隊開通點檢查工作的李偉,帶領執(zhí)法人員一邊給群眾做工作,一邊勸阻他們上路:“前方高速公路還在檢測,還未到開通時間,要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后才能放行,如果趕時間的話,請繞道走108國道,給大家?guī)淼牟槐阏堈徑狻!?/p>
但是,乘客和駕駛員哪聽得進勸告,開始發(fā)動車輛,準備強行沖關。李偉見情況不妙,果斷要求全體執(zhí)法人員:“請我們執(zhí)法人員冷靜處理這次事情,不要與車主和乘客發(fā)生爭吵,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沒有接到上級的命令,我們不能放行,請大家手牽手,組成人墻,不讓車輛行駛上高速公路。”
10多名執(zhí)法人員迅即組成了8米人墻堵在彝海收費站口。
激動的車主仍開車向前,將人墻推移了四五米。
“同志們,無論如何不能讓車輛上站,駛入高速公路。”李偉一邊向執(zhí)法人員說,一邊給車主和乘客做工作:“請你們不要激動,我們一直和有關部門保持聯(lián)系,只要道路檢測完畢,我們馬上放行,我們是為大家的安全考慮,請大家不要激動!”
人墻鋼鐵般的一動不動,始終沒有一輛車上站。直到接到上級4點正式開通放行的通知后,李偉與他的同事才撤離現(xiàn)場。
想到5個小時艱難的工作情景,李偉不禁流出了熱淚,他激動地哽咽道:“我們的隊伍是好樣的,這支隊伍是過硬的,是拉得出去的,是能打勝仗的!”王改喜淚流滿面地對筆者說:“那次執(zhí)勤,李支隊的手臂被車輛掛傷流了不少血,疼得他頭冒虛汗,但他還是咬著牙關指揮我們完成了任務。”
筆者在支隊的大事記中統(tǒng)計到,從2008年至2014年,李偉參加各類搶險事故處理累計24次,每次搶險他都沖鋒在前,靠前指揮,有效保障了管轄路段的道路安全暢通。
那一條條蜿蜒的公路記下了李偉奔波忙碌的身影!
那一座座雄偉的山巒刻下了李偉不辭辛勞的足跡!
在六支隊干部職工眼中,李偉是一頭拓荒的牛,是一面鮮艷的旗,是一團燃燒的火。這面旗帶領干部職工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榮譽:2004年,獲得全省稽征和高速公路交通執(zhí)法系統(tǒng)政務信息工作先進單位一等獎;2005年,被交通廳評為交通稽征暨高速公路交通執(zhí)法系統(tǒng)先進單位;2006年,獲得全省交通行業(yè)政務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顯示:六支隊先后獲得省交通廳、高速公路管理局(執(zhí)法總隊)、州委州政府等單位的表彰獎勵近20次。
“高速公路交通執(zhí)法工作是把人生價值很好地與為人民服務相結合的職業(yè),我們要靠感情留人,在‘人性化’中建設一支過硬的隊伍。”
“支隊長時時刻刻把我們一線職工的冷暖放在心上,我們只有干好工作才能報答他的關懷!” 8月16日,筆者來到雅西高速公路彝海安檢站采訪李偉的事跡。這天氣溫是15攝氏度,50多歲的彭必吉穿著大衣,握著筆者的手,老淚縱橫地說。
雅西高速公路彝海安檢站,海拔高度2600多米,冬天平均氣溫零下10攝氏度以下,風雪大,生活用水經(jīng)常結冰,生活條件艱苦,工作任務繁重。全站共有14名職工,每天24小時執(zhí)勤。
2012年隆冬,胡剛帶領支隊業(yè)務科室人員到雅西高速公路彝海安檢站檢查工作時,發(fā)現(xiàn)執(zhí)法人員服裝不能適應彝海的高寒氣候,隊員凍得瑟瑟發(fā)抖。
李偉聽了胡剛的匯報后,立即安排辦公室人員統(tǒng)一購置了軍用棉大衣、棉帽、棉手套和毛皮鞋,并親自將御寒衣物送去。
50多歲的孫廣林非常感動,緊緊地握著李偉的手:“感謝了,感謝了!”
李偉到職工宿舍看望大家時,發(fā)現(xiàn)被子單薄,也無法洗澡。回到支隊機關后,他要求支隊辦公室立即為他們購買取暖器、電熱毯、熱水器等。
“李支隊的行動溫暖了我們的心。”五大隊副大隊長付月說。
彝海安檢站職工用實際行動報答組織的關心:2012年至今,未出現(xiàn)因工作失誤造成的安全事故。
“作為黨員干部就得時刻關心干部職工的疾苦。高速公路交通執(zhí)法工作是把人生價值很好地與為人民服務相結合的職業(yè),我們要靠感情留人,在‘人性化’中建設一支過硬的隊伍。”這是李偉掛在嘴邊的話。現(xiàn)任六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張蓉,家住甘洛縣,距離西昌200多公里,稽征改革時原被劃轉到駐地在冕寧縣的六支隊五大隊。后來在李偉支隊長的關心下,把她從五大隊調到駐地在西昌的一大隊,李偉對她說:“從西昌坐火車到甘洛方便些,你可以多照顧家庭。”張蓉動情地說:“領導這么關心我,我還有什么可說的,只有好好地努力工作!”
“平時雖然和支隊長接觸不多,但李支隊長平易近人,關心下屬的作風我印象深刻。”支隊監(jiān)督科干部王建英,是2012年6月從越西考入六支隊五大隊的,后借調至支隊機關。丈夫在外經(jīng)商,安家在西昌。當時她兩個小孩要從越西到西昌來上學,需要解決戶口問題,李偉了解情況后,親自與辦公室協(xié)調,開具工作證明,使她在派出所及時辦理了戶口遷移手續(xù),解決了孩子入學問題。
支隊職工勒爾支鐵的三個孩子經(jīng)常生病,致使家庭十分貧困。2012年上半年,勒爾支鐵身患重病住進涼山州第二人民醫(yī)院,家庭無力支付醫(yī)療費用。李偉知道后,主動到醫(yī)院看望他,并把身上僅有的2000多元錢全部送給了他的家屬,并鼓勵他堅強地戰(zhàn)勝病魔,爭取早日康復。回到支隊后,李偉立即組織職工捐款,再次帶頭捐款1000元。在他的帶動下,全支隊共捐款1.1萬元,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李偉對同事、對朋友總是慷慨解囊,但一般人很難了解他的經(jīng)濟狀況。李偉共有五姊妹,老二是殘疾,醫(yī)藥費和養(yǎng)老保險由他承擔;老二去世后,留下幼女無人照料,他承擔起了侄女的撫養(yǎng)培育。
在家庭經(jīng)濟負擔較重的情況下,李偉沒有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取不當利益,沒有違法違規(guī)行為。
為李偉開車5年的司機崔光偉,經(jīng)常與李偉出差到成都。“用餐多是我們每人吃一碗面條了事。”崔光偉說。李偉從未讓司機付過1分錢,崔光偉要搶著付錢時,他總是說:“我的工資比你高,你還有家人要你養(yǎng)活,這吃飯錢不能讓你給,你攢點錢供你娃娃上學。”
也許,李偉所做的事的確太普通、太平凡、太微不足道了。但筆者想:就像那奔騰浩蕩的大江大河,最初的源頭只不過是一條小河小溪。正是由于這些點點滴滴的平凡小事,才推動了我們事業(yè)的發(fā)展,正是因為這些普普通通的平常之舉,才鑄就了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脊梁。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李偉就是不簡單,李偉就是不平凡!
各大新華書店有本暢銷書,書名叫《細節(jié)決定成敗》,作者汪中求說:“中國人不缺勤勞不缺智慧,我們最缺的是做細節(jié)的精神!”
李偉卻把細節(jié)做到了一種極致, 把細節(jié)做到了一種境界!
“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李偉深深地懂得這個樸素的道理。
“組織上把我安排在這個崗位上,就必須拼命干好,才不辜負上級領導的信任和百姓的厚望,才對得起我一米七八的大個子。”
2013年7月9日下午,在支隊會議室召開支隊半年工作總結會,會議進行到一半,李偉講話的聲音越來越小,人們發(fā)現(xiàn)他臉色變白、虛汗淋漓……
胡剛低聲建議道:“支隊長,您先休息一下……”話音未落,只見李偉頭偏向右側,鮮血從口中噴涌而出,身高178cm、體重99公斤的他“砰”的一聲栽倒在地。
霎時,參加會議的支隊領導、科室負責人、大隊負責人等20余人被眼前突如其來的情景驚呆了,片刻之后,大家呼喊著“支隊長,支隊長……”奔跑過去,眼前的李偉緊閉著雙眼、不省人事,豆大的汗珠布滿了黝黑的面頰,鮮血仍然不停地從嘴角涌出,染紅了地板和他白色的襯衣。
驚慌失措的參會人員不約而同從褲兜里掏出手機撥打了急救電話120。
筆者在采訪時,胡剛說:“當時他吐出的鮮血大概有200多CC。”
住進涼山州第二人民醫(yī)院急救室的李偉,又一次噴吐了大量的鮮血。
那一夜,支隊干部職工焦急地在急救室外的走道上靜靜地守候到天亮。人們多么盼望李支隊長平安無事啊!
然而,生活是那么的殘酷和無情,醫(yī)生告知:“人是搶救過來了……”
人們的臉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但是,他已經(jīng)確診為‘胃腺癌晚期’。”
人們的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接著有人說:“這么好的人,怎么可能得癌癥,而且還是晚期?”
醫(yī)生說:“請相信我們的診斷,這是科學。”
這一躺,李偉在醫(yī)院住了12天。
出院的第二天,李偉拖著虛弱的身體到支隊組織班子人員召開了會議:“在我生病期間,將財務管理工作交由梁國濱副支隊長臨時負責,執(zhí)法管理工作交由胡剛副支隊長臨時負責。”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偉的病情越來越重,強健壯實的身軀迅速地消瘦了下去,體重也由99公斤銳減到54公斤。
2014年3月2日,李偉出現(xiàn)了“幽門梗阻”的現(xiàn)象。辦公室干部李琦陪同李偉再次前往華西醫(yī)院做檢查,找到2013年7月19日為他做過手術的腸胃科專家,專家無奈地告訴他:“你的病情我們很了解了,沒有治療的必要了,回涼山堅持每天到醫(yī)院輸些營養(yǎng)液,如果營養(yǎng)液都輸不進去了,你的人生就走完了。”
此時,熱愛生活、熱愛交通事業(yè)的李偉有些癱軟了,身旁的李琦和崔光偉攙扶住了他。站在他身旁的妻子鄧福華和女兒暗自垂淚。
李偉本想放棄繼續(xù)治療,但在上級領導、單位同事、親朋好友以及家人強烈要求他繼續(xù)住院治療的情況下,他很無奈地住進了省腫瘤醫(yī)院,醫(yī)生告訴他:“要抓緊消炎,好馬上進行手術。”
他堅決地說:“等明天局里開完工作布置會后再進行手術吧!”
醫(yī)生說:“你不要命了?再不抓緊時間進行手術治療,我們也無能為力了!”
3月3日下午,李偉提前半小時,第一個趕到局(執(zhí)法總隊)三樓會議室參加了全省高速公路管理工作會議。會議一完,局(執(zhí)法總隊)黨委書記劉剛等領導對他進行了慰問,希望他好好養(yǎng)病,不要牽掛工作。他當時眼眶里噙滿了淚水,感激地說:“組織這么關心我,我很感激。但我也知道我的病情,我想把我最后的這點時光用在工作上。”看著身體虛弱的李偉,劉剛拍了拍他的肩,哽咽地說:“多保重!”
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輸上液,李偉又給負責紀檢工作的胡剛打電話說:“六個大隊的紀檢工作要進一步抓緊抓實……”
3月9日,李偉躺在病床上,從手機微信上得知轄區(qū)一輛黃磷運輸車發(fā)生爆炸后,強忍著手術后的劇痛,掙扎著坐起身來,連續(xù)撥打10余個電話給支隊現(xiàn)場負責人,密切關注、關心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和搶險人員安全。
3月28日他辦完了出院手續(xù),在這之前的26天里,他曾分別10多次打電話給胡剛和梁國濱,了解單位工作情況。
3月30日,支隊召開安全工作會議,一大早,他強忍病痛,第一個到達會議室,同事們都勸他好好休息,他說:“我的時間不多了,要多努力工作。”這樸實的話語使在場的人們?yōu)橹畡尤荨?/p>
比鋼鐵更堅硬的是共產(chǎn)黨員的血肉之軀,面對身患癌癥的絕境,李偉坦然笑之,辛勤工作。
可以說,為了工作,他一直在透支生命。
施偉接受筆者采訪時說:“他對工作太盡心盡力了,他是我們的榜樣。因為一心想到工作,他從來都沒有參加過一次體檢。”
支隊辦公室副主任王珂告訴筆者,李偉生病后與生病前一樣對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yè)業(yè)。只要不住院治療,他都是7點半第一個到支隊機關上班,下午都是最后一個離開支隊機關。平時他喜歡到各個科室與科室負責人、工作人員交流工作,交心談心,了解支隊職工思想情況、工作情況。
筆者在支隊辦公室的記錄中看到,李偉檢查出病情以后,花在治療上的時間只有70多天。生病期間,李偉在病床上組織召開了兩次黨委會。最后一次黨委會,討論了干部問題,一是王改喜同志因身體原因,辭去五大隊大隊長職務,經(jīng)黨委會研究同意其辭職,調到一大隊任主任科員。五大隊工作條件艱苦,工作任務重,在五大隊沒有合適領導帶領情況下,懇請局(執(zhí)法總隊)調回支隊職工李俊波(借調五支隊工作)負責五大隊工作。二是討論付月、葉虹均、楊琦三名副大隊長試用期滿按期轉正問題。胡剛含著淚水對筆者說:“2014年2月,在涼山州第一人民醫(yī)院召開的那次黨委會議時,他躺在病床,掛著輸液,臉色蒼白,聲音微弱……讓人十分感動!”
生病期間,李偉還深入到大隊、收費站和服務區(qū)50余次,全面了解支隊職工、公司人員和廣大司乘人員的實際困難和需求,為干部職工解決實際困難21次。司乘人員張勇厚、羅萬瓊夫婦為執(zhí)法六支隊送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金光閃閃的兩行字:“滴水情深獻愛心,永傳后世留功名”。
“組織上把我安排在這個崗位上,就必須拼命干好,才不辜負上級領導的信任和百姓的厚望,才對得起我一米七八的大個子。”李偉這平實的話語道出了一個無私奉獻者的心聲。
是的,在他歷任所長、副處長、車購辦副主任、工會主席、副支隊長、支隊長的每個工作崗位上,都留下過辛勤的汗水、閃光的腳印,到處都有他忘我工作的身影。…………
李偉的故事就像葡萄一樣一串一串的,敘不完、述不盡。
“只要生命不息,我就會戰(zhàn)斗不止,為高速公路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余暉。”
“我深感這次的病是不能好起來了,我好懷念過去56年來那些美好的時光,父母把我從小拉扯大,和同學們一起讀書,和同事們一道工作幾十年,現(xiàn)在的工作、生活,在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是多么的幸福美好喲!我也想像你們一樣,多活幾十年,為父母養(yǎng)老送終,沒機會了,就拜托我的孩子們了。中國健康發(fā)展,未來多么美好,我舍不得呀……我真誠地祝福你們健康,幸福地走完一生。愿天下人健康長壽,別了,親人們!別了,美好的祖國!”
這是2014年7月15日21時40分,李偉在生命垂危之際發(fā)給領導、同事和親朋好友的短信。
此時,李偉所有的同事與親朋好友都收到了這條催人淚下,讓人動容的短信。
那是一個漫長的夜,親朋好友、支隊同事都失眠了。攀西高速公路公司路安部經(jīng)理湯小強說:“收到他的短信,我看了三遍,邊看邊流淚。想起我們?yōu)榻煌ㄊ聵I(yè)共同戰(zhàn)斗過的點點滴滴……他把一腔忠魂永遠留在了美麗的大涼山。”
支隊監(jiān)督科干部王建英說: “我讀了他的短信后,眼睛馬上就模糊了,他是一心撲在工作上而病倒的……”
支隊職工楊正權說:“收到李支隊的短信后,我心里像刀絞一樣難受,一個身材魁梧的人,說倒下就倒下了,他是為我們交通事業(yè)累倒的……”
王珂立即給李偉回了一條情真意切的短信:“敬愛的李叔叔,和您共事10年來,感謝您的關心照顧,您既是我尊敬的上級領導,又是我工作上的領路人。您的以身作則為我們詮釋著黨員精神,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與病魔作斗爭,看著您日漸憔悴的身影依然伏案工作,我深感心痛,您一直很堅強地面對病魔,一次次地打敗它。無論何時,您都保持樂觀堅強,您的精神鞭策著我努力前行,我能遇見您這樣的好領導是我的榮幸;無論何時,您都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我們與您同在,加油!”
李偉住院期間,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周道平帶領中層干部看望了他;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長羅玉宏,黨委書記劉剛,副局長梁奕、陳光華,總工程師祁家全等領導前往醫(yī)院慰問了他,希望他早日恢復健康,盡早回到他工作的高速公路第一線。李偉表示:“只要生命不息,我就會戰(zhàn)斗不止,為高速公路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余暉。”
然而,2014年7月30日早上8點24分,四川省腫瘤醫(yī)院第三住院部33號病床,李偉懷著深切的眷戀走完了他56年的人生道路,永遠地離開了為之奮斗了近40個年頭的交通戰(zhàn)線,永遠地離開了所深愛著的親人和并肩戰(zhàn)斗的同事們。
噩耗傳來,支隊所有的干部職工都為失去這樣一位好領導、好兄長、好同事而悲痛不已。“彌留之際,同事們在病床前輕聲呼喚著‘支隊長、支隊長’時,他的眼淚順著眼角就流淌下來了……他真的是深深地愛著他的工作,愛著他的同事。”胡剛淚流滿面地告訴筆者。
7月30日下午,省交通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周道平率廳高管局、廳人事勞動處、廳辦公室負責人,前往成都東郊殯儀館,代表廳黨組和廳黨組書記、廳長彭琳同志,沉痛悼念積勞成疾、因病逝世的李偉同志,并看望慰問其遺孀和女兒。
周道平強調,李偉同志長期在邊遠地區(qū)交通運輸戰(zhàn)線一線工作,他對黨忠誠、為民務實、愛崗敬業(yè)、甘于奉獻,帶病堅守崗位、堅持工作,終因積勞成疾使病情惡化而不幸逝世,表現(xiàn)出了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的優(yōu)秀品質和崇高品格。我們要大力學習宣傳李偉同志的先進事跡,進一步凝聚弘揚交通運輸系統(tǒng)的正能量,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昂揚的斗志、振奮的精神,推動全省交通運輸科學發(fā)展、加快發(fā)展,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李偉為人們做出了精彩的注解:共產(chǎn)黨員不能只為自己活著,只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奮斗融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中去,個人的精神就能在這之中得以永生,與人民同在,與青山同在,生命就能在高速路上延伸!
…………
幾天的采訪結束了,作為筆者,我們在結構這篇人物通訊時,卻難以下筆,我們在反復思索,是李偉的什么精神使一個個被采訪者淚水盈盈?是李偉的什么思想境界使一個個被采訪者滔滔不絕?
沉思好久好久后,筆者腦海里突然想起文天祥的著名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還想起李偉對黨的交通事業(yè)的忠誠,關于“忠誠”二字,我查閱了《現(xiàn)代漢語》,上面解釋道:“忠誠,就是對國家、人民、事業(yè)、領導、朋友等盡心盡力。”李偉的家住在攀枝花,工作地點卻在西昌。自結婚起,他與妻子兩地分居。家里的重擔更多地落在了妻子身上。妻子鄧福華說:“為了工作,家里上到裝修房子,下到買根針,他都沒有操過心。他對工作比對家要付出得多得多。”
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的男人的背后,必然有一個堅強的女人。這些年來,李偉在外面摸爬滾打,鄧福華在家中撐起一個圓滿的家。接受筆者的采訪時,她總是說李偉是一個愛工作勝過愛惜自己生命的人!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管理局(執(zhí)法總隊)黨委書記劉剛說 :“李偉同志近40年來,無論在交通系統(tǒng)哪里工作,都始終揮灑著自己的汗水,燃燒著自己的生命,用鋼鐵般的意志和信念,實踐著自己的人生誓言。”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管理局(執(zhí)法總隊)局長羅玉宏說:“斯人已逝,風范長存。李偉同志的精神像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永遠激勵著我們?yōu)榻煌ㄊ聵I(yè)奮斗、創(chuàng)造、獻身!”
四川省交通廳黨組書記、廳長彭琳說:“李偉同志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是,他那可歌可泣的事跡依然讓我們震撼!李偉同志在自己的工作中以他的滿腔真情,以他的無私奉獻,以他的無悔追求,為我們樹起了一面共產(chǎn)黨員的旗幟。我們?yōu)槔顐ネ靖械津湴粒±顐ネ倦m然走了,但是他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四川交通人心中!全省交通人要向李偉同志學習!”
行文至此,筆者腦海里又想起了著名詩人臧克家的詩句: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李偉活著的是對黨的交通事業(yè)的忠誠信念、是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2014年7月30日,四川省交通廳黨組書記、廳長彭琳指示:“要深入廣泛地學習李偉的先進事跡,在全省交通系統(tǒng)大力宣傳李偉的先進事跡。”
2014年7月31日,四川省交通運輸廳作出了向李偉學習的決定。
李偉在交通戰(zhàn)線上留下堅實而閃光的足跡,演奏出了一首激動人心的“忠誠”之歌!他帶著“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但是,為了崇高的交通事業(yè),就是付出生命也值得”的錚錚格言走了,無限眷戀地靜靜地走了。
李偉用生命鑄就了一座大寫的豐碑。
倒下的身軀化作了巍峨的群山,不死的精神化作了交通建設者的雄風!李偉那對黨的事業(yè)的忠誠,對交通建設的真情,就像熊熊燃燒的火焰,將永遠激勵著人們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