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籃球運動在我國高校的校園生活中受到學生們的普遍喜愛,也是大學生最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之一,而當前具有代表性的大學生籃球俱樂部有CUBA,他們專門致力于大學生籃球活動,很多大學生將這個俱樂部定義為生圓夢的地方,從而吸引了很多高校學子參與到籃球運動當中,根據2014年清華大學對全國142家高校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有95.5%的大學生高校生活過程當中愿意接觸并從事于籃球運動,但是依然可以看到有1.5%的大學生對于籃球運動不感興趣甚至是不屑一顧,這樣明顯的反差也說明了當前高校籃球教學過程中是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問題的。
雖然當前我國有很多高校都開設了籃球教學課程,但是在實際的籃球教學過程當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的,具體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教學理念落后;知識體系更新不及時;實踐缺失。
從我國籃球運動的發展史來看,籃球運動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但是,中國開始重視并大力發展這項運動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開始的,由于我國國情的原因,當前高校所使用的籃球課程教材受制于西方以及前蘇聯籃球課程教學的影響,并且這些理論通過我國專家學者的常年研究和實踐才逐步地形成了當前中國高?;@球教學的理論體系,而籃球項目作為一種實踐性相對較強的項目,對于理論知識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也就是說,籃球教學理論具有很大程度的固定性以及習慣性,而籃球教學理論的落后則對于籃球教學的實踐有很大程度的影響。我國的籃球教學基礎理論,本來就是借鑒其他國家的籃球教學方式而逐漸形成的,因此在發展的時間上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比較短,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籃球教學理論一直以來都是處于一種閉門造車的狀態,沒有很好地吸納國外的經驗。在當前籃球的戰術體系以及技巧,甚至比賽規則不斷變化的今天,滯后的籃球教學理論則制約了高校籃球教學的發展,很多高校則是多年以來重復使用同一本教材,這些教材沒有太大的新意,也沒有緊跟時事的發展,因此對于高?;@球教學來講是一種缺失,不利于籃球教學的順利開展。
知識體系的更新對于任何學科來講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對于籃球教學來講也是如此,籃球運動由西方傳入中國,而籃球運動的比賽規則、相關的技巧,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地變更。但是,從當前高?;@球教學的實踐來看,整體的知識體系,在使用西方的舊版教材,沒有結合時代進行更新,這樣一來就使得教學脫離了實踐,并且不利于那些有志于有事業上發展的學生的發展。通過對當前相關文獻資料的搜集和整理發現,中國的籃球教學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漏洞,尤其是在知識體系方面,作為中國籃球的領軍人物姚明曾經對中國籃球的教學方式進行了赤裸裸的批判,認為教育就是在閉門造車,完全跟不上當今籃球事業的發展,跟不上時代的要求。但是縱觀我國的專家學者對于籃球教學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學者對于高校教學課程提出了一定的設想,但是這些設想都是基于西方籃球教學的理念,想要在中國進行普遍的推廣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很多高校的籃球課程教學或者是沿用傳統的教材,受傳統思想的制約十分嚴重。比如,高校的籃球課程很多的都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嚴重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和社會屬性,并且也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心理差異等方面的問題,這樣的教育方式就嚴重影響了廣大學生對籃球課程的興趣,并且也降低了他們的參與性。
籃球運動本身就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運動,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不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運動素質的,需要將它們放到球場上去訓練,去鍛煉才能夠讓學生有所提高。但是從現實的情況來看,我國的大部分高校,普遍對于籃球課程的重視程度比較低,而籃球課程更多的是放在體育課的考核項目當中由體育老師兼任,但是畢竟術業有專攻,體育老師不可能十分全面地去為學生們講解籃球,并且為學生們制定出科學的訓練方式。比如,在研究調查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在湖北的某大學,籃球課程是包含在體育課程當中的,而整個學期籃球課程也僅僅只有3~4節,而在平時學生們更多的是自己去參加籃球運動,在體育課程當中老師基本讓學生自己去訓練自己去練習,這樣的籃球課程就失去了意義失去了樂趣,完全讓學生自己去體驗,這是不利于學生的心智成長的。
根據前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我國高校籃球課程存在很大程度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籃球教學大綱的缺失,沒有一個完整的教學大綱就會讓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計劃和章法可循,而傳統的籃球教學理論已經跟這個時代嚴重脫節了,因此該研究為高?;@球教學的改革提出以下幾個發展思路。
高?;@球教學以來都沒有一個教學大綱,而籃球教學沒有歸類到學生的教學任務當中,并且是參照青少年運動員訓練的一套方法來實施的因此就導致了在籃球訓練的過程中會更加重視生理上的意義以及技術上的意義,反而忽略了學生的主觀感受。因此,高效能、有教學的改革應當更加重視籃球教學的心理,重視學生的心理訴求,在大綱的設置和規劃上,結合教學規律結合學生的生理特征,設置由低到高不同層次的運動和鍛煉模式,來兼顧到更多學生的實際心理感受。就籃球教學的培養目標上來看,可以劃分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運動技能、運動參與以及社會適應5個方面,而將社會事業作為教學的最高目的,參與運動則是興趣,由此,將高?;@球教學的整個大綱變得更加立體更加具有多樣性,讓學生在參與籃球課程的過程當中更加容易得到滿足,并且更加樂意參與到籃球教學過程當中。
籃球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運動,不像其他的學科可以在課堂內就進行完成,應當讓學生運動起來。因此在高校這籃球課程的時候,需要將籃球課程與體育課程嚴格地區分開來,更加重視籃球運動的科學性,設立單獨的籃球課程,可以讓學生作為興趣課選修課來進行參與,在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籃球教學的過程當中,體會到籃球運動的樂趣所在。當前研究籃球教學改革的相關資料和文獻并不是很多,而研究相關理論的專家學者在一些觀點上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分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籃球教學需要嚴格的結合實踐,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讓學生體會到籃球運動的樂趣。
雖然我國高校的籃球課程教材更多的是以最基礎的青少年訓練理論為基礎進行編寫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結合了體育院校以及普通高校的教師的實踐經驗,但是這些教材仍然存在著理論研究滯后的情況,籃球運動的變化無論是戰術、技巧還是規則都變化的很快,因此,當這些教師將教材編寫出來的時候,這些教材就已經落后了,雖然籃球教學要更加重視實踐運動,但是卻不能夠忽略理論的指導意義。因為,如果籃球課程教材強的理論指導意義,那么再加上,教師個人的參賽經驗以及從業經驗就能夠很好地保證學生參與課程的有效性,通過理論和實踐的雙方面指導,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籃球這項運動的意義所在。縱觀籃球運動相對發達的國家,比如美國、俄羅斯等,其籃球教學的理論教材都是有一些或者是專門的科研人員進行編寫的,因此我們需要對這種方式進行借鑒,來編寫我們自己的籃球課程教材。
從當前的實際現狀來看,高校的籃球教學課程存在著很大程度的問題,無論是理論的缺失,還是實踐的匱乏,都導致了籃球教學不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長的需求,這就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在改革過程中,應當更加重視創新,更加重視借鑒,并且能夠結合時代的潮流為籃球教學不斷增添新的內容,讓籃球運動能夠真正的被廣大的高校學生所接受,讓這些學生能夠樂意地參與到這項活動當中。
[1]蔣國強.高校專業人才能力培養研究[J].體育文學,2013,30(4):103-106.
[2]王杰凱,等,新形勢下體育院校培養專業人才探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4,29(2):1-5.
[3]吳天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構建“3+1”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0(9):35-36.
[4]舒宗禮,夏貴霞,等.社會主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2014,20(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