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少朵 張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體育部 陜西咸陽 712100)
淺談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措施①
薛少朵張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體育部陜西咸陽712100)
體育課程是貫徹學生教育過程中時間最長的課程,高校的體育教學也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體育課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強身健體,對培養大學生團結、堅持、勇敢、自律的品質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也可以培養大學生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和能力。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的體育教學已跟不上時代的需求,出現了諸多問題。該文從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對高校體育教學做了分析,提出改進措施。
高校體育教學問題措施
隨著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和功能也發生了諸多變化,由傳統的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目前,高校的體育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大學生終身從事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為目標,使大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能和知識,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隨著國外一些先進的體育教學理念和理論傳入我國,逐漸被各高校所采用或借鑒,我國的教育專家和學者通過研究,提出了一些與時俱進的改革,這都對我國的體育教學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高校體育是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連接的紐帶,2014年10月2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體現出了在后奧運會時代,國家將把體育的重心慢慢轉移到全民健身上來。高校體育教育要轉變教學觀念,應以培養學生的個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終身從事體育的能力為教學目標。自《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頒布實施以來,各高校進行了涉及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等方面的改革,但在現實的發展中,高校的體育教學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逐年下降的體質測試成績、一些新興項目出現后,體育教學中出現的教與學的矛盾比較突出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繼續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改革,以滿足當代大學生對體育以及體育課程的需求。
2.1教學內容繁瑣冗雜,課程重復開設
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課程設置大多以達標為體育鍛煉的目的和根本任務,大綱對學生要學習的體育項目作了規定,使得體育教學內容偏多,在規定時數內難以完成,造成每個項目只能是走馬觀花的學,效果不佳。[1]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學基本上是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重復,以排球、籃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武術等為主,當前流行的民族體育、休閑體育、生活體育等在日常的教學中所占課時比較少,課程設置跟不上時代的需求,這對大學生養成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非常不利,大學生畢業后沒有一兩個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項目,長此以往,大學生就不容易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這對培養大學生終身從事體育的能力也是非常不利的。
2.2體育教學設施不完善,課時設置不合理
體育教學因其特殊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需要各種不同的教學場地和教學設施來滿足,雖然近幾年高校對體育場地和體育教學器械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也不能很好地滿足日常教學的需求。尤其是隨著我國高校近幾年的擴招,高校大學生逐年增加,高校現有的體育教學場地和教學器械由于數量少,而且種類單一,已很難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嚴重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的開設。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第五條規定:“普通高等學校的一、二年級必須開設體育課程(四個學期共計144學時)。修滿規定學分、達到基本要求是學生畢業、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之一。”第六條規定:“普通高等學校對三年級以上學生(包括研究生)開設體育選修課。”但大部分高校體育必修課時不足,大二以后也不開設體育選修課。一些大學生受就業壓力的影響,在大三、大四及研究生階段都放棄了對體育的學習,專心投入到理論文化課的學習中。
2.3體育教學過于注重技術傳授,忽視體育價值觀的培養
高校的體育教學不僅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體育價值觀是體育的價值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應,或者說是體育價值的基本觀點,基本看法,是指導人們對體育問題做出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的基本原則。良好的體育價值觀會給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產生積極的影響,也可以使大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而在目前,高校的體育教學過于注重技術的傳授,而對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卻不夠用心,這不利于擴大學生的體育知識面。輕視體育文化內涵的發掘,把高校體育理解成就是跑、跳、投及球類運動等活動,不利于大學生的正確體育價值觀的形成。[2]
2.4高校不重視體育教學的地位,體育師資不理想
全民健身運動的不斷深入,為高校體育注入了新的內涵,高校體育教學已不再停留在體育課這種單一的形式上,已發展成為一種多層次、多因素、多形式的有機系統。[3]高校的體育部門承擔著高校體育教學的重任,但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學校資金投入不足,教務部門從制定教學計劃、教學條例、教學內容、教學考核機制等,都未認真聽取體育教學部門的合理意見,導致制定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等不符合實際需求,這極大的限制了體育教學的開展和發展。
高校的體育師資對體育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有著直接的影響。隨著時代的進步,出現了很多新興項目,比如網球等,大學生對新生事物充滿了興趣,但高校缺乏專業教師,一些新生的、熱門的體育運動項目在高校開展情況不樂觀,導致了教與學的矛盾以及教學質量的下降。
3.1對高校體育教學課程目標要有充分的認識
對高校的體育教學課程目標有充分的認識,真正理解高校體育教學課程目標的重要作用,才能認識到高校開設體育課的重要意義,認識到體育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課程設置上,完善課程內容,多開設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情感培養上,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自尊自強和獨立思考的品質;在終身體育觀念方面,傳授學生健康的重要性及獲得健康的途徑,畢業后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
3.2加速體育教學設施建設,為體育教學創造有利環境
高校開設體育課教學,對高校的體育教學設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各種體育場館、器械以及其他體育設施等。因此,在國家對高校進行改革的新形勢下,高校的體育部門和體育教師要積極爭取學校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以獲得更多的資金來建設體育場館和其他體育設施等,滿足日常體育教學的需求;在新建的體育場館等設施上,高校要有合理的規劃,以滿足不同的體育教學項目的需求。不但如此,有些體育設施年代久遠,已經嚴重老化,要對這些體育設施進行改造,以防止在體育的教學中事故的發生。高校還要與政府、社區等校外組織共同建立體育活動基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
3.3提高師資建設速度,滿足體育教學的需求
隨著近幾年高校的擴招,在給高校帶來充足的生源和豐厚的收益時,也給高校帶來了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教師的嚴重不足,尤其是體育教師。因體育教學對教師的專業理論、專業素養、專業技能等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導致了體育教師的嚴重不足。高校的體育教師水平如何,對體育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一支專業知識扎實、政治素質過硬、結構合理的體育教師隊伍,是高校開展體育教學提高質量的重要保障。
在高校的體育師資隊伍建設上,改變過去傳統的依靠行政手段對教師的聘用、培訓、考核、晉升、獎懲等,依法管理,樹立競爭意識,完善競爭機制;注重對青年教師加大培訓力度,做好青年教師和骨干教師的銜接工作;鼓勵體育教師接受繼續教育,提高體育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專業水平;革新教學思想,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3.4構建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分數的高低來評價學生對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掌握的程度,這也反映著體育教師的教學質量。這種以分數的高低作為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我們要完善高校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考核內容應加大體育鍛煉的過程性評價。考試形式也不應以單一化的分數作為考核標準,而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診斷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在評價中,也可以采取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相結合的評價形式。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對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高校的體育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可以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還可以促進大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此,高校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為高校的體育教學創造積極有利的條件,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1]魯維安.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202-203.
[2]吳長青,張鳳華.高校體育選項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0(5):123-125.
[3]張冬梅.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34-35.
G8
A
2095-2813(2015)01(b)-0134-0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年教改研究一般項目資助,項目編號:JY1302136。
薛少朵(1963—),女,漢族,陜西銅川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