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甫 李廷君
河南九聯神威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474350
淺談企業標準化的動力因素
郭金甫 李廷君
河南九聯神威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474350
企業標準化適應外部環境或動力場的外部動力因素,主要有市場需要和市場競爭、技術壁壘和企業技術聯盟等,內在動力是指存在于企業內部對企業標準化活動起推動作用的綜合因素,包括企業降低成本、獲取經濟利益和科學技術進步等,企業標準化需要動力來推動、加速和保持。
企業;標準化;動力
市場是企業標準化根本性的源動力,如果說市場是企業標準化得以實現的最終場所,那么市場需求則是企業標準化活動的基本起點,市場需求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斷地變化,當變化達到一定規模時,會直接影響企業產品的銷售和收入水平,也為企業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和發展思路,并引導企業以此為導向開展標準化活動,從而形成對企業標準化的拉動和激勵。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標準化的工作正逐步得到完善和健全,這與政府宏觀調控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密不可分。健全的法律環境為企業的權益提供保護,對于企業的標準化有著巨大的驅動作用,從這個角度而言,法律法規的作用是企業標準化建設的重要驅動動因素,提高技術水平,促進國家和企業的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一方面能夠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能夠保證企業標準化工作在穩定的秩序中進行,企業只有科學合理地利用標準化,才能形成有利于標準化建設的市場準入機制,反之,只會給企業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企業之間往往在相互競爭的同時又進行合作,以共同維護自身的利益,對創新落后企業而言,技術標準是致命的武器,對創新先進企業而言,技術標準是獲得更大利益的手段,是推動技術創新的動力,企業競爭戰略作用在標準化建設上就體現為企業在開發和研究標準時通過技術合作來提高競爭力,為了在信息技術標準中爭奪主動權,企業力爭通過這種聯盟方式實現實力的倍增,企業和企業間的技術聯盟是標準化建設重要的推動與支持力量,一個或幾個企業如果能具備組建聯盟的號召力會更有利于標準的運作,如果這種企業間聯盟和技術聯盟可以高效、規范地運作,其效率就不是企業單槍匹馬作戰所能比擬的,所以,運作企業間的技術聯盟是標準化工作的重心和實質,國外經驗,采用企業聯盟的形式來聯合主導標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企業標準化發展是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以此獲得企業的經濟利益,所以從根本上說,企業標準化內在的基本動力在于不斷降低成本,企業標準化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生產效率和增加經濟效益,這一目的的最終實現靠企業在產品實現的整個過程和一系列環節中具體體現,企業標準化工作的主要目標是降低成本和保證質量,企業必須在降低成本,又能較大程度滿足客戶消費趨于個性化的需求,以贏得市場,因此恰當選擇企業標準化的水平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
在現代化大生產中,為了保證產品設計和開發過程中的高效和高質量,必須注重產品設計和開發過程中的標準化工作,產品在設計開發中對產品設計起點的要求,對產品設計質量、可靠性的要求,對加快產品的設計速度和設計周期等要求,都迫使企業必須重視標準化建設,企業在產品開發設計中要發展產品品種,必須有標準化來優化產品結構,因為企業標準化提供了企業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和加速產品開發的基礎與手段,同時為新產品開發提供技術依據,有效的標準化還能在不增加人工成本的前提下降低生產成本,企業可以從相同的生產線設計中得到大批量生產的效益,所以,企業在產品開發設計環節對標準化的追求構成了企業標準化的動力支持。在產品制造環節,企業只有采用先進的制造、檢測技術才能實現產品標準化中高水平的技術性能要求,加強工藝紀律、提高生產效率,有助于企業提高生產現場工藝管理的標準化、材料消耗定額、勞動工時定額的標準化;制造技術現代化,實現精益制造、敏捷生產的基礎是生產過程標準化的具體實施;企業的專業化生產和技術協調是發展和完善企業標準化的重要條件,沒有標準化就沒有專業化,更談不上高質量,高速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企業管理規范化、有序化、科學化,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整體配合協作能力,對企業標準化的建設和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提高企業素質,有利于標準的實施和企業內部建立標準實施監督與自我約束機制,標準實施監督工作的開展,能夠促進企業標準體系各類標準的有效實施。市場的需求是綜合的,現代企業的生產活動不僅需要企業內部有關部門和環節的協調一致,并且需要一些外部企業和協作單位的協同合作,為了確保各個環節相互銜接,步調一致,就必須通過制定和貫徹多項標準,建立最佳秩序,以取得最佳效益,最終為企業標準化建設和發展服務。當企業與社會目標可能發生沖突時,企業會適度考慮社會目標,當其他目標對企業來說更有價值時,一個企業會寧愿放棄一部分利潤而追求其他目標,因此企業標準化還必須最大限度地考慮消費者的和社會的利益,安全、衛生、健康和環境保護等強制性內容必須成為企業標準化的一個重要原則加以貫徹,使企業的利益與社會經濟效益達到最佳組合,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標準化的發展。企業管理在生產組織上需要分工、專業化和技術協調,無論是企業內部、還是工廠之間的分工與協作,都必須保證技術上的統一性,標準化正是適應了技術的統一性,使得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在空間和時間上保持著連續性和一致性。具體說來,用標準把企業內部各環節之間銜接起來,使上工序滿足下工序的要求,用標準把企業同國內和國際市場連結起來,不僅使企業的需求易于得到滿足,而且可以依據比較成本原理實行全球采購,獲得較高的經營效益,可見,管理效能的提高是以技術統一性為前提的,而技術統一性是通過標準化建立起來的,可以說標準化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企業標準化是企業實行科學化管理的基礎。企業通過標準化工作把日常的、大量的、重復發生的事物加以規范之后,管理者才有可能從瑣碎的事物中脫身,實行真正的例外管理,才有精力和時間研究和思考事關全局的要害問題,從而提高領導者的戰略眼光、卓越的見識、運籌能力和決策水平,反過來,管理水平的提高又會推動企業標準化工作的進程,使企業在標準化建設中充分發揮其功能和作用。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是企業進行標準化建設的重要驅動因素和信息源泉,科技進步促使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活動,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企業的標準化建立起新的平臺,使企業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進行技術創新,企業要生存發展、保持和獲取競爭優勢必須時刻注重企業科技發展企業的技術創新行為是為了獲取和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獲取和保持競爭優勢是企業標準化的動力,企業只有充分發揮標準的技術作用,推動和實現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才能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進而轉化為經濟優勢,這也是企業推出新產品、形成新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標準化工作的全部意義體現在為社會、為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上,它通過統一的規范、有序的操作為企業降低成本,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