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忠建(廣西賀州市賀州學院體育學院 廣西賀州 542800)
大學籃球訓練技術要點及實踐訓練探究
韋忠建
(廣西賀州市賀州學院體育學院廣西賀州542800)
摘 要:大學開展籃球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讓學生可以運用學習到的籃球知識和籃球技術來正確進行籃球運動,從而增強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在大學籃球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重技術要點的講解以及實踐訓練相結合。我們知道籃球屬于一項技術要求較高且比較細致的運動,對于學生的運動能力、戰術意識以及運動技術都有較高的要求,我們把技術要點分析和實踐訓練結合在一起來實施籃球教學,能夠發揮出非常好的教學效果。該文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對大學籃球訓練技術要點以及實踐訓練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籃球訓練技術要點實踐訓練探討
籃球運動在各大高校非常流行,也受到了很多學生的支持和喜愛,精彩的籃球比賽不但扣人心弦,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同時還有助于他們的身心發展。該文從大學籃球訓練的原則出發,分析了籃球訓練過程中一些重要技術動作的要點講解,最后對籃球實踐訓練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對籃球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
第一,把握技術發展敏感期原則。教師在設計學生技術訓練計劃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技術素質增長的時期,從而確保學生能夠在技術形成階段熟練的掌握各種個人技術、位置技術,之后再逐漸強化對抗和實戰技術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提高戰術素養,這一原則對于學生籃球技術的提升非常關鍵。
第二,籃球技術訓練應盡量與比賽的實際情境相結合。教師在設計訓練方式時,可以創設比賽情境,讓學生在具有比賽氛圍的環境下開展聯系。比如說有對手、有隊友的情況下進行技術訓練,從而讓訓練更接近于實戰[1]。
第三,意識支配下的技術訓練原則。這一點要求教師在開展籃球技術訓練的過程中必須要求學生考慮到不同技術動作的目的性,一邊訓練技術動作一邊思考,將意識的培養落實在訓練之中,讓技術與意識同步發展。
第四,技術訓練和意志努力結合的原則。教師在要求學生進行技術訓練的過程中應當要同時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相互合作的作風,培養學生控制自我情緒的能力以及勇于冒險的運動精神。這些都是實際籃球運動中要求運動員必須要具備的精神意志,也是他們充分發揮自身技術的前提條件。
第五,技術必須適應位置需要的原則。教師不單單要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術,同時還應當結合學生的個人性格特點以及喜歡的位置來培養他們。讓學生不僅能夠熟練的掌握各項籃球技術,同時還能夠精于某一位置。
第六,技術的全面性、熟練性以及簡捷實用性原則。當學生已經比較熟練的掌握基本的籃球技術之后,教師還應當要求學生注重技術動作的精細化。目前籃球比賽更多的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很多花哨的技術動作已經不適應當前籃球比賽的實際需要,技術動作的精細化符合籃球運動發展的實際要求。
2.1三步上籃技術訓練
三步上籃也被稱為行進間單手低手上籃,這一動作的技術要點除了兩步一跳之外,還包含了跳躍起身之后的手部以及腰部動作,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當對三步上籃的技術要求進行簡單的講解和演示。第一,給學生分析腳步動作,第一步要大,第二步要小,第三步的跳躍要有彈跳性,把腳步的動作分階段給學生進行講解;第二,腳步講解之后應當給學生進行演示,先由教師進行演示,之后再選擇兩名學生進行示范,讓其他學生找出教師與示范學生之間的動作差異,從而更好的理解動作要領[2]。
2.2搶籃板技術訓練
搶籃板這一動作的技術要點講解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致力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拼搶意識。一方面,應當注重提高學生的基本功。第一步,培養學生的拼搶意識,把學生分成相互對立的兩個小組,一組負責防守,一組負責進攻。在訓練中指導學生動作,鍛煉學生的拼搶意識;第二步,教師給學生演示投球,讓學生感知籃板球的反彈規律,要求學生在不同的距離和角度進行投球,感知投球和籃球反彈之間的關系;第三步,通過語言性的分析讓學生能夠理解拼、搶、攔等技術動作在籃球活動中的重要性,同時借助于學生之間的實際訓練來證實拼搶是獲取籃球比賽勝利的關鍵。另外還應當讓學生理解搶占位置對于控球、傳球的重要性。在講解過程中要求學生腳步要快,對籃板球的反彈有準確的判斷,能夠掌握搶球與護球的基本要領。
2.3戰術意識訓練
籃球戰術是為了在實際比賽過程中戰勝對手,結合客觀實際所選擇的個人以及集體配合的手段。而戰術意識即是從事籃球實踐活動中經過大腦積極思維過程而產生的一種正確反映籃球運動規律的特殊技能和能力。在實際的籃球比賽過程中,不單單需要學生能夠擁有較強的身體素質,專業的技術動作以及較強的心理素質,同時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戰術意識以及臨場的應變能力。籃球運動屬于一項集體運動,參與籃球活動的每一名學生都應該心存大局意識,能夠主動的和隊員進行配合,將個人技術能力充分的融入到集體之中,從而為集體勝利打下堅實的保證。
學生戰術意識的培養主要包含了下面幾方面:第一是敏銳的觀察力,應當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要求學生經常性的觀摩大型比賽來積累經驗;第二是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要求他們分析跑動防守的位置以及時機,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對抗訓練,從而提升他們在復雜環境下的快速思考和分析能力;第三是戰術思維的培養,學生應當對比賽過程中臨時變化的情況作出準確的判斷,從而盡快的對戰術進行調整,能夠做到技術技巧的靈活應用;第四是基本技能與籃球意識的訓練,在進行基礎訓練的過程中應當融入籃球意識的培養;第五是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技術訓練時合理的添加心理訓練的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穩定性,讓其更專注穩定的學習。
3.1實踐訓練設計
場景A:學生1從左邊進行突破,繞過主要防守隊員之后受到協防隊員阻擋,同隊學生2協助學生1進攻,學生1強行進行投籃,最后結果是突破失敗丟球;場景B:帶球學生投球起步太早,受到阻擋學生的影響,右腳第一步和左腳第一步跨度較大,導致彈跳缺乏力度,投球并未得分;場景C:控球學生和籃筐的距離大約為5m左右,
突然進行拋投,防守學生封蓋失敗。籃球打到籃板后反彈,補防隊員對落求位置判斷失誤從而導致丟球,投球學生再次控球投籃得分[3]。
3.2籃球技術實戰訓練分析
場景A:學生1需要突破2名防守隊員比較吃力,在這樣的狀況之下,若身旁沒有隊友的配合則可以選擇強攻,從而造犯規或者進行傳球。由于學生1的位置很難強行投籃得分,與籃筐的距離以及對方防守隊員都會對學生1產生干擾,從而導致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動作無法有效完成。這時應當選擇傳球給學生2,從而增加得分幾率;場景B:學生在投籃時存在一定的貪功心理,明知得分幾率較小卻依舊選擇不合理的投球方式,從而導致得分失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應當選擇傳球或者拋投,并非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或者可以持球突防,從而提高得分幾率;場景C:投球學生在無法有效突破的情況下選擇進行拋投,對方補防空白導致助攻隊員得到控球權,并進行二次投籃成功得分。一方面,防守學生缺少拼搶意識而導致籃板球接球失誤,另一方面,防守學生對持球學生的動作判斷失誤,導致防守失敗,從而造成對方球員得到進攻機會,最終成功得分。
3.3實踐訓練體會
總而言之,籃球的本質規律是攻守對抗、攻守互換轉換,攻守技術以及戰術之間的制約。所以籃球技術動作應當以攻守屬性當作是分類標準,從而讓學生對于籃球運動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能夠保持攻守對抗意識來進行籃球訓練。按照籃球技術動作的攻守特點我們能夠將籃球技術分成攻擊動作(主要包含投籃、傳接球、運球、搶籃板球以及移動等),防守技術動作(主要包含了斷球、打球、搶球以及防守對手等)。通過實踐訓練我們知道,籃球這項運動并非是理解和掌握了技術要領就能夠取勝的,最重要的是要把掌握的技術靈活創新的進行運用,同時還需要學生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另外在進行籃球訓練的過程中,技術講解與實踐訓練之間存在一定差距,學生應當通過實踐訓練來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在實踐訓練的過程中,按照學生理解各種技術動作的熟練度,我們再設計出符合他們實際情況的訓練計劃,從而讓學生更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籃球技術動作[4]。
技術要點講解與實踐訓練相結合的方式是大學籃球教學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過進行實踐訓練,學生能夠將領悟到的技術要領真正的運動到實際比賽之中,在對抗中不斷總結自身技術運用存在的問題,感知各個技術動作之間的聯系。通過辯證的眼光來分析和思考籃球運動教學,從而讓學生更加正確和靈活的運用學到的籃球技術,以便于提升學生的籃球運動素質,還能夠有效的促進他們身心素質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為高校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趙亮.探析大學籃球訓練模式中的創新[J].當代體育科技,2014 (33):23.
[2]馬浩林.大學籃球教學的技術要領講解與實戰訓練分析[J].運動,2014(5):92.
[3]李濤,靳勇.淺析拉伸技術在籃球訓練課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3(06):167.
[4]張麗芳,田應福.多媒體技術在云南農業大學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32):37.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4(b)-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