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華
(福建南靖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福建 南靖 363600)
婚前財產公證是婚姻的穩定器
劉瓊華
(福建南靖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福建 南靖 363600)
司法解釋規定,結婚前,男女雙方應當依法到公證機關對各自的財產、債務的范圍、權利歸屬問題進行公證,經過公證的財產約定將會得到法律直接認可。隨著個人財富的不斷積累,女權獨立主義的日益盛行,婚前財產公證越來越多的被年輕人所接受。辦理婚前財產公證,夫妻雙方必須親臨現場,向登記機關提交相關的材料,婚前財產協議應該細化。
婚前財產;協議;公證
有一個“婚前雙方財產是否有必要公證”的大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對婚前財產公證意見分歧很大,持支持態度的占42.6%,持反對意見的占57.4%。隨著社會的發展,婚姻自由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再往后的日子里,相信離婚率將會不斷提高,然而隨著個人財產的不斷增加,像汽車,房子,基金,股票等這類財產都會面臨著歸屬這個問題。據了解,這些年離婚案中多數涉及財產糾紛。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部分個人財產的急劇膨脹,夫妻之間的財產結構變得更為復雜,這才使人們開始意識到財富在婚姻中所占砝碼的比重有多大。財富和婚姻本來就是相依共生、不可剝離的東西,一夫一妻制存在的最重要的價值就是為了保護私權和私產安全。如果把婚姻當作一對一的私產“交易”,把婚姻本質視作契約關系,把婚前財產協議作為一種附條件的合同,便足以簡單地解釋夫妻應當在契約履行前先坐下來清帳,計算各自的財富。有反對者認為:訂立婚前財產協議是對婚姻喪失信心的表現,將會帶來以下的困擾:感情的困擾。愛情是男女雙方結合的紐帶、婚姻的基礎,所以在每對即將邁入婚姻殿堂的男女看來愛情是無私的,互相信任,不分你我,而婚前財產協議完全是對他們愛情的褻瀆,也可能為日后感情破裂埋下伏筆。中國社會長期的婚姻觀反對婚姻協議論,重視婚姻的道德性和倫理性,強調夫妻財產的一體化,而訂立婚前財產協議顯然有冒天下之大不韙之嫌。但從經濟和法律角度考慮,婚前財產協議不失為雙方當事人的明智選擇。
其實,中國人的婚姻也從來沒有偏離過恩格斯的理性判斷,只不過大家平均不富裕、法律對私產保護不明確和不力的現實,以及個人主張私產的淡薄意識、中國重義輕利的傳統底蘊,抹煞了隱藏在風花雪月后的尖銳本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判斷者和追求者,即使在夫妻共同體的形式下,仍不能掩蓋其“經濟人”的本質。法律所追求的是社會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它不會也不能代替個體作出對自身利益的判斷和選擇。而婚前財產協議的出現正是為 “經濟人”實現自身經濟價值提供了契機。實際上,在西方國家,婚前財產協議的適用早已相當普遍。特別是當未婚男女雙方財產懸殊時,這樣的協議更是有著廣闊的市場。
從法律角度來看,婚前財產公證起到一個證據作用,以減少發生糾紛的可能。是否選擇婚前財產公證,完全是個人的選擇。隨著社會的發展,由于婚姻財產引起的法律糾紛問題日趨上升,如何認定婚前財產的范圍和產權歸屬成為司法實踐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也是婚姻糾紛中雙方經常爭議的焦點。所以,我國婚前財產約定協議公證是近幾年來新開辦的一項公證業務,它有助于明確婚前財產的數量、范圍、價值和產權歸屬,是解決婚姻、財產糾紛的可靠的法律依據,對于穩定家庭關系和財產關系,預防婚姻糾紛,保護夫妻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收到了明顯的社會效果。
那么要想了解婚前財產公證,就必須從夫妻財產制說起。夫妻財產制,是指規定夫妻財產關系的法律制度,其內容包括各夫妻財產制的設立,變更與廢止。夫妻婚前婚后財產的歸屬,管理,使用,收益,處分,以及家庭生活費用的負擔,夫妻對外財產的責任,婚姻終止時的夫妻財產的清算和分割問題。這其中就包含著夫妻離婚時的財產清算分割問題。
我國婚姻法規定,婚前財產屬于夫或妻個人所有, 但由于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長期共同使用、消耗、變更上述財產,使如何認定婚前財產的范圍和產權歸屬成為司法實踐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也是婚姻糾紛中雙方經常爭議的焦點。因此,公證的概念也隨之而來。“夫妻財產公證”主要分為“婚前財產公證”和“婚后財產公證”兩種形式。顧名思義,是指夫妻或者是未婚夫妻對雙方婚前的個人財產或者是婚后共同財產的界定。婚前財產公證是指公證機構依法對夫妻(未婚夫妻)雙方就各自婚前財產和債務的范圍和權利歸屬問題所達成的協議的真實性、合法性給予證明的活動。婚前財產公證有兩種形式,一是未婚夫妻在結婚登記前達成協議,辦理公證;一是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達成協議,辦理公證。
新《婚姻法》出臺,這部法律規定,結婚前,男女雙方應當依法到公證機關對各自的財產、債務的范圍、權利歸屬問題進行公證,經過公證的財產約定將會得到法律直接認可。辦理“夫妻財產公證”,夫妻或未婚夫妻雙方要親自到公證處填寫申請表,并提交雙方的身份證明、夫妻財產協議書、財產的產權證明(如包括房產產權證、存單等),以及其他的有關證明材料(如已婚夫妻的結婚證等),至此,婚前財產公證才在法律中被確立。當然,法律中規定的是“應當”而不是“必須”,財產是否要公證還是要看夫妻或戀人的態度,純屬自愿。
財產公證的一般程序是:當事人應當共同到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應當提交(1)申請人的身份證明;(2)協議書草稿(當事人書定協議有困難的,公證機關可以代為書寫);(3)有關的產權證明,如個人所有房產的房產證;(4)其他有關的證明材料,如己婚夫妻的結婚證書等。總之,婚前財產公證在我國還是一個新鮮的的東西,在法律上,對于日趨上升的離婚現象他是一個理智的做法,有助于家庭的穩定,社會的發展。
[1]淺議婚前財產公證制度-法律快車婚姻法[0L],2012。
[2]“婚前財產公證利弊論”[0L],2011。
[3]小議婚前財產公證-法學論文[0L],2012。
[4]林慧萍,淺議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J],《經營管理者》,2008-12-20。
[5]陳兆曼,婚前財產公證的法社會學探析[J],《發展研究》,2012-01-20。
D923.9
A
1671-864X(2015)12-0077-01
劉瓊華,性別:女,出生日期:1974年2月28日,學歷:大學本科,工作單位:南靖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職務:南靖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任。