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湘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510507
信息環境下基于讀者需求的高職圖書館服務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
王曉湘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510507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傳統服務已不適應現代讀者的需求,本文通過對讀者需求內涵的分析,提出了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的策略,重視基礎服務、具有高職特色的專業館員、特色數字化館藏、圖書館聯盟服務、高職院圖書館為“工學結合”服務。
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專業館員;圖書館聯盟;“工學結合”
1.1 高職院圖書館服務內涵
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內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為學校教學服務、二是為學??蒲蟹?、三是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高職院校圖書館為學校教學服務中應考慮到特定的讀者群的需求。高職教育有鮮明的辦學特點,那么讀者群也有自己的層次、類型和需求特點。高職院校圖書館在為教學科研服務過程中,針對高職教育和科研特點開展服務,從資源保障、服務人員配備、服務產品層次等方面,開展貼近于高職院校師生的服務。高職教育辦學目的就是為社會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培訓和技術支持服務。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數字化特色館藏資源,將對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文獻、信息和知識服務,作出重要貢獻。
1.2 高職院校圖書館面臨信息環境和用戶需求的變化
由于網絡環境和數字信息的迅速發展,使得用戶及高職圖書館所處的信息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網絡的信息量及服務功能日益強大,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重渠道。用戶的需求已不再滿足于信息和文獻的獲得服務,而是需要多元化、全方位更具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圖書館必須對各類文獻內部進行知識挖掘,并對相關的文獻資料、信息內容進行關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和有效的知識獲取空間。面對信息環境和用戶需求的變化,高職院校圖書館應由傳統的服務向知識服務轉型,適應形勢發展順應新的信息環境和用戶需求。
1.3 高職圖書館服務尚未適應高職教育的模式
高職教育是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本位的。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生產、建設、服務一線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高職院校是以崗位或崗位群為依據,以技術含量作為參數來進行專業的設置,因而高職院校的專業是按職業歸類,不是按學科歸類。高職教育的教學目標、內容及方式、評價標準,都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按職業能力的各個要素設計教學內容;理論夠用為原則;產教結合、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學、做合一的教學過程;學歷與職業資格并重的人才輸出,這都是高職教育辦學的重要內涵。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要求是雙師型老師,即既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要有熟練的職業技能。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讀者主要是學生和教師,那么圖書館的服務必須適應高職教育的模式。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館藏結構應以技能培訓、案例、實操及各類資格考證文獻資料為主要館藏資源,理論知識以基礎簡單的文獻資料為次要館藏資源,外文資源如英語文獻以四、六級考試、中英文對照、口語練習為主要館藏資源等。實施專業館員制度,落實對教學科研的個性化服務。高職院校圖書館只有適應了高職教育的模式才能有生機和活力。
2.1 重視基礎服務
2.1.1 圖書館讀者群的主體是基礎服務的受益者
圖書館服務人為將其分為基礎服務和高層服務。在我國圖書館高層服務多被
理解為參考咨詢、信息服務或知識服務。高層服務和基礎服務在圖書館的功能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讀者群主體是教師與學生,以借閱為目的的讀者占了大多數。2014年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共計接待借閱讀者約 259250人次,而接受參考咨詢、信息服務和知識服務的讀者共800多人次,忽視圖書館的基礎服務就等于是忽視了大部分讀者。
2.1.2 高層服務的前提是基礎服務
圖書館咨詢服務是高層服務之一,然而要做好咨詢服務,必須要了解讀者個性需求,還要熟悉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包括館內資源和館外資源。對讀者和館藏資源的了解是從基礎服務工作開始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對讀者經常利用的館藏能產生一定的印象,在日常整架過程中能熟知整個館藏資源。圖書館的高層服務只能扎根于基礎服務之中。
2.2 建設具有高職特色的專業館員制
2.2.1 高職院校學科館員現狀
各高校圖書館服務必須緊密圍繞本校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以學科為單位重組圖書館信息資源與信息服務,直接面向院系和學科團隊,提供更具針對性、更為專業性,同時也更加主動性的信息服務,嵌入式學科服務應運而生[1]。嵌入式學科服務就是將學科館員轉變為嵌入式信息專員,以用戶為中心,融入用戶的教學過程和科研一線,與用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為目的[2]。
現在高職院校圖書館一般都配有學科館員,以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為例。農工商學院在建設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期間,共有4個重點建設專業,圖書館配備了4名兼職學科館員,學科館員主動、熱情聯系專業負責人,但是專業負責人認為學科館員對其專業沒有幫助,不愿意學科館員介入其中,學科館員只是每年把相關專業書目發給專業負責人,僅此而已。筆者訪問了廣東幾家職業技術學院,學科館員的境遇是一樣的。
2.2.2 具有高職特色的專業館員
高職院校以職業為依據設置專業,打破了學科的界限,所以高職院校圖書館以專業館員代替學科館員更符合現實要求。如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外語閱覽室,以有英語專業背景的專業館員承辦的英語沙龍,以提高英語口語為目標,每周日舉辦一期英語沙龍,為讀者個人提供才藝展示機會,是英語秀、才藝秀和創意秀,成為學院文化的一道風景。參與人數之多、舉辦期數之多、主題內容之多,成為高職院的排頭兵。本屆英語沙龍主持人換屆選拔有200多位英語達人報名,第115期的內容是“英文電影配音大賽”,決賽的10支隊伍經過激烈的初賽,從30多支隊伍中脫穎而出。
細化服務,特色書架配專業館員。如四、六級英語考試書架、會計考試書架、計算機等級考試書架、旅游書架、流行小說書架、新書書架,對讀者群進行細化有利于提高圖書館服務的專業性,使讀者的滿意度得到提升。
2.3 數字化信息資源服務,建特色數據庫
優化館藏資源,積極推進館藏數字化。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收集數字化資源,補充館藏;二是館藏資源數字化。電子文獻檢索方便,讀取速度快,不受時間限制。任何一個圖書館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收齊全部的信息資料,購買CNKI學術期刊網站的鏡像和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就可以充實圖書館藏。
自建特色數據庫,以廣東農工商學職業技術院圖書館為例,將3萬多種類的農業科技類紙質圖書數字化,成為自己的特色館藏,為廣東農墾企業提供更為便利資源獲取途徑,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知識信息服務。
2.4 圖書館聯盟服務
2.4.1 圖書館聯盟的優勢
資源共享的優勢。圖書館聯盟的發展和建設是基于資源共享的理念,資源共享,就是各個圖書館不用購買所有出版社的出版文獻,使圖書館原來的館藏資源基本結構轉變為選擇積累、目標資源的運作方式。這種由單個力量形成集體效益,共同分擔費用,降低成本,直接產生了共享資源,最大限度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的效果。
互利互惠的優勢。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出版物越來越受到讀者的青睞。因此各高職院校圖書館也將購書經費向購買數據庫傾斜,但是大型電子期刊數據的定購價格讓許多圖書難以獨自承擔,而憑借圖書館聯盟的聯合購買能力,從而減輕了壓力。
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優質服務。圖書館聯盟是將各成員館中的傳統文獻、網絡、電子資源優化組合、互補共建所以信息面更廣,知識更新更快,能滿足各層面的讀者需求。圖書館聯盟將分散在一定區域的圖書館群組成一個圖書館網絡,用戶使用“通用借書證”不受地理限制,各館通借通還,省時省力,得到網絡資源共享。
2.4.2 有效整合聯盟資源
圖書館聯盟開展知識服務的物質基礎就是全面集成的學術資源,但這些資源涉及不同類型數據、不同載體、本地資源和遠程資源等形態多樣,種類繁多。元數據整合和知識圖譜是有效的手段。整合元數據,這樣在聯盟中每一份文獻、每一本書都不再孤立的而是通過摘錄、引用、串接、分析,更好地幫助用戶了解相關知識在發展中產生相互關聯、相互聯系。繪制圖譜,將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的有關方法和模式移植到聯盟資源之間的共引是聯盟知識圖譜繪制的主旨。在聯盟整合有序的元數據基礎上,采用聚類、關聯、序列、數據挖掘、信息處理、知識計量和圖形繪制等方法,深層次去分析和研究科學技術知識的復雜領域,并結合具體資源的特點和應用環境,深入描述知識對象的整個生命周期,揭示其來源、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用戶使用模式、偏好、權威性等信息,自動、有效、智能地提取出隱含于其中的有用信息和優良知識,最后以可視化圖像的方式直觀地展現出某一學科的結構特點、研究熱點、發展源流、專業相關程度以及突破性成就、未來發展方向等重要知識。
2.5 高職院校圖書館為“工學結合”服務
2.5.1 “工學結合”的模式對高職院校圖書館提出新要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全新類型。
2.5.2 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需求發生變化
“工學結合”中的工與學是指學校與工廠,二者在地域上是分開的,它要求高職院校圖書館改變傳統的在圖書館獲取信息的流通服務模式。讀者利用文獻信息資源發生變化,從單純的教學向圍繞“工學結合”的雙師型隊伍和就業型課程建設轉變。
2.5.3 高職院校圖書館為“工學結合”服務
融入專業建設。專業建設是高職院校建設重點,從“工學結合”入手,圖書館也應滲透到專業建設,通到“校-企”互動做好收集和整理加工來自企業的文獻信息,利用專業背景協助工廠建設資源庫,根據教學計劃做好文獻采購工作。通過網絡將圖書館藏文獻信息資源直接延伸到學校的企業讀者。幫助企業進行資源建設。建立以行業企業分類的信息庫。建立針對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考核資格證書和招生就業所需的行業文獻信息資源庫,學校企業無縫對接,實現資源共享。
據統計2012年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共有1288所,占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職院校圖書館應由傳統服務信息環境下知識服務轉變,必須以讀者為本,跟上新時期高職院校發展趨勢,改進原有存在的不足之處,構建適應高職教育教學內容和科研內容的知識服務體系,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學習科研的主陣地。
[1]司莉,邢文明.我國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的策略選擇[J].圖書情報知識,2012,(4)
[2]初景利,孔青青,欒冠楠.嵌入式學科服務研究進展[J].圖書情報工作,2013,(22)
王曉湘(1970--)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知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