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一邵陽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系 湖南邵陽 422000
?
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高校節能減排研究
周東一
邵陽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系 湖南邵陽 422000
[摘要]對高校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進行了闡述,并以邵陽學院為例,在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主推“節能型”建設、先進節水技術、照明節能技術、學生宿舍熱水系統節能技術、空調工程節能技術、食堂廚房節能方案等方面進行實施,并進行了經濟性分析。
[關鍵詞]合同能源管理;高校;節能減排
高等學校是能源消耗大戶,據統計,全國高校總能耗是2924萬噸標煤,占全國總能耗的9.6%,用水總量約41億噸,占全國城鎮生活用水總量的8.14%,全國高校人均生活用煤0.897噸標煤,是全國人均生活用能的4倍;人均生活用水每年145噸,是全國城鎮人均生活用水的兩倍[1]。因此,推進高校的節能減排工作非常重要。
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是一種新型的市場化節能機制,節能服務公司與用戶簽訂能源管理合同、約定節能目標,為用戶提供節能診斷、融資、改造等服務,并以節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資和獲得合理利潤,可以顯著降低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資金和技術風險,充分調動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積極性,是行之有效的節能措施,其實質是為客戶實現節約能源[2]。合同能源管理能有效地解決高校的高能耗,也是高校節約高能耗費用的有效途徑。
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引入高校,通過合同能源管理來整合高校各項節能技術的運用,研究解決高校在節約用水、照明節電、學生宿舍熱水系統節能、空調工程節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節能技術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并在邵陽學院應用示范,將邵陽學院創建成湖南省節約型校園,同時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高校的引入提供理論與實踐經驗,實現高校與社會共同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2.1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主推“節能型”建設
合同能源管理的實質是一種以節省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從節能投資中所獲得的節能收益用于支付實施節能項目的費用[3]。學校與專業的節能服務公司之間簽訂“能源管理合同”,由對方負責節能項目的實施,并承擔大部分的項目風險。構建一套高校合同能源管理運行系統,包括項目洽談、能源審計與方案設計、測試與談判、合同能源管理的實施、節能效益監測與分享等;構建一套整體的校園供能系統節能運行優化控制系統,節能系統涵蓋整個學校的建筑供暖制冷、供電、供水系統節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設。
2.2先進節水技術
采用“中水回用”技術,所謂“中水”是指處理后達到回用標準的生活污水,洗浴廢水從熱交換池流出后,進入處理站,經生物膜技術處理后,用于綠化物灌溉或釋放到校內人工湖為人工湖補水以節約水資源。推廣使用節水效益好的用水器具和先進的節水技術,更換樓宇節水型龍頭,并加裝節水喉等節水裝置,在衛生間、盥洗室、小便斗等處安裝紅外線節水開關等。
2.3照明節能技術
對學校照明燈具進行了節能改造,室內照明燈具更換成節能燈具,部分公共區域安裝人體紅外感應開關,徹底消滅“長明燈”現象。路燈分組控制,并推廣采用夜間節能控制方式,安裝無線監控系統,實現路燈控制的智能化管理,合理調整路燈亮燈密度,根據天氣情況,制定合理的開關燈時間表[4]。做好學生宿舍、科研機構、基建工程、門店食堂、教學樓、實驗樓的計量表計的安裝工作,制定“指標到戶(部門)、超額收費、節約有獎”的管理模式[4]。
2.4學生宿舍熱水系統節能技術
目前大多數高校學生生活熱水一般由定點的鍋爐房提供,水量少、污染大、能耗高、使用不方便。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雙方協議共同出資,采用太陽能熱水供應系統和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共擔設備的日常維護、系統更新和技術升級等。
2.5空調工程節能技術
以邵陽學院新圖書館大樓中央空調為示范,利用學院人工湖湖水作為空調系統的冷熱源,進行系統改造,進行水源熱泵系統的設計。對系統進行分析診斷,對耗能主要設備如風機和泵優化改造,對原有的換熱設備進行清洗。采用熱回收技術,進行運行管理的優化。
2.6食堂廚房節能方案
現有食堂均采用的是電、汽等傳統能源,存在極大的能源浪費情況。改造采用生物質燃料多功能節能灶,實現集炒菜,蒸米飯、燒水和保溫、消毒等等眾多功能集中于一個設備,節能灶中產生蒸汽的用來燒水、保溫、消毒,實現節能、高效、舒適、方便。生物質燃料多功能節能灶所用的燃料顆粒均為生物質擠壓成型物,燃燒完全后只會產生極少的灰分,產生的NOX和SOX更是可以忽略不計,具有節能環保安全等優勢。
3.1學校高層領導統籌
學院領導要高度重視節能工作,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成立學院節能辦公室,具體負責學院節能工作的實施,節能辦公室至少要有一位院級領導參與。節能辦公室制定學校各部門的能耗標準,下達計劃,監督全院的用能節能情況,同時通過調查提出可執行性的節能方案供學校使用。同時可利用高校優勢,聘請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擔任技術顧問。
3.2完善相關政策制度
各項節能制度的制定與完善能保障“節約型”校園建設的有法可依及有章可循和違法必究。結合實際情況并通過定量化的指標約束學院各部門嚴格遵守制度,一旦出現超標準用能,節能辦公室可依據規章制度進行懲罰,對節能的部門或個人進行相應獎勵。這種規范的管理模式使校園節能更具體,提高了節能工作的可執行性。
3.3理論與實踐的問題
由于部分EPC向高校推薦自己產品和項目時,一般都會強調產品和項目的節能效果,但這些數據都是理論值,但實際節能效果未必明顯。因此,在開展項目前,要對節能方案進行合理論證,必要時進行試運行,再確定能源合同模式及內容,確保項目的可行性。
3.4關鍵技術攻關的問題
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過程中,學校要注重發揮自身人力資源、科研創新、多學科等優勢,與節能服務公司進行多方面協作,開發節能技術,積累節能經驗,完善節能制度,最終創建高校自己的節能服務公司,長期服務于高校節能,并依托高校,向兄弟學校及社會其它行業拓展業務,增強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不斷發展壯大,為建設節約社會貢獻力量。
3.5節能效果認定的問題
節能項目運行后,節能量大都難以測量,雙方在節能量上會出現意見分歧。為保證節能量的客觀性及準確性,可引入獨立的第三方來監測節能量,從而能保障項目順利運行。
4、合同能源管理的實例應用分析
以食堂廚房節能為例,現有炒菜的大鍋灶10臺,液化氣使用量為36.1tce;現有30個蒸飯柜,每臺的功率為120kW左右,如果按照每天6小時每天的工作時間,240天每年的工作時間,則原有大鍋灶每年的耗電量為100萬kW?h,折算標煤后為130tce(折標系數按照1.229tce/萬kW?h)。
采用10臺生物質燃料多功能節能灶替換原來的燃料油大鍋灶,由節能服務公司提供技術、設備、燃料、運營管理,學院只需定期支付能源
托管費用。生物質多功能節能灶每小時的生物質顆粒消耗量為10千克,如果按照每臺生物質多功能節能灶6小時的每天工作時間,240天的每年工作時間計算,節能灶每年的生物質顆粒消耗量為144t,折合標煤為82.3tce,每年可以實現節能量為84.1tce,節能率達到50%。
國家要求各地大力推廣運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進行節能改造工作,并對采用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的節能改造項目給予適當獎勵,各省市也制定了相關條例,明確規定了符合國家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資金要求的項目并配套獎勵。高校作為耗能大戶和人才培養基地,理應充分發揮其在技術及人才、管理上的優勢,積極推動高等學校的節能改造,起到帶頭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福麟,阮應君.推進節約型校園示范建設[J ].建設科技,2009(10):16-19.
[2]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J].建設科技,2010(16):17-19.
[3]肖華,陸旭保.博采眾長,推陳出新,全面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J]. 高校后勤研究,2012(4):71-73.
[4]羅秀山.高校節能降耗工作的研究[J].節能與環保,2007(9):18-20.
周東一(1974-),男,湖南隆回人,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能源與動力工程。
湖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高校節能減排機制研究(2014ZK3094)
基金項目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