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捷
工程企業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不可小覷
■文/朱捷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企業為了在競爭中取勝,以體制、機制、機構的變革,應對市場的風云變幻,在這個過程中,由于檔案意識還很薄弱,企業注重的是直觀的經濟效益,看重的是與生產經營直接相關的部門或機構的工作,而忽略了文件收集、利用、歸檔工作,伴隨變改中的人員流動,出現的是文件資料、技術資料流失的現象。甚至有的企業檔案工作的地位在企業改制中,出現擠脫現象。本文在企業檔案管理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問題存在的原因,進而闡述了解決這些問題擬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企業檔案問題成因對策措施
1、檔案工作與企業變革的不同步。
2、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與企業的發展需要不相適應。檔案工作是一項十分專業的系統工程,檔案人員不僅要掌握檔案管理理論,還必須懂得具有本企業生產經營特點的一些工程技術方面的知識,有了較廣博的知識面,才能對多方位的工作應對自如。
而現行不少企業的檔案人員兼職的居多,客觀上導致對檔案知識的學習、掌握不夠,其素質不能適應企業檔案工作的需要。
3、企業檔案的“主體”錯位。檔案的主體明確性,是一個企業檔案工作的關鍵。當前不少企業的檔案主體觀念存在偏差,影響了企業檔案工作水平。不少企業幾乎把企業的人事檔案當成了企業檔案的全部,即主體,而忽略了企業自身發展所形成的真正確定企業命運的頗有價值的“主體”檔案,直接影響企業檔案的開發利用和企業的發展。
4、企業檔案編研工作薄弱。有為才能有位。檔案工作的地位,檔案工作廣為重視,從某種程度而言,是靠檔案的服務價值來確立。但不少企業的檔案工作純粹停留在收與管的層面,一方面由于素質的不到位,另一方面編研意識的缺乏,造成檔案的編研工作難以,檔案無以得到很好的利用。這是導致檔案工作在有的企業沒有地位,可有可無的最主要的原因。
筆者認為,導致企業檔案管理工作出現漏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因企業性質特殊,在辦事流程及日常工作中自主性較大,易造成檔案管理政策性失控。如某些項目的審批,企業往往是先斬后奏,導致重要文件、審批手續不齊全、不完整,造成檔案資料缺失。
2、企業檔案管理人員兼職過多,且大多不具備檔案方面的專業知識。檔案管理人員的頻繁更迭、檔案交接手續不完備也是導致檔案缺失的重要原因。企業人員流動性較大,檔案管理人員更換相對頻繁,如交接雙方沒有端正思想、明確責任,無法保證檔案交接工作按照規定辦理,出現漏洞。
3、在企業產權變動中,企業和主管部門對檔案處置不力造成檔案流失。如一些公司在關停過程中檔案隨意堆放;在破產清算過程中會計檔案頻繁借出,未辦理借出、收回手續;企業的設備檔案、基建檔案已被原企業辭職員工帶走;職工調出帶走的人事檔案沒有辦理移交手續等,都會給國家、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1、首先要克服法制意識淡薄的病根。樹立法制意識,是做好企業檔案工作的基礎。搞好企業檔案工作著重要從“提高認識、強化制度”上下功夫,使依法治檔深入人心。首先是提高執法的認識;其次要提高重要性的認識。胡錦濤同志曾指出:“檔案是人類活動的記錄,是人們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重要依據;第三要加強檔案工作的制度建設和管理網絡建設,把檔案工作列入企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保證檔案工作專項經費,落實各級領導檔案工作責任制,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專兼職檔案人員隊伍,使依法治檔工作落到實處。
2、注重在穩定隊伍、提高素質的基礎上推進檔案管理工作改革創新。針對檔案工作性質,企業要確定專人管理檔案工作,針對企業檔案管理的特點和管理人員素質差的情況,企業領導要積極選送檔案人員參加檔案專業知識培訓,提高檔案人員業務素質,同時要穩定檔案專業隊伍,加強企業檔案管理工作。
3、理論聯系實際,有針對性地抓好主體工程檔案管理工作。企業主體檔案是企業檔案的核心,在抓好其它檔案的同時,著重抓好主體檔案的歸檔工作,特別是抓好技術檔案、設備儀器檔案、產品檔案管理工作,及時做好設備檔案和產品檔案的收集、整理與歸檔工作。保證企業檔案的完整性。
4、鼓勵自主創新,搞好開發利用,為企業各項工作服務。如何利用好企業檔案,開發企業檔案信息資源,是企業檔案管理的目的;是擺在企業檔案管理人員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
5、學習先進的檔案管理理念,建立高效的網上檔案管理系統。加強企業的信息服務工作亦是企業國際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以企業的檔案工作為依托,成立市場信息服務中心,建立網上檔案管理系統,不僅能夠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克服企業管理的盲目性,而且能夠為企業的發展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總而言之,只有重視檔案管理工作,穩定人員,結合自身檔案特點,管好、用好檔案,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才會促進企業檔案工作迅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沐舒坦.淺談檔案管理的創新與發展[J].科技與實踐研究,2011(5).
[2]李思雨.世界檔案管理理論之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論壇,2012(8).
(作者單位: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