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瑩瑩(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濟南 250038)
排球拼發球理念及其在比賽中的運用
紀瑩瑩
(山東師范大學山東濟南250038)
摘 要:拼發球理念在多年的排球比賽實踐中有效促進了發球技術的改進和提高,使發球作為一種進攻戰術在獲取戰機、掣肘對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已成為提升隊伍進攻水平的強大助力。該文就排球拼發球理念及其在比賽中的運用進行探析,通過概述排球拼發球理念來明晰拼發球理念的緣起和發展,在分析排球拼發球在實際比賽中所起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闡釋在實際排球比賽中拼發球理念的應用情況及相關思考,旨在加深對發球技術在實際比賽戰術格局中重要位置的認識,為我國排球事業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排球拼發球實際比賽重要位置運用
在實際排球比賽中,以拼發球理念為核心,以實戰經驗為基礎,已經發展和完善了多種發球技術,使發球作為一種進攻戰術在獲取戰機、掣肘對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排球事業的不斷發展,拼發球理念在實際比賽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廣泛認可,相關戰術的研究和應用成效顯著,但須得承認,就發球技術方面來說,仍有待改善。因而,當前進一步明確拼發球理念的內容和作用,研究其在實際比賽中的運用,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發球在實際排球比賽中能對比賽中隊伍的士氣和勝負產生直接影響,作為比賽中唯一不受對手任何干擾的技術,它標志著進攻的開始,掀起賽局中新一輪的激烈拼殺。自1999年排球每球得分制的新規則實行,得失分結構產生變化,發球技術的戰術研究更具實際價值,就此排球新理念——拼發球在世界排球領域風靡起來。
新規實施,引發熱議,排球領域的諸多專業人士認為,減少失誤是在實際排球比賽中獲勝的必備條件之一,并預測了在比賽取勝中接發球進攻系統的基礎性地位和防守反擊系統的關鍵性作用。但實際上就新規則實行后一段時間內的比賽情況看,連同中國排壇在內,世界排壇的發球失誤率有所升高,發球得失分情況在整個得失分結構中的作用更加顯著。發球失誤也要失分的現實造成發球求穩,攻擊性卻大幅下降,固然對運動員心理造成壓力,然而凡事得失總是辯證地存在,困則圖變,拼發球理念的出現恰好扭轉了消極心態,將發球技術變成了一種富有戰術意識的攻擊手段,而這也成就了排球事業在此后發展的勢不可擋。
拼發球看重技巧和力量,與保險求穩的保發球相比,得到合理運用的拼發球策略更加符合“多得少失”的原則,對壓制對手、振奮士氣具有重要的作用。
2.1抑制對手接發球進攻系統,率先打破攻防平衡
根據得失分規律,在實際排球比賽中,“多得少失”是比賽獲勝的基本原則,接發球進攻系統在男排、女排比賽得分項中占有較高比例。在“以攻為主,積極防守”的戰術指導思想下,大量強而有力的扣殺似乎超出運動員防守承受能力,防守易陷入被動,難以突破。因而利用拼發球來形成對對手接發球進攻系統的有效抑制,打破攻防平衡,獲取賽局先機的理念能迅速在實際比賽中得到應用。
2.2扭轉防反系統被動局面,“防反從發球開始”
將發球作為進攻手段,利用高速有力的跳發球得分或破戰術進攻,力求降低本隊攔防系統面臨的威脅和壓力,若未能奏效,再以防反系統應對對手的接發球進攻系統,使之處于拼發球與防反系統的夾擊之下。拼發球在與對手接發球進攻系統的較量中,為本隊有效防反創造了有利條件,便于掌握比賽的主動權。
2.3降低對手接發球進攻系統成功率,加大獲勝幾率
根據使用拼發球策略的實踐經驗來看,拼發球會使發球失誤率增加,但在穩定發揮、成功率高的接發球進攻系統的彌補下,堅持拼發球是明智的選擇。那么,在發球失誤率普遍升高的情況下,在保證本隊接發球進攻系統穩定的情況下,利用拼發球策略威脅和打擊對手的接發球進攻系統就能加大比賽獲勝的幾率。
雖然當前拼發球理念在實際比賽中獲得了廣泛應用,在合理安排下,即使由于拼發球導致發球失誤率升高,也不一定會影響賽局最后的勝負,但在強強對決的激烈比賽中,任何能夠提高戰績的細節都應把握住,像發球這樣重要的環節更要擺在需要深思熟慮的戰術地位上。
同其他世界強隊相比,我國無論是男排還是女排,在發球以“拼”為主的做法上相對保守,許多隊員發球的攻擊性遠未達到戰術破攻的目的,雖然發球失誤率遠低于發球失誤率高的歐美強隊,但在抑制對手一攻的戰略目標上顯然很難占得先機。
為提高排球拼發球在實際比賽中應用的有效性,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切記盲目,而是有技巧、有策略地運用,既要保證發球的攻擊性,達到震懾和干擾對手的目的,又要將以拼發球理念為指導的發球戰術的失分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完全能夠以接發球進攻系統的高成功率來彌補。
3.1瞄準對手攻防弱點,出奇制勝
正所謂“打蛇打七寸”,在實際比賽中,如果能迅速而準確地掌握對手的攻防弱點,進行瞄準發球攻擊,能夠切實提高發球得分率,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在通常情況下,瞄準發球攻擊的對象包括。
(1)接球較差的對手,這是對手的軟肋,理所應當成為被瞄準的對象;
(2)二傳插上跑動的位置和路線,或在弄清對方站位與主攻手位置后,就二傳手傳球難度最大的方向上傳球,其目的都在于限制其二傳的作用發揮,加大對手傳球失誤的幾率;
(3)后排進攻手,以分散進攻手精力為主;
(4)快攻手,以發球破壞對方戰術配合時間和節奏;
(5)剛換上場的對手隊員,他們往往由于剛上場而精神緊張,容易出現接球失誤。
當然,比賽無定勢,場上的戰況可能瞬息萬變,因而要具備敏銳的眼光,善于發現對手的弱點及漏洞,使發球變得準確而富攻擊力,盡可能打擊對手同時為自己贏得戰術發揮配合的時間,占據賽勢的主導。
3.2掌握主流發球方式,強力攻擊
諸多學者認為,當前排球拼發球的主流發球方式為跳發球,尤其是快速大力跳發球,其構成要素包括快速、大力、落點好和穩定,
只有將這四方面有機融合到一起,才能切實發揮發球攻擊的作用。這種發球方式不但要求發球手選擇最高點擊球,以使發球獲得更大的力量和更快的速度,保證發球進攻的穩定性,還要根據對方的站位特點選擇發球攻擊區域,防止落球點正中對手下懷,而是要有效威脅和打擊對手。
無論對手選擇W形、M形、“一”字形還是4人接發球站位,其防守進攻的形式都有跡可循,在選擇落球點時,要看準對方接球力量薄弱的區域或對手隊員的位區死角,以提高攻擊成功率;在使用大力跳發球攻擊個人時,就瞄準發球攻擊對象選擇的原則,針對接發球技術差、剛上場的隊員等,以強攻弱,易于取勝。
3.3靈活變化發球組合,威脅對手
新掌握大力跳發球的發球方式,只是拼發球戰略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對發球方式和性能進行靈活組合,對對手造成一定威脅。
長線球與短線球相結合,打破對方站位穩定性,打亂其戰術布置與攻防節奏;跳發重球與跳發飄球相結合,擾亂對手判斷和站位以及墊擊時的節奏;旋轉與飄晃相結合,為對手接發球的判斷制造障礙;遠距離發飄球與近距離發球相結合的適時應用能夠有效動搖對手的接發球信心,對一攻戰術組成造成極大威脅。
強手相逢的激烈對決中,比分相持或交替上升的情況時有發生,在賽點等關鍵時刻,比拼的不單是技術、力量與配合,更重要的是智慧與心理,要能根據場上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發球組合,發出有特點的攻擊性球,有助于扭轉戰局,突破對手防線,破壞對手進攻,為勝利創造條件。
3.4合理安排隊員順序,提高效能
任何戰術安排都要保證其嚴密性,在研究本隊進攻防守策略的同時也要對對手的戰術進行揣測,以選擇恰當的應對措施。因此在拼發球的比拼當中,除要瞄準對手弱點、掌握主流發球、靈活發球組合外,還要科學安排隊員順序,如讓發球技術最好的隊員發首球,爭取更多的發球機會等。
排球比賽的勝與負往往只在一念間,任何一種戰術的運用,任何一個動作的呈現都可能成為克敵制勝的關鍵。在實際比賽中,拼發球理念的深入人心更證明了發球在整個比賽戰術體系中的重要位置,運用得當的發球富于攻擊色彩,是破壞對手進攻節奏、創造自身防反優勢的極佳手段。當前我國研究排球比賽戰術體系,應在充分重視拼發球理念的基礎上,善于借鑒,開拓創新,從比賽中汲取經驗,發展多種發球戰術,千錘百煉,以應萬變,以此為建立攻防嚴密的戰術體系打下良好開端,使我國排球事業在新的高度上獲得更為蓬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太林.談當今世界排球拼發球理念及其在比賽中的運用[J].體育科技,2010,30(4):70-73.
[2]張建,湛仲清.試論拼發球的戰術運用[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9(1):148-150.
[3]張然.正確認識競賽規則的修改[J].中國排球,2000(3):61-62.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b)-0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