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莊凱普特動力傳輸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張運強■ 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張洪斌
裝備現代化勢在必行
■ 石家莊凱普特動力傳輸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張運強
■ 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張洪斌

副總設備師 張運強
邁進新世紀門檻之后,隨著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社會發展可謂一日千里。機械行業等一些傳統行業也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在人們的印象中,電氣行業日新月異,機械行業幾十年如一日。可是,如今隨著機電一體化的快速發展,機械裝備日趨數控化、智能化和自動化;機械制造廣泛采用自動上下料、機械手以及高效刀具、夾具。機械行業已顛覆傳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3年,德國“工業4.0工作組”發表了題為《德國工業4.0戰略計劃實施建議》,稱物聯網和制造業服務化宣告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借鑒德國版工業4.0計劃,我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制造業頂層設計方略。工業化和智能化融合發展是制造業的發展方向,我國一些制造業發達地區已率先探索嘗試。可是從我國制造業整體情況來看,存在著裝備落后,效率不高,大而不強的弊端。
我們所熟悉的幾家本土公司是國內該行業的知名企業。十幾年前,幾家公司設備數控化走在了行業前列,數控設備占比高、利用率高,設備數控化也給他們公司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近年來,由于設備老化,設備精度降低,維修成本增加,設備停機時間延長,給生產帶來了困擾。隨著機械集成化的發展,由于市場因素,盈利水平下降,公司設備投入和更新力度卻減緩了,造成其生產裝備已然落伍了。
與江浙滬粵等經濟發達地區相比,河北屬于欠發達地區,好多企業的設備比較陳舊,自動化程度低,性能落后。要想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提高自身競爭力;要想提高競爭力,就得加大科技投入,依靠高、精、尖設備生產一流產品。企業裝備要與時俱進,要有前瞻性,放眼市場,結合國情,立足企業。當下,欠發達地區要積極學習發達地區先進經驗,不能只是簡單的嫁接,而是轉化創新,其中裝備現代化至關重要。
(1)淘汰落后設備,用先進的CNC機床、加工中心代替普通機床和簡易數控機床。現在是信息時代,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普通機床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新型高效自動化設備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2)用專業高效的機床加工批量產品,比如用滾絲機加工蝸桿,用倒角機倒角(見圖1),效率是非專業設備的數10倍。企業要善于橫向比較,借鑒先進生產工藝和經驗技術,不要因循守舊,固守傳統。如果大多企業能普及高效設備,就會促進整個行業的升級進步。

圖1 倒角機
(3)采用高效新材料刀具,刀桿剛性好不變形,刀片耐高溫、耐磨損,不僅提高生產效率,還能提高產品質量,優化工藝設計。如果購買了先進設備,而不采用相匹配的刀具,就好比有槍無彈,不能充分挖掘設備潛力。
(4)采用在線測量和數顯技術避免人為誤差和產品缺陷。新技術的應用,降低了對操作工和質檢人員的技術要求,減少了勞動力需求,最大程度杜絕偶然誤差和人為干擾。
(5)采用機械手或其他自動上下料裝置(見圖2),實現人機互動智能控制,降低勞動強度及人工成本。對于一些重復性訂單和批量較大的產品,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采用機械手或自動上下料裝置,降低用工成本,破解招工難題。
(6)廣泛采用快換組合夾具及氣動電動工具,生產效率會大幅提高。裝配線上的電動扳手、去毛刺用風動砂輪等破解了瓶頸工序,解決了一個個實際問題。
當然,人的因素還是第一要素。光有現代化的裝備,沒有合格的操作者,沒有優秀的管理團隊是萬萬不行的。

圖2 機械手
機械集成化、裝備智能化能夠大幅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穩定產品質量。“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是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該項目主要分為兩大主題: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的應用等。眾多企業參與進來,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成為先進工藝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全社會形成一個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的意識和氛圍,我們國家必然會傲立世界之林,引領世界潮流,“中國夢”就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