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琳(鄭州輕工業學院體育系 河南鄭州 450001)
關于當前高校健美操教學的探討①
陶琳
(鄭州輕工業學院體育系河南鄭州450001)
摘 要:健美操是大學體育課程設置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減肥、健美、健康觀念成為社會潮流,體育健美操越來越成為受大學生們追捧的體育課內容,更多學生也選擇選修或者主修健美操課程。該文試從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的角度出發,探討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希望健美操教學能不斷改進,以適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學習需求。
關鍵詞:健美操教學問題
健美操主要包括競技健美操、健身健美操和表演健美操三大類內容。它是一種有氧運動,是持續一定時間的、中低程度的全身運動,主要鍛煉練習者的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質的基礎。跳健美操有很多益處,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地強身健體,還具有減肥功效,它集健美和健身于一體,尤其更加適合女性,因此受到了廣大女性同胞的喜愛。
20世紀末開始,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健美操開始在我國發展。健美操伴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開始現代化和正規化,隨著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也在不斷走向更高層次并開始迅速發展起來。1998年,我國體育總局出臺了《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旨在全國范圍內開始逐步推廣健美操,以促進人體健康機能,滿足健身市場和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這為我國群眾學習和鍛煉提供了有效的科學指導,也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了健美操應當具有的功效,是促進我國健美操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此后,高等院校參照這個標準,在高校的課程設置中對健美操教學進行了多方研討和合理規劃。該健美操鍛煉標準使傳統的健美操形體藝術得到了極大改進,使健美操活動更加具有力度和生機,也更加健美,使健美操運動兼顧了藝術與運動的雙重屬性,并對該運動進行了深化和改進,在健美操靈活的動作上配上了明快清晰的節奏,正好迎合了大學生追求個性、時尚的理念。健美操在高校的應用、發展過程中,學校不斷探索、改革,形成了諸多教學方法,如自選、俱樂部等類型的授課及培訓方式都被廣泛運用。
隨著時間的飛速發展,健美操運動在我國的發展不斷趨于完善和成熟。2004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套健美操標準。2010年,出臺了第三套健美操標準。一系列標準的出臺為滿足社會廣大群眾精神文化要求提供了更好的指導和幫助。與此同時,高等院校也在體育教學理論和實踐中進行了持續不懈的研究和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和進步,健美操逐漸被更多的人喜歡和接受;健美操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較多的改革,體操內容等多個項目都被引入到健美操國家標準和高校課程設置中。通過不斷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改革,大學生更方便地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學習健美操課程的具體方向,還可以自主選擇學習與健美操相關的文化課程,這在一定程度上既有利于提高其體育技能,又能增進人文素養,也使健美操具有更強的生活實用性,可謂真正是素質教育的方向。到目前為止,我國高校的健美操教學和發展已經相對趨于成熟和完善,但仍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對此,需要我們繼續深思和改革。
1.1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健美操教學內容仍然不夠豐富。健美操是一項內容豐富的體育運動,學習健美操不只是簡單地學習形體動作、掌握基本套路,它還具有很強的培養學生德、智、美等方面的價值。健美操是一種藝術體育形式,又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和學科知識,綜合學習價值很高,因此,無論是教育部門、體育教師還是學生自身,都應當認識到,健美操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健康、藝術修養、人文素養的鍛煉和提升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它是一種極具魅力和能量的體育藝術形式;另一方面,盡管健美操有如此多的積極作用,我國的健美操教學也跟隨時代潮流取得了不小成就,但是,就當前的高校健美操教學情況來看,仍然是處于教育的初級階段,在健美操的形式教學和內容傳授上仍然與國際趨勢存在比較大的差距,還沒有真正完全挖掘出健美操自身應有的價值與魅力。例如,對健美操的形式創新、動作編排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還不夠。在考核健美操的學習、實踐、掌握上,一般都是采取理論知識考試和動作實踐表演相結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掌握健美操情況,對學生的評價、考核顯示出片面性。
(2)健美操教學方法創新不夠,教學形式單一、陳舊。大學生是追求時尚潮流的主要社會群體之一,他們對青春、時尚、健美有著獨特的認識和感知能力,因此,對健美操課程的期待和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大學生們希望尋求的是一種通過學習真正能讓他們從內而外散發出與眾不同的美的學習方式,身心輕松、愉快也是最重要的學習目的之一,這就決定了陳舊、過時、缺乏創新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必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是教學改革和實踐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當前,多數高校采用的死搬硬套、無實質內容傳授的程式化的教學方法必須得到改進,這種枯燥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教學期待和身心發展是不吻合的。
(3)健美操教學實踐與社會大眾需求存在著較大的脫節,健美操社會化推廣途徑不夠。健美操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還是更多僅僅出現在課堂上,沒有能夠真正普及校園、走向社會,成為一種全民體育健身形式。相對于各種球類等傳統、流行已久的體育類型運動,很少有健美操聯賽等活動形式,使健美操不能真正成為普及到學生群體的大眾體育形式,也使專業學習健美操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此外,健美操專業畢業生面臨就業障礙。由于在學校接受不到更多的專業學習和實踐鍛煉,致使學習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既沒有其他扎實的專業技能,又沒有精湛的專業技能從事本行業工作,因為,相對于普通的高校就業來說,時尚、運動行業往往只需要的是本行業內的高精尖人才,達不到一定的層級是很難被廣大公司和學員認可的。因此,就出現了學校教育和就業市場需求脫離的現象。
(4)需要加強健美操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同時加強教師隊伍專業素養和人文素養培訓。當前的高校體育老師一般都是身兼數職、身兼數班,一位體育老師既教各種球類運動又教各種體操運動,缺乏真正專門的專業老師。這種現象使學生學到的各種技能都只是皮毛,而得不到更加深入、系統的學習。體育教育也應當像文化課教學一樣,聘請單一性、專業化的老師教學,在教師的數量和質量應該同步增多、提高,建設一支專業化的教師團隊。大量非健美操專業教師進行專業教學,使健美操教學的專業性水平難以提升,也
不利于廣大熱心學生積極投入到這項課程的學習中去。同時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培訓,這樣教出來的學生才能真正提升綜合素質。師資隊伍建設和培養不夠,說到底還是反映出我們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這是需要反思和改進的。
針對我國當前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應當通過以下途徑予以解決。
首先要創新和完善健美操教學模式。各高校要進行全新的定位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新元素新樣式。傳統體育教學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背離了教學的真正內核。創新性的現代化體育教學,要實現學生為主、老師為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健美操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體育老師要在教學方案多插入參與式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教師教師進行健美操授課時要注重基礎教學、對健美操動作要逐個分解、傳授到位,即讓學生從基礎學起,再全面、系統學習。師生之間要實行互動教學、互動學習,要在教學、學習過程中實現師生雙贏。此外,教師應當因材施教,多開展各類活動、表演,增強學生實戰能力。
其次是要實現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高校體育教師要積極豐富健美操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在理論知識學習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認知和審美能力,增強學生舞臺表現力;在實踐教學內容方面,教師要多調查、匯總學生喜歡的內容和方向,增加健康活力健身操和流行操等,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此外,要多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積極利用學校的網絡和多媒體設備,從硬件上保障學生的學習需求。
再次,要改進教學考核機制。要嘗試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考核,同時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和差異化的健美操運動狀況評定本門課程成績;其次,應當制定更加細化的評分標準,而不只是看學生的整體表現,要盡量體現出專業性和認真的態度;此外,還要注重學生在教學評價體系中的主體作用,學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要進行互評,從而完善健美操的考核、評價機制。
最后,要加強培育高素質的體育教師和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教學質量高低、教學目的成敗的核心所在。為此,(1)加大教育資金投入,鼓勵教師團體科研、創新,探索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教育體系;(2)各高校要把體育這門課程真正重視起來,不斷提高其在學校教學中的地位,不能重文化課知識輕體育鍛煉;(3)要不斷優化健美操教學的師資結構,積極引進一批年輕化、有活力、有潛力的年輕健美操教師群體。
綜前所述,雖然我國高校的健美操教學取得了很大進步和成功,但總體上看還存在著許多與學生需求、社會需求不相適應的地方,對此,高校和體育教學工作者必須重視并加以改進。
參考文獻
[1]胡曉蕾.體育美學[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曹健勝.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王海林.音樂美學通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4]陳雅.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研究綜述[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9).
[5]榮華.運動技能學視角下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編排與教學效果的相關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①陶琳(1986—),女,漢,河南鄭州人,碩士,助教,現為鄭州輕工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8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c)-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