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明
環境噪聲監測現狀、問題及方法探討
■文/李明
摘要環境噪聲監測是目前環境監測的三大主要監測項目(水、氣、噪聲)之一,是人們認識環境、評價環境的重要手段,是制定和執行環境法挽、標準,進行環境決策的依據。要改善聲環境質量,必須加強環境噪聲監測工作,為環境噪聲管理提供準確、及時、科學的信息。鑒于此,本文對環境噪聲監測現狀、問題及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環境噪聲監測現狀問題完善
環境噪聲污染主要來源是交通噪聲、工業噪聲、施工噪聲和生活噪聲。在我國城市環境噪聲污染已經成為干擾人們正常生活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據統計,在影響城市環境的各種噪聲來源中,社會生活噪聲占470%,工業噪聲占8%一10%,建筑施工噪聲占5%左右,交通噪聲占30%。我國重點城市區域環境噪聲總體水平在56-58dB(A),處于中等污染水平,約有2/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高噪聲的環境中。我國重點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總體水平近10年來居高不下,已有3/4以上的城市交通干線兩測噪聲平均值超過70dB(A);低于70Bd (A)的城市比例不到20%。全國每年因道路交通噪聲污染導致的經濟損失約合人民216億元。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的環境噪聲監測已具備了環境噪聲常規監測的能力。但仍存在諸多問題。
1、噪聲監測專業人員醫乏
目前,環境監測系統內部聲學專業人才十分稀缺,而且最近幾年,由于各級政府對噪聲環境監測工作不是十分重視,很多搞噪聲的老員工有的退休有的“轉業”干其他更重要的監測工作,接替的新人員大都是非專業人員,能力較差,又缺乏技術培訓,使噪聲監測專業人員嚴重匾乏。在實施噪聲例行監測,特別是噪聲糾紛監測時,有些監測站的技術能力不能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
2、監測數據收集與處理落后
監測數據收集與處理是評價聲環境質量,提高噪聲監測工作的環節之一,也是重要的環節。可目前總站收集與處理噪聲數據是:收集過程困難,處理手段落后。近來情況已有了相當改善,但仍有問題。一方面有我們軟件系統需要提高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人員的責任心問題。我國環境噪聲監測頻次:道路交通噪聲每年監測一次,僅靠一年一次的測量尚不足以真實反映一個城市本年度的平均噪聲水平。
3、監測技術體系的不健全
我國聲環境保護及監測方面的標準、規范相對發達國家還不完善,標準滯后于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監測規范操作性差的弊端日益顯現。而且標準修訂、規范建立往往時間很長,跟不上監測與管理的需要,
一定程度的阻礙了監測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隨著城市化建設結構的變化,新出現的環境問題,如:敏感點與企業同一樓的噪聲監測問題、服務行業的噪聲干擾問題,樓內的設施噪聲監測問題等,還沒有相應的技術依據。
4、監測儀器設備落后
由于噪聲檢測人員使用的儀器大多都是便攜式,需要監測人員到現場。如此多的點位要需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繁瑣而簡單的工作耗費了監測技術人員大量的精力,因而大多數噪聲監測只停留在簡單的數據獲取階段,而無暇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和評價,導致我國環境噪聲監測水平的滯后。
1、提高對噪聲工作的認識
近年來我國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大,監測任務日趨繁重,噪聲工作欠帳較多,監測站為完成管理緊迫任務疲于奔波,顧及不到噪聲工作。但也有主觀上輕視噪聲工作的原因。噪聲工作對于“水”和“氣”監測工作而言,還不處在主戰場。但是這不等于就可忽視噪聲工作。噪聲工作也有位置,環境監測工作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對噪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根據噪聲工作的特點,使噪聲監測工作進一步同管理需要結合,一方面進一步同老百姓的需求結合。努力做好噪聲工作。
2、加強噪聲管理
噪聲污染是客觀存在,完全沒有噪聲干擾是不可能的。我們所需做的就是把較大的噪聲降低到對人無害的程度,把一般環境噪聲降低到對腦力活動或休息不致干擾的程度,這就需要加強噪聲管理。從世界各國的經驗看,比較有效的措施是研究低噪聲車輛,改進道路的設計,合理規劃城市,實施必要的標準和法規。據統計,城市噪聲中交通噪聲約占75%,其中機動車影響面最廣,而汽車則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因此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對機動車噪聲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制定出有關法規和標準進行控制,并每3到5年進行一次修訂,30年來使得歐洲汽車噪聲平均減小了lOdB,有效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環境,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3、加強培養,形成穩定的噪聲監測隊伍
對專業人員匾乏的不利局面,各級環境監測站要確保噪聲監測相應機構和人員配置,保證噪聲監測人才的相對穩定。通過科研合作、定期開展交流與培訓等形式,堅強技術人員的培養,提高監測人員的工作能力、增強監測人員的工作信心。總站也應將籌劃建立噪聲監測人才庫,穩定監測系統噪聲監測隊伍,發揮監測人員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萬本太.中國環境監測技術路線研究[M].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吳忠標.環境監測[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3]吳勇,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測量方法若干問題探討[J].滬天化科技,2009 (4):370-372.
[4]GB12348- 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S].2008.
[5]舒適,朱云芳,噪聲監測中背景值問題的探討[C].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09:609- 611.
[6]HJ 2004- 2009,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S].2009.
(作者單位:沛縣環境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