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莉
江西新余學院思政部 338004
高校大學生就業心理影響因素探討
左莉
江西新余學院思政部 338004
當代大學生就業困難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而與此同時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也日益引發人們注意。本文就高校大學生就業心理影響因素進行探討,試圖能夠為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提供一點幫助。
大學生就業;心理因素;就業指導
(一)社會就業援助體系不夠健全
我國現階段對大學生就業的指導教育工作還很薄弱。首先,就目前來看,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工作還是全部交由學校執行,此舉的好處就是可以在大學生進入社會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然而一旦大學生畢業就意味著這樣的指導自然而然的宣告結束了,即便在校期間,學校以教育為主,就業指導只是一項任務,并不予以重視,敷衍了事,再加之學校作為教育機構手里所有的就業資料不夠充足,因此,指導能力有限,對于這樣的現狀,大學生對就業指導失去了希望,也無法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就業資源進而喪失自信心,在不夠完善的就業指導系統下,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產生不占少數。
(二)高校就業指導出現偏差
當前,大學生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都會引發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雖然現在我們看到的具有就業心理問題的大學生都是個體形式的,并不是所有。但是即便是個體,卻依然是學校就業指導理念出現偏差的產物,而且就業指導理念的偏差,加劇了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高校除了進行文化實踐教育,現在還要包管大學生就業率,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政績,這也在側面讓高校老師產生這樣一個誤解,無論以什么樣的方式們只要能提升學生就業率即可。這樣會使學生心理產生扭曲,更容易產生就業心理問題。
(三)家庭對當代大學生就業期望值過高
在社會背景的驅使下,很多學生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背負著這樣的期望度過了學生時代,在面對就業這樣一個人生大坎時,很多學生都擔心找不到合適的父母滿意的工作讓父母失望,無形之中,心里的壓力就大了很多。有些家長不能正確的認清當前就業形勢及自家孩子能力,對孩子定的期望值過高;還有些家長自己年輕時沒能達成的愿望寄希望于孩子,希望孩子能幫自己達成愿望,可是從來沒想過自己這樣做這樣想是有多自私;甚至還有些家長一直持有不正確的觀念,希望通過孩子考上大學找到好工作以改善家庭的環境。
(四)當代大學生抵抗挫折能力較差
沒有誰的成功是一帆風順的,也沒有誰的失敗是走不過去的,人生路上總是會遇到一些艱難險阻的,但是需要我們有堅毅的臂膀去承受,用勇氣克服層層阻礙最終一定會成功。當代的很多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一點困難就灰心喪氣無法承受,又不會進行適當的自我調節,躲在失敗的陰影里不愿意往外走,久而久之會形成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
從小被家長嬌生慣養眾星捧月般養大,是在我國進步后最先接觸新生事物的一代,因此在成長到大學這一路以來面對的幾次轉折點已經足夠為他們帶來難以抗拒的壓力,心理傾向已經有所偏頗,在面對就業時更需要學會轉變將自己與社會結合,因此心理上的影響之大顯而易見。
(一)拓寬大學生的社會就業渠道
高校作為當今大學生與各個用人單位之間溝通聯系的橋梁應該有針對性的收集就業信息。大學教師既是學生的良師,也應是學生的益友。在大學生就業方面,老師應該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社會資源給學生提供有利信息,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否則高校老師作為廣闊社會資源的聯絡者卻并不為學生做出一些奉獻,對于學校和學生來說都是資源的浪費。大學老師在大學生一生中或許會起到影響學生一生的角色,在課堂上,作為學生的老師,生動鮮活的課堂傳授給學生豐富的知識,課后,作為學生的朋友,在學生就業遭遇坎坷,碰到問題時應該及時予以安撫,充當知心姐姐的角色,在情感上支持學生渡過難關,有針對性的給予一些指導和問題解答。
(二)強化高校就業心理指導工作力度
大學生是一個學習能力、接受新生事物能力都很強的群體,因此高校完善就業指導工作來幫助大學生面對就業心理問題會有很大效益。而完善大學生就業心理指導工作應主要從就業指導資源和方式兩方面入手。首先,引進大批專業素養高、職業能力強的師資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經過專門訓練培訓過的教師在處理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時才能夠抓住重點,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針對性的對大學生進行指導。其次,采用合理的就業指導方法在指導工作實施起來時會容易得多。豐富多樣的指導形式在實施起來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大學生,當面對面的心理指導可能會讓學生緘口不言時或許可以嘗試網絡輔導,在大學生心理構建了虛擬的假象更有助于敞開心扉。作為直接與學生接觸的心理指導老師平時應多于學生接觸融入到學生中,掌握學生的個人特征以便及時發現心理有狀況的同學并加以引導。
(三)父母尊重大學生就業意愿選擇
為人父母要明確的一點是現在已不再是當初那個大學畢業生國家統一分配的年代了,大學生自主擇業,公平競爭,與企業之間雙向選擇,因此應該幫助子女盡可能多的收集就業信息,積極了解時下的就業形勢。在子女擇業時可以在地點、行業性質等方面也應盡可能利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豐富的經驗給子女提供比較有用的建議,特別是在開展自主創業活動中,更是應該給子女提供盡可能的幫助和精神支持。孩子已經大學畢業了,雖說還羽翼未豐,但也到了該為自己做打算的年齡了,做父母的不應該把孩子圈在自己狹隘的小圈子里,應該放開手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中小型企業也是可以鍛造優秀人才的,父母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做出的選擇有其自己的打算,默默祝福著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選擇里打拼出一片天地。
(四)培養大學生就業心理品質
大學生要明確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的意義和目的的,只有明確了自己的目的才能真正的下定決心,不會在日后遇到問題搖擺不定時才發現自己還不清楚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只有有了目的才能有奔跑的方向,這是鍛煉堅毅品格的基礎。除此之外,還需要大學生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拋棄、不放棄的吃苦耐勞精神,不管前面有多少坎坷,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堅持到最后。積極樂觀的面對求職路上的挫折,失敗在所難免,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作為日后行事的對照。在校期間積極參見各種大型活動,即使失敗了也是可以從對手身上學到自己所沒有的長處,改正自己缺陷,借此為今后進入社會積攢經驗、提升能力。
[1]張楊.試論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表現與調適[J].泰山鄉鎮企業職工大學學報,2010(04)
[2]張甲盟.試論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表現與調適[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6)
[3]董玲.淺析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表現與調適[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