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娜(山東省游泳運動管理中心 山東濟南 250101)
游泳運動在普通高校普及推廣的可行性探究
趙艷娜
(山東省游泳運動管理中心山東濟南250101)
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改革的不斷深入,全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也在逐步開展。游泳運動作為新世紀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目前已被多數高校列入大學生體育教育課程。總體來說,游泳課程在高校發展具有一定基礎,如今更是順應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為了促使游泳運動在高校的深入開展,該文立足于有效促進體育教育多樣化、全面化,將對游泳運動在普通高校的普及發展進行可行性探究。
關鍵詞:游泳運動普通高校發展需求普及推廣因素分析
在國家全民健身計劃中,游泳是主要倡導推廣的健身項目之一,其對于促進人們身體健康和塑造體型有著重要作用[1]。它的實用價值不僅僅表現在危機時的自救,還體現在學生堅強意志的培養和身體素質的提高。另外,游泳運動適應性廣,趣味性強,是進行終身體育鍛煉的有效途徑。為了使中國社會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大學生群體更好地適應進入社會后生活和生存的需求,游泳運動在高校普及和推廣儼然已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游泳在中國出現很早,據說在大禹治水時已經發明不少游泳的方法。然而那時游泳只是一門重要的生存技能。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參與游泳的時間和機會增多,游泳才開始作為一種運動逐漸在民眾間普及并發展開來[2]。
中國近代的游泳運動首先開始于香港和廣州。它以中國最早的游泳池,即1887年英國人在廣州沙面修建的25 m游泳池為開端,從此游泳運動由南向北逐漸發展壯大。尤其是近年來,人們對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游泳場所等基礎設施也逐漸完善,使得游泳這項老少皆宜的運動受到更多人的歡迎。
然而,游泳運動作為一門課程迄今為止還在發展階段。不必說大多數沒有開設游泳課的高校,即便是有,它的發展也不盡完善。所以,游泳運動在高校體育教育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據悉,目前高校體育運動教學項目中最常見的是球類運動、田徑運動、健美操運動、體育舞蹈以及民族體育運動等項目,而集健身性、娛樂性和終身性于一體的游泳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還未得到充分發展。隨著人民物質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觀念的增強,游泳運動也成為當今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項目之一。新時期的大學生體育教育主要是以培養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提高體育知識技能的學習為目標。教育內容會依據學生的個體需要和學校的教育設施而進行調整。與此同時,游泳運動的周期性特點以及高校課程的靈活性也為游泳運動的普及推廣提供了良好契機。
2.1社會全面發展人才的需要
作為青年一代的大學生群體,國家和社會對他們有著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體育教育理念,“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都將促使大學生向著更加良好的方向全面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完善,對人才數量需求不斷增加的同時,也對人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未來社會各個領域需要的是“高精尖”人才,他們不僅要具有知識、學歷和能力,還要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為社會需要能夠長期并且穩定創造社會價值的人才,所以游泳運動在高校的普及推廣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的需要。
2.2學生健身方式多樣化的需求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的推進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城市和學校高樓林立的狀況迫使學生的體育運動從戶外轉向戶內,加之各大高校體育教育基礎設施不斷完備,為學生的健身活動提供了多種選擇。有需求就會有發展,通過對比,這種憑借自我支撐力和推進力在水里活動的游泳運動,其運動環境的改變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與眾不同的運動方式也給了他們更多新的感官體驗,因而更加受到大學生的歡迎。
2.3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要求
游泳運動能夠使肌肉勻稱發展,增強身體耐寒能力。它有助于鍛煉大學生的內臟功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并且能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從小學會游泳,不僅可以為競技游泳奠定良好的基礎,還能掌握生活、勞動中的一項技能。
游泳運動需要借助自身肢體的動作和水的作用力進行。經過長期訓練能夠增強全身肌肉的協調能力。人們在游泳時,身體必須要保持平臥的水平姿勢,于是,這改變了人們平常運動,如跑步、打太極、跳健美操等站立運動的空間定向。加之在游泳池內,受水的浮力影響,初學游泳的人所受到的水壓,讓他們的呼吸比在陸地上困難。然而就是在這兩種不同環境的作用下,經過一個長期的持續訓練,學生的有氧耐力得到了明顯提高。與此同時,學習游泳需要學生不斷地克服困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意志品質。因此,游泳運動是實現“健康育人,終身受益”這一體育教學目標的最佳選擇。
在對眾多因素的分析中,游泳運動在普通高校的推廣并非一帆風順。從學生方面來看,有些學生具有畏水心理(特別是在北方);從教師方面來看,師資力量比較欠缺;從基礎設施方面來看,全國大多數的普通高校還沒有完善的游泳教學基礎設施。為了促進游泳運動在普通高校的有效推廣,針對這些不利因素,可采取如下建議措施。
3.1重視對教師的專業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
教師是開展游泳運動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了教師的職業素養之知識素養,即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然而縱觀大部分高校游泳運動的教學現狀,教授游泳運動的教師大都是非專業出身,他們只是迫于學校課程任務的壓力,暫時代理游泳課的教學工作,可這在游泳運動的標準化教學中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目前的游泳運動教學中相對缺乏專業老師。同時,這也是游泳課在普通高校難以推廣的關鍵因素。因而,教師的專業性培訓成為普及推廣游泳運動的重中之重。
重視教師的專業性培訓,這不僅要求教師提高在游泳運動方面的專業能力,還要求他們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因為游泳運動的學習是一個綜合過程,包括游泳技能的學習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在當下高校游泳課程的教學對象中有一部分學生群體,他們來自農村,自小接觸水較少,也就是俗稱的“旱鴨子”。對水的天生畏懼性使得他們在面對水的時候會產生嚴重的心理恐慌[3]。面對這種普遍存在的情況,就要求教師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學知識,在游泳的教學活動中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悉心教導,耐心講解。
3.2完善游泳教學的基礎設施
游泳教學基礎設施是普及推廣游泳運動的物質保障。但是在目前,大多數普通高校游泳的基礎設施嚴重脫節,一些深處內陸、
且資金缺乏的高等院校還沒有專門的游泳館,甚至是游泳池。部分有泳池的高校也因其安全設施的缺乏影響了游泳運動的順利開展。
鑒于這參差不齊的發展現狀,各大高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投入相應資金用于游泳池或游泳館的建設,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場地和良好的環境。如果在短時期內無法實現標準化的泳池建設,可以考慮和當地的俱樂部合作,讓他們提供訓練所需的場所,而學校負擔一定的費用,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新時期,大量惠民、便民的科學技術不斷出現與應用也給未來高校泳池的建設提供了新思路,如經濟實用的拆裝式泳池,它能夠靈活利用已有場地,像操場、廣場、閑置的廠房等,既不用大規模動土、消耗資源,又能節約資金、重復使用。其投資成本低、建設效率高的優勢,極大地促進了游泳運動在高校的順利開展。
3.3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
在已有游泳課的高校中,游泳運動的教學方式單一,常常教師只是簡單教授動作和技能;課堂教學以班為單位,組織混亂,教學效果低下;課時安排不足,學生缺乏實踐練習。
因此游泳運動的教學實踐需要多方努力。首先,教師改變教學策略,從原有傳授理論知識轉向鼓勵學生進行實踐練習,讓學生掌握更多實用技能。采用靈活機動的教學模式,以適應與學生實際課堂的需要,如集體練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理論課與實踐課相結合等。其次,由于當前高校體育教學課時安排的局限性,很多學生的練習僅限于選修課上的學習與練習,因而往往是淺嘗輒止[4]。所以開放專門的游泳場地,為學生課后練習提供時間和場地上的保證。最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專業的示范視頻,如專業運動員比賽的精彩視頻,這在調動學生參與游泳課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游泳動作也有著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學習。當然,組織業余的小組比賽,實行積分的考核制度都可以豐富游泳課的教學活動。
所以,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游泳運動,還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學習游泳的自信心。總而言之,要實現游泳運動在高校的普及推廣,就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從而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游泳運動作為大學體育教育的課程體系改革的關鍵一環,縱然在目前的發展現狀中,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問題存在。然而,任何新事物的發展必然經歷一個自我革新的困難時期。道路雖曲折,但前途很光明。游泳運動的開展已是大勢所趨,相信隨著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游泳運動在普通高校的普及推廣將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左華.山西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開設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4.
[2]肖勤,韓紅英.大學生體育教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許平肖,苑永寬.女大學生在游泳課中心理障礙探析[J].邯鄲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38-47.
[4]賈麗娜,國語歌.游泳運動與學校游泳課程的開展[J].華章,2010(1):118,124.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c)-0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