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招生就業辦公室 河南鄭州 450000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觀原因分析與對策思考
張璐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招生就業辦公室 河南鄭州 450000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教育事業蒸蒸日上,各大院校不斷擴招,為社會源源不斷地提供各種類型的大學學歷的人才,再加上伴隨畢業生就業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學生目前的就業的總體狀況,隨后分析在就業方面的的原因,最后從學生自身的角度和院校的范疇提出相對性較好的改進措施,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希望能緩解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嚴峻形勢。
大學生;就業難;措施
(一)本專科生的就業率呈下降趨勢
本文以河南師范大學大學為例,與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進行了相關對比,選擇河南師范大學為研究對象的原因在于河南師范大學在河南省無論是辦學方面還是本科畢業生就業率方面在全省中排名都名列前茅。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即使2007-2011年連續四年河南師范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都在85%以上,并同時高于全國本科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但是從調查中還可以看出,2007-2011年,河南師范大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95.70%、93.27%、91.33%、89.67%、86%,而全國的各大院校的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分別為:79.70%、85.20%、86%、84%、79%,從圖中不難看出兩者的整體就業率方面,都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二)自身不足形成的求職障礙
根據新的調查結果所顯示,大學生在求職的過程中,他對自己自身的能力的不足看的不是很清楚,是其阻礙求職的最大的一個障礙,以及受訪者82%的人認為在求職大型國有企業或外國語言技能的職業學生的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為外語方面,64%的人同意學習人際交往能力,48%的人認同的專業技能和40%被歸類為自我表達。以上所述,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解決就業問題,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很重要。
(三)大學生求職意向
在求職意向上,有29%和48%的受訪大學生希望到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學校、文藝團體)中工作,然而只有23%的受訪者希望到企業中就業。但是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就業吸納能力是巨大的,其他兩者則相對較小,從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機關、單位的認可度明顯高于企業,使得企業原本就業吸納能力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可以從兩方面分析:一是大學生就業心理上,目前大學生就業方向單一,擇業心理有待于提高。二是企業就業吸納力需要進一步提高。三是本科院校應當給予必要的就業指導,擴寬畢業生的就業方向。
(一)缺乏勤奮、吃苦耐勞的精神
首先,在校期間,結束高中生活步入大學生活,在學習上缺乏家長、教師的督促,學習狀態有所放松,同時受傳統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思想的影響,部分學生沉浸在自我滿足感中無法自拔,從此不重視自己的學業,甚至沉迷于網絡、談戀愛等,這種不良風氣出現在大部分學校,不僅對自己的在學業方面很是不利,尤其還嚴重的影響了所在院校的校風。
其次,在畢業后,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工作地區大都瞄準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很少有學生愿意去農村、基層工作,更不用說邊疆地區了,而且,初次就業對薪水等各方面要求較高,不符合實際,這些都制約著就業率的實現。
(二)缺乏主見,受家庭影響大
一些家庭在傳統思想和觀念的支配下早早地為上大學的子女設計好了一個理想的個人前途,并千方百計地幫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長希望子女選擇的職業工作環境好、社會地位高、報酬豐厚、無風險、穩定。這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子女的一切,忽視了子女的個人意愿,甚至以家長的權威強迫子女從事自身不喜歡的職業,嚴重地干擾了學生的就業積極性與就業目標。
(三)缺乏職業規劃、很難明確定位
當今的大學生普遍比較功利化,對未來的就業沒有整體規劃和長遠打算,在學校期間苦讀書讀死書,卻沒有有意識的增強就業觀念的培養和就業技能的提升,在就業目標定位,就業職業技能學習,就業的人際公關禮儀,就業的信息獲取沒有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很多大學生存在混日子的思想,不能做到提前準備未雨綢繆。
(一)勤奮學習,轉變思想
大學生要突破傳統思想禁錮,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天之驕子”的盲目自大心態,抵制住各種誘惑,繼續發揚拼搏、刻苦學習的精神,在校學習期間,在重視成績學習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實踐的應用,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使自身努力朝著高、精、尖的方向發展。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在職業選擇上,避免過分以自我為中心,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努力去基層、農村甚至是西部地區鍛煉自己,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增強自主性,避免外界干擾
在擇業的過程中,首先要具有積極主動的地位,避免消極依賴,既不要把希望寄托于社會家庭關系,通過人情網完成自己的就業;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學校,希望學校能把自己推薦到大型單位,應當增強求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錯失求職良機。
增強自身主見性,在求職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專業能力等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避免求職過程中出現的盲目感,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給自身一個合理的定位,明確自己的求職方向,做自己人生的主宰,避免家長等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規劃。
(三)高校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就業指導機制
我們高校要從當今時代發展和就業需要出發,積極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就業指導,不斷通過多種渠道實現大學生就業的拓展和多樣化,高校要把課程設置專業設置同就業的方向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不斷提高大學生的自身素質和競爭意識,積極通過大學生就業招聘會洽談會,通過大學生就業創業機制培養,不斷實現大學生就業和社會實踐的常態化和多元化,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學生就業培訓機制和運行機制。
當今大學生就業狀況艱難是當今的研究熱點,本文考察的提出,使大學生就業形勢面臨著理性的嚴峻的就業形勢,從學生的主觀原因的角度看,學生應該要從這個角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措施,希望能夠緩解大學生的就業難的壓力,轉變當前就業難的現狀,同時為促進本專科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本專科院校本科教育的效果提供一定理論依據。
[1]郝麗紅.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及對策研究.教育探索,2014.6
[2]王志新.高校職業指導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經濟師,2015.9
[3]丁元竹.正確認識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宏觀經濟研究.2013.3
[4]蘇俊枝.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與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4,(4):136-139.
[5]王健,潘建.部分大學畢業生狀況分析[J].人才開發,2015,(8):35-37.
[6]魏宇.畢業生就業難經濟學解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13):25-26.
張璐,女,民族:性別:漢,出生年份:1989,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