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毅
(遼寧省體育局女子散打隊 遼寧沈陽 110179)
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科學性研究
劉承毅
(遼寧省體育局女子散打隊 遼寧沈陽 110179)
作為一項格斗性體育運動項目,散打是人們公認的世界上最為實用的體育競技項目之一,散打運動獨特的項目特征對運動員體能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近年來,隨著散打項目受人們重視與喜愛程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散打運動員開始重視體能訓練。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具體的實踐環節,很多問題逐漸滋生,嚴重影響著運動員體能的提升,如何確保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科學性成為散打運動亙古不變的研究話題。該文闡述了散打運動的特點,并探討了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了體能訓練科學化的對策。
散打運動員 體能訓練 存在問題 科學性 研究
散打是中華武術的精髓部分,該項體育運動項目洋溢著獨特的民族風格與氣息,是中華民族民間智慧的結晶,歷來備受人們喜愛和尊重。在散打運動中,體能是運動的基礎,同時也是日常體育訓練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在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中,如何結合運動員生理、心理等特征和散打項目技術特征,將科學先進的訓練技術引入體能訓練中,提高體能訓練的科學性,確保散打運動員綜合素質的提升至關重要。
1.1 科學性與規范性
任何一項體育項目要想長遠健康發展,必須要運用科學、規范化的規則來約束,散打項目也是如此,其規范性與科學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穩定發展,主管部門對該項目的研究力度加大,安排、監控、設計、體能訓練也更加規范、系統。二是大批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訓,促進了散打運動發展。三是運營管理科學化、散打項目更加完善科學。這直接推動了散打項目的健康快速發展。
1.2 發展推進的變換性
隨著散打體育運動項目的改革與發展,運動規則不斷更換,散打運動逐漸朝著“主動快速、技術全面、出奇制勝、拼搏冒險”的方向發展,其變換性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散打運動的主動快速性增強。各運動員逐漸體現出技術與靈巧的結合,以突顯自身風格。二是技術更加高超、全面。三是賽事更加激烈,對抗性更強。四是散打過程中得分部位與分值也呈現出變化。五是多樣化腿法的應用,促進摔法的多元化。
1.3 不確定性與對抗賽節奏感強
散打運功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導致了比賽的不確定性。如運動員身體狀態、心理狀態以及賽場周邊環境的變化都增加了運動的不確定性。散打是一項對抗性十足的體育運動項目,隨著對抗雙方的競爭,將本身悄無聲息的節奏演繹地更加緊張和節奏感十足,再加之賽場的很多不確定性,很容易使觀看比賽的群眾產生興奮感和震驚感,使整場散打比賽體現出恒久的價值。
2.1 對體能訓練的重視度不夠
近年來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已經開始得到重視,但重視度依然不夠,這主要表現在領導不重視、散打教練員不重視以及受經濟因素制約被迫不受重視3方面。毋庸置疑,要想提升散打運動員的綜合水平,必須要由強勁的體能做基礎,但目前我國部分武術管理者以及教練員依然沒有形成對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重視,加之地方領導不樂于投入資金和技術支持體能訓練,如散打體能訓練師資不足、器材不夠等嚴重制約著體能運動發展。
2.2 不能全面理解體能訓練內容
對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內容而言是多方面的,它不僅包括對運動員力量的輔助訓練,還包括對運動員耐力的輔助訓練,還有對其速度的訓練等。一般的散打項目教練員在對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時,由于不能正確理解與把握體能訓練的內容,常存在訓練偏差,訓練隨意性強、目的性不明確等狀況,這使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常陷入僵局,嚴重背離了運動員體能運動規律,阻礙了運動員體能的發展。
2.3 散打體能訓練方式和手段陳舊
散打是一項競技型體育項目,它對運動員體能素質要求頗高,而在體能訓練實踐操作中,必須要有科學的訓練方法與手段才能循序漸進地提升散打運動員的體能。訓練要基于散打運動員的身體和心理特點,明確訓練內容,并做到重難點突出,方法得當貼切。但在目前的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中,訓練方式與手段老套陳舊,未能完全激發運動員的興趣與激情,要么盲目借鑒、要么死板生硬,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故體能訓練效果較差。
2.4 對散打體能訓練的監控不夠
隨著散打競技項目的不斷發展,訓練監控在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中的作用日益明顯,科學運用訓練監控一方面可很大程度上提升運動員體能訓練效果,另一方面還能盡可能減輕運動員在體能訓練過程中造成的傷痛,確保運動員身心健康。散打體能訓練監控在體能訓練中占據著愈加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監控缺乏,嚴重制約著散打體能訓練的效率,因此,必須改變這一現狀。
3.1 提升對散打體能訓練的重視度
體能訓練在提升我國散打運動員綜合運動水平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提升對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重視度,全面支持、鼓勵體能訓練發展,提升體能訓練效果。主要可從以下3方面做起:一是強化地方領導對體能訓練的重視。領導重視可形成“重視”效應,繼而帶動地方教練員、運動員等對體能訓練的高度認同與支持,繼而推動體能訓練發展。領導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為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提供各項支持。如配備資深的體能訓練專業教練員、拓展散打體能訓練場地,配備體能訓練各項器材,確保體能訓練各項內容有效開展。二是強化教練員對體能訓練的重視。散打教練員應以身作則,不斷迎合時代發展需求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通過多種途徑改善自身教學技能,運用科學的體能訓練方法和手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確保我國散打運動員體能的不斷提升,從而帶動其綜合素質的攀升,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散打運動員。
3.2 科學、全面把握體能訓練內容
科學、全面把握體能訓練內容,是確保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礎與前提,體能訓練內容包括力量訓練、速度訓練和耐力訓練。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力量訓練方面。散打運動的力量輔助訓練主要通過手臂和腿部發力完成散打動作,因此,要把握好小肌肉群和大肌肉群的控制方法,在適當的時機運用不同的肌肉群類別,實踐證明,散打運動若能調動大肌肉群的力量,訓練效果最佳。故力量訓練要進行臥推、平推、深蹲等訓練以發動大肌肉群的作用。另外,加強對肌肉群的控制訓練也很必要。二是耐力訓練。首先,要確保散打訓練強度、數量、重復次數、間隔時間以及休息方式的合理安排;其次,要基于對抗賽的特點和運動員身體素質進行專項耐力訓練;最后,要通過恰當方式培養運動員吃苦耐勞、堅毅豁達的優秀品質。三是速度訓練方面。訓練內容主要包括出拳速度、收拳速度、踢腿與技術速度訓練等等。
3.3 豐富散打體能訓練方法與手段
散打體能訓練應克服傳統體能訓練的弊端,不斷創新體能訓練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創新方法:一是懸吊式訓練法。該項體能訓練方法日漸得到業內人士的普遍認可與接受,它以更加科學、更加高效、更加優化的優勢很好的提升了運動員的體能,乃至其整體散打水平。懸掛式訓練法主要包括仰臥單腿支撐、側臥單腿支撐(左右兩腿)、肘立撐等體能訓練內容。懸掛訓練的價值在于增強運動員肌肉群力量,使其身體各項部位發力更加協調有力。二是基于散打賽事的時間以及項目的供能形式展開訓練。散打體能訓練要遵循散打賽事時間,如對凈打時間、總局數、局間休息時間要有精確的把握。通過對時間的把握提供給運動員充足的供能時間,使其盡快回復訓練狀態。要使運動員具有良好的回復供能能力,強化體能訓練很有必要。三是根據散打項目技術動作、技戰術等進行體能訓練。這要求訓練者對運動員拳法技術、腿法技術以及摔法技術有一個到位的分析與歸納,繼而進行有針對性體能訓練。
3.4 促使散打體能訓練監控嚴格化
要想提升散打體能訓練的效率,強化散打體能訓練監控,促使體能訓練監控嚴格化很有必要。主要可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對散打體能訓練效果進行監控。這主要包括對運動員訓練數量的監控、訓練強度監控兩個方面。前者可通過觀察運動員外部特征變化(如出汗、面色等)實現監控與調節,后者可通過運動員內部特征(如心率大小)實現監控與訓練調節。二是調控好散打運動員的體能狀態。這主要包括對運動員的超量恢復調控、生物節奏調控以及心理狀態的調控。這3類調控如果能做好,散打運動員定能保持良好的賽場狀態,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提升運動員的整體散打素養。因此,散打體能訓練應充分發揮訓練監控作用,提升訓練效果。
綜上所述,散打運動項目具有科學性與規范性、發展推進變換性、不確定性、對抗賽節奏感強等特點,為確保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科學性,必須結合該運動項目特征,遵循運動員身心發展規律展開訓練。再者,針對體能訓練中出現的重視度不夠、內容理解不全面、訓練手段陳舊、訓練監控缺失等問題,應對癥下藥,因地制宜,不斷運用多種途徑推動體能訓練效果的改善。
[1]盧慶朝.我國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研究綜述[J].湖北體育科技, 2012(3):298-299.
[2]李兆偉,盧俊,李躍忠.對散打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探索[J].搏擊(武術科學),2009(12):50-51,61.
[3]馮霞,司幸偉.散打運動員體能與技戰術發揮的關系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4(2):67-69.
G852
:A
:2095-2813(2015)10(a)-004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