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軍警格斗技術”是從中華武術中提煉出來的精華,其作為一個有著自己特點的人體活動方式,之所以能夠獨立成為一門學科,就在于它和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相比,具有自己的歷史過程和文化背景。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027-01
作者簡介:陳立(1977.11),江西九江人,碩士研究生,現任武警警官學院共同科目第二教研室主任。
軍警格斗技術源自軍事斗爭與中華傳統武術的結合—軍事武術,它既是中華傳統武術中提煉出的精華,也是中華武術傳統文化的成果之一。軍事武術在這個文化成果中,既有著前人向今人饋贈的智慧精華,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裹挾著它的歷史塵埃。精華與糟粕并存,是中國傳統武術的一個基本文化特點,只有在對軍事武術歷史的認識基礎上,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理論指導,以科學的理性精神才能對此有所甑別舍取,才能真繼承和弘揚中華武術的優秀文化成果。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它是中國人們在長期生活與斗爭實踐中逐步積累、發展起來的一項寶貴文化遺產。中華武術,是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搏斗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軍事武術是我國數千年武術文化發展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在我軍部隊中廣泛開展的、為提高我軍作戰員的作戰技能和心理素質的實用格斗武術。與世界各國軍事格斗技術相比,軍事武術的獨特之處在于其隨中華武術的產生而不斷演進,并且長期作為中華武術發展的源動力,凝結著武術中最實用、最精華的部分,充分保留并體現出武術最原始的格斗屬性,為軍事斗爭的需要服務,它的突出特點是: 簡單、實用、殺傷力大、不受限制、一招制敵。通過軍事武術訓練可以鍛煉指戰員的身體素質,培養對抗意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指戰員迅速、準確、協調、勇猛、頑強的個人戰斗風格和完成各項艱巨任務的能力,提高部隊整體的作戰能力。
一、軍事武術在生存競爭的技擊中萌芽
原始時代,人群生活在莽莽荒原中,人類在生存競爭中,首先是人與獸斗,在這種嚴酷的斗爭中,武術技擊開始了萌芽。技擊的內容主要有二: 一是徒手,拳腳肢體的運用;一是使用器械。早在舊石器時代,人們在與禽獸的斗爭中,必然逐漸形成奔跑、跳躍、閃躲、滾翻、拳打、腳踢等等技能。而器械的運用,更是人類在生存競爭中能戰勝禽獸的特殊手段。早在四十余萬年前的中國猿人——“北京人”遺址中,發現大量原始石器,有石錘、石刀、石尖嘴鑿,還有不少骨器,有的鋒刃尚銳。經過若干萬年的逐步積累,終于形成了擊刺的技巧、攻防的態姿與動作,伴隨這些動作與技巧的掌握,逐漸產生自覺運用這些技巧的觀念,于是,技擊技巧與武術意識萌生了,這便是原始武術在生存競爭中的萌芽,在武術萌芽的初期,武術的主要內容就是軍事武術。
二、原始部落戰爭促進了軍事武術的成型
在原始人群的生存競爭中,人與獸斗固然是技擊萌芽的因素之一,而人與人斗,則與軍事武術的成型有更為直接的聯系。到了氏族公社時代,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如黃帝與蚩尤“戰于鹿野之阿”,在這些戰爭中,戰斗非常激烈,有時一兩個人就要對付好幾個人,一旦武器脫手,就要徒手搏斗,使用拳打腳踢,有時還要空手對付器械,這就要求人們必須掌握一定的攻防格斗技能。經過實踐檢驗并能自覺運用這些攻防格斗技能,人們把這些技能進一步規范化、程式化,且在長期的軍事斗爭和日常生活實踐中不斷得到繼承和發展,技擊性的軍事武術開始成型了。
三、時代的變遷加速了軍事武術的演進
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奴隸主的出現,標志著王位沿襲的開始。奴隸主與奴隸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的不平等性,構成了戰爭的基本條件。戰爭是殘酷的,但戰爭也促進了軍事武術的發展。自夏朝建立以后,戰爭一直不斷,春秋戰國之際,諸侯相競,講求武備,隨著秦統一六國,軍事武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兩晉南北朝,隨著北方少數民族大量涌入中原,加劇了民族間的沖突,出現了南北朝對峙的局面,并各自實行”府兵制”,到唐朝開始實行武舉制,用考試來選拔軍事武術人才,促進了軍事武術的進一步發展,在這些時期,國家軍力的強弱均是以武術為標志的,就是在火器出現的明清時期,這一點仍未有大的改變。因此,縱觀軍事武術的歷史發展過程,軍事武術活動歷經了從原始、奴隸社會部落戰爭中的武舞操練到封建社會以武舉制等選拔軍事人才的演變,這一時期的武術活動是隨歷史的進程而逐步興盛和完善的。
四、現代化背景下軍事武術的發展
從 19 世紀中葉開始,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洋槍洋炮的威力使武術在軍事格斗中的運用日趨減少。發展到現代,和平與穩定已成為了世界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武術作為一種軍事活動主要用來增強軍隊的攻防意識及提高士兵各方面的身體素質。
目前,我軍的軍事武術訓練在各野戰部隊、特種部隊、武警和預備役部隊中廣泛開展,訓練形式主要有套路運動和搏擊兩種運動形式: 套路運動包括拳術和器械,拳術主要有軍體拳一、二、三套、捕俘拳、擒敵拳、防暴拳、功力拳、八極拳等,器械包括捕俘刀、短棍術、腰帶術、匕首術和刺殺操等。搏擊運動包括擒敵技術和散打技術,擒敵術又分為徒手擒敵術、徒手奪器械擒敵術和持械擒敵術等。在軍事武術中的套路運動和搏擊有別于傳統民間武術的套路和搏擊。它的套路和搏擊是緊密結合、相輔相承、互為基礎的。軍事武術的套路動作都來源于實用搏擊動作,是單個搏擊動作的有機組合,練習者通過套路動作的練習為實戰搏擊奠定基礎,又通過實戰搏擊了解和掌握套路動作的內涵和要領,進而提高練習者的整體水平,最大限度地為實戰服務。長期進行軍事武術的鍛煉不但能有效地提高軍人自身的技擊自衛能力,還能培養軍人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同時也是提高部隊的戰斗力,完成戰備、值勤和作戰等任務的重要保證。
人間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