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凡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1)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學生是參與學校體育的主體,也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對象。學校體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體質,對他們進行德、智教育,為中華民族的身體素質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育全方位發展的接班人。其次,學生的體育意識帶動其體育行為。體育課程直接影響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行為。因此,學校體育工作應以學生為本,一切從學生的利益出發,圍繞學生展開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體育教育活動。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首要任務是教育并服務于學生,聽取并采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國家、地方和學校應制定并執行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地域特點的、科學的、合理的體育課程安排。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執行者,是學生體育教育的傳授者,是學生體育意識的引導者和學生體育行為的負責人。體育教師是參與安排和執行學校體育工作的關鍵人物。良好的體育教師不僅對學生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教育起重要作用,而且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與發展具有強烈影響。因此,國家要嚴格制定、執行并監督體育教師的選撥體制,加強體育教師的培訓掌握前沿方式方法。其次社會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重視,提高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給予體育教師相應的社會保障。加大社會人士尤其是家長對體育教師的尊敬和支持,從而也可增進學生和體育教師的情感,提高體育課的和諧氛圍。學校建立個體育專項教研室并制定各自專項教學工作計劃,學校各級要保障各體育專項的教師、經費、場地與設備。
體育課程主要以身體為主要練習手段,通過科學的體育鍛煉使體質增強。促進健康和提高體育修養為主要目的課程,體育課是學校的重要課程部分,在體育課中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新的運動技能來提高自信和培養團隊合作意識,為將來進入社會可以擁有良好的交際能力。
體育課程的設置要關心個體的差別與需求的不同,要以學生為中心。保障每一個學生受益。在體育課程設置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課程設置須根據體育自身的特點以及體育課程發展的趨勢,結合不同學校各自的地域特點,傳統體育項目特點來劃分課程內容和安排教學課時。例如: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緯三路小學傳統體育項目是乒乓球,該校組建根據年齡和乒乓球競技水平劃分的一系列乒乓球隊,學校配備有專業的乒乓球教練,并歷年在省市甚至全國舉行的學校乒乓球比賽中榮獲佳績,曾多次在河南省乒乓球傳統學校比賽中奪冠。該校也根據自身臨近河南軍區省委和鄭州市金水區教育局的地域優勢,優先將體育傳統項目乒乓球運用于學生體育課中,也創建了乒乓球課間操等體育競技活動。所以,我認為體育課程不僅要體現在運動技能的教學,更要結合身體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心理培養。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年級學生所應達標的體育健康標準來實事求是制定課程內容,教學時數。(2)不同學生的先天身體條件和心智成熟程度都差別,教學過程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自身身心發展的特征來制定教學計劃和劃分學習水平,并在各學習領域設置相應的水平目標。作為高級學段的學生學習體育運動技能要以發展性學習為目標,其他低級學段的學生要以接觸和提高興趣為目的,也可以將高一級的水平目標作為本階段學習的預期發展性學習目標。(3)加大課程內容的選擇性,靈活選用適當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根據學校設施條件的前提和大多數學生的興趣,在每一類專項運動項目中選擇簡單易學結合生活實際的動作技能作為教學內容,而學生可以選擇一兩個自己喜歡的運動學習。(4)評價體系的建立是一個重要的手段,它可以促進實現課程目標與激勵學生完成課程。把學生的體能、技能、態度、表現與合作精神放入學習成績評定范圍,讓學生參與評定過程,體現學生學習地位、提高學習興趣,以此發展學生積極進行體育鍛煉的動機、鞏固體育意識、促進體育行為。
良好的學校體育設施是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安全保障,是預防學生運動鍛煉中受傷的前提。為了保障體育課程的正常運行和提高體育課的全面性、豐富性來看,學校體育的場地器械需合格到位。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應是配備基礎,其次根據學校自身場地面積和課程開設的情況,可增設一切有關課程項目需要的場地,有利于豐富發展學生的運動興趣,激發主動運動的動機意識,促進積極鍛煉的體育行為。再者,學校建設場館必須規格規范,引進設施要質量合格,保障學生安全進行體育運動。并且學校應成立專業的體育場館管理小組對其進行定期檢查維修,確保安全。
學校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學生的興趣與專業的教學和技術指導。學生課余鍛煉項目應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并組織成社團進行交流練習。而學校要為學生課余體育鍛煉聯系和提供專業指導與場地,并不定時的組織開展各類體育競賽來調動全校學生參與課外鍛煉的積極性,培養學校體育干部的組織能力。學校每一次的體育競賽更能呈現出學校活潑生機的景象。
學校應以校級為單位組建各專項運動隊,運動隊的組建不應該以體院各年級為主,局限的選拔會影響外院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而是要吸收以全校范圍內對此項目非常熱愛與有熱情的學生,在對這些學生進行選拔后與體院學生共同的由專業指導教師帶領進行訓練。運動的隊的核心任務是要提高運成績以及可以代表學校比賽為校爭光。每個體育專項的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制定訓練計劃,保證訓練的質量,在一個周期的訓練后對每一個運動員進行評估。
社會環境是學校體育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主要表現在政治、經濟、社區、家庭等四個方面。(1)政治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影響主要是在國家和地方制定頒布的有關學校體育的方針政策和文件規定。(2)國民收入水平對學校體育的影響也是顯著的。學校要確保體育經費的投入,尤其是貧困地區,要及時向地方反應經濟狀況申請學校體育經費,使最基本的體育設施得到保障。加大重視對體育教師的科研經費和工資待遇。根據社會現狀,體育教師相較于其他學科教師社會地位依然較低,并會有主課老師向體育老師“要課”的情況。家庭經濟的收入水平也會影響其進行體育消費和參與體育活動的效果,所以社會可以籌集善款、體育用品資源等來捐助貧困生。(3)社區和學校屬于同一地域范圍,絕大多數學校周圍都會有社區。學校和社區緊密聯系,學校脫離不了社區,教師和學生同樣也是社區的成員,學校體育工作自然受社區影響。做好社區體育工作有利于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加大社區體育文化的宣傳,使人們樹立社區體育鍛煉的思想,形成良好的社區體育文化氛圍,指導社區開展多種運動項目的體育競賽可加強人們體育知識技能的交流,從而增強其對學校體育參與和學習的熱情。(4)家庭方面不僅表現在家庭經濟收入水平對學生參與學校體育的影響,還表現在家長自身對體育的認識程度、對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支持程度、對體育老師的配合程度以及家長對學校體育的工作見解等。學校可增設關于體育課程方面的家長會,不僅要向家長傳授體育課程重要性的思想和鼓勵家長樹立積極培養孩子運動能力的理念,也要聽取家長對體育課程的看法和建議,從而更好地改進學校體育工作。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都應合理對待關于學校體育問題。學校學生的保證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是強國利民的大事。重視學校體育工作的任務艱巨,刻不容緩。
[1]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王淑英.學校體育課程體系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3]吳挺.學校體育管理體制政策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4.
[4]王倩.“陽光體育運動”視角下河北省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參與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