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永利
糧食檢驗及科學儲糧的問題與對策
◎湯永利
眾多周知,糧食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健康,國家想要穩定發展,必須要加強對糧食的管控,尤其是安全問題和儲糧問題。接下來在本文中主要是針對糧食檢驗和科學儲糧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預防對策,有效提升我國糧食安全保障。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水平得到了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經過這些年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實現小康生活水平,這時人們的消費觀念和飲食習慣也開始發生變化,大多數人開始注重糧食品質,不僅要確保糧食的安全問題,還要能夠對身體有益,綠色健康。同時糧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備產品,人體每天都需要大量糧食來補充身體的營養,因此,糧食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人民的日常生活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健康。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世界7%左右的土地養育著世界22%的人口,糧食生產在我國成為主要任務,隨著近些年的發展,我國糧食產量不斷上升,已經能夠自給自足,滿足了人民正常糧食需求。但是隨著糧食產量的提升,大量糧食生產出來,應該如何進行儲存,這將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因此,我國政府必須要加強對糧食檢驗及儲藏工作的管理,要確保糧食產量和質量的合格。
糧食的檢驗和儲藏是具有較強技術性的工作,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問題,雖然近些年我國糧食檢驗和儲藏技術正在不斷完善,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糧食檢驗和儲藏技術還是存在較大差距,在糧食儲藏過程中存在諸多不足之處,缺乏健全的管理體制,資金投入不足,技術較為粗放,糧食質量意識較差,糧食的陳化﹑農藥殘留﹑害蟲和霉變等情況普遍存在。這些都是我國糧食儲藏過程中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糧食檢驗過程中的問題
入庫前的檢驗問題。在糧食存入到糧庫之前,檢驗人員必須要對糧食進行嚴格檢驗,只有當檢驗合格以后才能存入糧庫,要嚴格把控含水量﹑雜質量﹑硬質率等多個指標。但是在實際入庫過程中,由于糧食數量較多,運輸設備存在問題,檢驗人員責任意識不高,這樣都容易導致糧食檢驗質量出現問題。
取樣難度問題。糧庫所收取的糧食都是從農戶家收集上來的,不是一家農戶的,由于每個農戶家的糧食品種﹑成色﹑含水量都不一致,而且收購糧食的車輛基本都是大型車輛,所裝載的糧食數量巨大,這樣就會給糧食檢驗工作帶來極大地難度。許多農戶為了獲取更多利益,經常將品質不佳的小麥混裝入合格小麥中,但是在取樣檢測時,很難發現糧食的質量問題,一旦糧食入庫,那將直接影響這個糧庫的糧食質量。
糧食的有機雜質問題。在農村地區耕地較多,大多都實現了機械化收割,這樣也就省去了了過去收獲糧食的收割﹑晾曬﹑脫粒﹑砘壓﹑揚場﹑裝袋的過程,農戶只需將收割的糧食進行晾曬就可以,省去了大量的人力,但是機械化收割的糧食中有機雜質較多,這就直接降低了檢驗標準,給糧食儲存帶來了極大地困難。
科學儲藏糧食過程中的問題
缺乏正確的思想認識。在現代社會中,由于人們豐衣足食,很多人開始鋪張浪費,對糧食儲藏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一味追求經濟利益,這樣就容易造成重經營輕儲藏的局面。很多人認為花錢保糧食是件麻煩的事,沒有認識到保護糧食的重要性,即使有些地區在實際儲藏糧食過程中,加強了注意,并建設了現代化糧庫,但是并沒有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導致基礎設施資源的浪費,而且糧庫管理過程中缺乏工作標準,查糧記錄工作開展也不嚴格。
入庫糧食質量難以保證。近些年,經常出現糧食質量問題,其中有很多都是由于入庫后糧食質量出現了變質,主要是由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糧庫檢驗人員責任心較差,在對糧食質量進行檢驗時,導致誤差的增大,而且許多不法糧商都會賄賂檢驗人員,將糧食質量數據進行更改。其次,糧庫建設缺乏合理設計,導致糧庫通風較差,糧食在儲藏過程中出現了變質等問題,這樣就會對周圍糧堆的質量造成影響。
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糧庫管理必須要進行創新,要改變傳統糧庫管理模式,管理者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要加強對科學技術的引入,糧食是國家發展的根本,解決糧食檢驗和儲藏問題是當前各國的關鍵,我國政府必須要加強對糧食新品種的研發,要從戰略高度認識到科學種田和科學儲糧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政府必須要積極推廣糧食生產技術,要研發糧食收割設備,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糧食儲存也要改變傳統標準,要注重糧食的質量問題,要鼓勵農民買好糧種﹑賣好糧。同時政府相關部門還要加強對糧庫檢驗人員的定期培訓,要明確崗位職責,提高思想意識,要用制度嚴格約束檢驗人員的行為,要做到有責必究。
加強對檢驗質量的把控。在糧食進行糧庫前,檢驗人員必須要對糧食進行檢驗,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來執行,對糧食的含水量﹑色澤﹑氣味等都要進行審查,在大批量糧食進行糧庫時,必須要進行二次檢驗,要放置不合格糧食的混入。其次,還要加強對入庫糧食的定期晾曬,盡量避免水分過高的糧食進入糧庫。
糧食儲存要嚴格保管。保管人員﹑檢驗人員要根據糧食入庫時間長短﹑等級﹑水分﹑溫度濕度高低要有完整記錄,做到心中有數。對那些水分大,溫度高的糧食,一定要采取防范措施,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中。并根據儲糧時間長短﹑自然分解代謝營養物質和能量變化,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進行全面準確的檢測,確定是否宜存,決定輪換。在儲糧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地區儲備條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辦法,對糧情進行檢測。勤進倉﹑勤檢查﹑不誤時機。及時發現問題,迅速解決問題,堵塞漏洞,提前做好預防工作。發現蟲害及霉變及時進行有效的處理。
(作者單位:輝南縣糧油衛生檢驗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