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鋼鐵
(延邊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延邊 133002)
青少年足球學校后備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金鋼鐵
(延邊大學體育學院吉林延邊133002)
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一直以來都為國人所深深喜愛。隨著足球的發展,職業化在我國也逐漸深入,我國的青少年后備人才培養也在逐漸發生改變,原先的足球培養模式是屬于計劃經濟制度的各個級別的青少年業余體校的培養,現在已經轉向了市場機制下的足球學校培養模式,并且還成為了足球后備人才的主流模式。但與此同時,足球學校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足球人才的培養。該文將對我國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一次簡略的探究,分析現階段國內人才培養現狀。
青少年足球 人才培養 模式
足球作為一個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體育大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和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與一個國家的精神文明相關聯。伴隨著近些年來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的體育運動也在各個賽場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唯獨足球一直是國人心中的遺憾。而作為最有影響力的體育項目之一,這一直影響著我國體育強國理想的實現。而青少年的培養是足球發展的根基。因此,只有解決青少年的培養問題才能真正的是中國足球得到進步。
在之前的青少年人才培養模式中,主要有三個層面組成:基層的學校、地區級的業余體校和省一級的業余體校。在這樣的基礎上去選擇運動員代表省隊或者市一級的球隊。在選擇其中的優秀運動員進入國家隊。在以前的計劃經濟制度之下這的確是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但隨著當今足球的發展,這種舉國體制早已跟不上潮流了,足球職業化是現代足球發展的必然選擇。以前的業余模式早已不能滿足職業聯賽的需求。由此就誕生了一批青少年足球學校,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1.1足球學校的減少
在足球學校剛起步的階段,曾經形成了一段風潮,如雨后春筍,全國各地都大力發展興建足球學校,為職業聯賽貢獻了大量的人才,推動了足球職業化的發展。但由于其單純的靠市場經濟運作,在短期盈利不佳的情況下就會導致足球學校難以維持。據統計,在國內的足球學校最多時多大五百多所,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已經只剩五十多所,還有不少都處于風雨飄搖的狀態中。
1.2足球人口少
1.2.1國內的青少年培養現狀
青少年是足球發展的未來,只有作好青少年的工作,才能保證足球的發展。而實際上經過統計的青少年的人口只有三萬人。并且主要覆蓋地區少,主要集中在幾個足球重點城市,占了全國的90%以上。而對于一些去、足球欠發達地區注冊總人口只有三千余人。相對于中國的廣大人口,三萬人青少年人口顯得太少。
其中中國足球的代表地區為遼寧,而遼寧足球發展的核心地區又在大連。從大連的足球人才培養中可以側面反映出中國現今青少年的足球發展狀況。作為中國足球的基地大連人民一直以此為傲,在甲A時期大連足球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足球霸主,曾經多次蟬聯聯賽冠軍,引領中國足球前進。但隨著足球改革的開始大連足球開始逐漸走向沒落。由于當時遼寧省和大連政府對足球的大量投入支持,使得大連足球得到了別的地區得不到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形成了大連對其他地區的優勢。
但隨著市場經濟注入,政府支持力度不比以往,足球的發展需要引入市場的概念。隨之,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也發生了變化,由于足球的職業化的需求,俱樂部成為了發展的主體,因此開始引入大批的商家,但由于其總是把盈利作為最終目的導致急功近利的心態出現,對于足球人才的培養主要把注意力轉移到了俱樂部的梯隊建設上來。這無疑是一種空中樓閣的想法,由于青少年的基礎沒能打好,忽視了基礎學校的建設,導致人才培養出現斷層。
大連就是中國足球現狀的縮影,由于俱樂部過分的追求成績和利益導致了原先的許多基層足球賽事都不在開展。導致大連地區原本高漲的足球熱情逐漸低沉,廣泛的人民群眾基礎也都逐漸的在失去。正是由于忽視了青少年足球學校的建設和培養,使得原本強大的大連足球變得逐漸羸弱。由于青少年根基的缺失,中國足球也走到了一個投入越多回報越少的怪圈。
1.2.2國外的先進經驗
在一些發達的足球地區青少年足球的培養早已經形成了一套嚴謹的體系,足球文化也早已根深蒂固。比如作為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英格蘭,他們提出了“要把參與足球的機會讓給每一個人”這即是他們的基本足球理念也是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在英格蘭,足球的人才的培養主要以學校培養為核心,足球學校反而是起輔助作用,教育機構與英足總相配合,由英足總來管理教學中有關足球的部分,并設立學校足球協會管理。
在阿根廷則又有所不同,世界上阿根廷被認為是足球人才最大的培養基地和出口國。在他們國內有著大量的設立足球學校作為足球基礎的培訓基地,來培養14歲之前的學生。如果一旦進入到俱樂部系統青少年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補助,使得不少的貧困家庭的青少年教育問題得到解決。這在中國看來有些像是一個公益機構了。在中國學習足球是一項需要花大量資金,經濟投入還有可能顆粒無收的教育投入,大多數的家長都不會來對孩子的前途做的一次賭博。
德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足球強國,有著一套非同尋常的青訓系統。為了幫助青少年學習足球他們首次提出了“天才培訓中心”的計劃。他們根據在全國各地成立的百余家足球俱樂部基地,與數十萬家足球俱樂部和學校進行合作,點對點的進行青少年后備人才培養。這樣文化知識和足球學習都可以得到提高定并且可以相互促進。
2.1把足球當作盈利手段
足球作為一個提高全民身體素質,提升人民精神文明的項目。首先它是一個偉大的事業,如果把盈利當作首要目標就使其失去了,作為一個公益事業的內涵。使其失去了作為一個草根工程的草根性。足球學校在國內數量稀少,且收費龐大,相比與早已實行的義務教育大多家庭都不認可這樣的一個存在,上學還要花錢且資金巨大使得大多人不能理解。據統計,在國內的家庭中大多數的都不愿意讓孩子學習足球,其中文化程度越高的比例就越低,他們作為有文化的一批人對現今的金元足球有著清晰的認知。而少數樂于學習的家庭也往往會由于投入的人巨大轉而放棄。
2.2不重視思想和文化課教育
青少年正處于成長階段,價值觀念還不成熟,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作為人的培養,足球學校也應把思想教育放在應有的位置。而實際上國內許多足球學校并沒有相應的教學計劃,對比思想教育一筆概括,從而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導致球員職業道德不高,這樣即使有了高超的球技也仍會被其他的客觀因素影響從而達不到應有的高度。這樣的情況在現今的中超賽場上已屢屢上演,并且屢禁不止,其實這正是足球教育中思想教育的缺少。
足球學校是屬于基礎教育的一種,其中文化學習是仍是教育的主體。而不少的足球學校卻往往忽視的就是文化課。有許多的學校甚至認為文化課是可有可無的足球才是根本。這就導致了一些學生文化素質的低下,如果一旦無法繼續足球生涯想要轉身投入到普通學校種時,往往會因為文化課成績不好,導致再次入學困難。即使入學成功,學習也比其他學生困難得多。導致問題滋生而導致這樣原因出現的原因,一個是管理者管理的失誤,一個是金元足球大背景下的影響。
2.3培養機制不完善
在中國足球學校是私營機構,他們的審批和管理主要由教育部進行,在全國的審批經過后,再由各地的教育局進行審核。這樣問題就出現了,每個地區有著地方保護的想法,由此就會導致審批不嚴格,學校不達標的情況出現,不論是基礎設施還是軟件管理還是教學人員、師資隊伍都會時常有問題發生。試問一個不達標的青訓學校怎么能大量的培養出優秀的足球人才呢。
未來這將是一段長路對于中國人民而言。經過了這么多年的起起伏伏,每一次都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經過屢次的嘗試,對國外先進經驗的參考。許多專家都認為應該讓青少年人才的培養回歸到校園本身。
我們應學習英國德國的先進經驗,引入大量的俱樂部和足球機構和學校相配合,促進足球基礎的發展,形成廣大的人民基礎。從而減少學習足球的投入,使得起點變低,投入減少。家長也更樂意孩子參加到這樣一個有利于身心的運動中去。在學生到達一定的年齡或水平之后可以由學校和相關的部門相配合,組織一個類似與特長班的存在。在完成一般的文化課學習后組織他們進行足球訓練,培養出一套以學校為核心其與部門相配合的模式。
足球的發展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計,雖然當前遇到了一些阻礙。也受到了市場經濟的沖擊,但我們要明確市場經濟是不可避免的,足球職業化就必須市場經濟來實現。現階段由于轉型期還沒有度過,足球學校的弊端也被放大,但作為培養后備人才的基地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后,他將仍然會為這中國足球的發展提供大量的人才。
[1]劉波.德國體育俱樂部體制與學校體育的關系研究[J].體育與科技,2008,29(1):88-93.
[2]王君,劉先進,劉夫力.足球重點城市青少年業余足球訓練現狀調查與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4):59-62.
[3]孫華清.大連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對策[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9,26(3):270-273,298.
G807.3
A
2095-2813(2015)12(c)-013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